在知识爆炸时代的今天,知识是学不完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才是孩子未来立足之本,而不是知识,而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小开始。
目前国内学校里进行的英语教学,大部分是采用“研究教学法”,孩子投入英语学习花费的精力最大,收效却最小。
每个孩子学习风格、性格、学习能力和基础各不相同,学校老师管理学生众多,很难做到个性化的管理。在培养孩子能力上,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新课改前,传统的高考单纯的靠对知识的考察来选拔人才。“在学校读书就是学习知识”的教育观念广泛存在大家心中,考试的方法也是单一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考察。而在知识更迭快速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学完,而学习过的知识也容易忘记。目前的教育理念仍然受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保留了传统教育方式,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而与社会脱节,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作用,而缺少了对能力、思维的训练。
眼前一亮的打分:数学教师傅仲孙给学生打分时别粗心裁,如果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题,但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加奖励.
大学教育,是按照生产社会需要的零件方式进行的,对学习的内容只进行讲授,不进行讨论。实际上把大学办成了中学的延续,没有创新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大部分的大学的教育方式,还是老师在台上演讲教学,发挥自己思想的讨论课严重不足。
我国传统是要求孩子听话、听课,这与欧美教育的带着怀疑的眼光听课学习,是两种教育文化的大冲击。
而有的大学,号称为了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某些基础课程的教学难度和考试难度,使学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投入在对课本的学习上,大大压缩了大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的时间和空间,造成理工科缺乏人文素养,大学生普遍缺少思考,最后培养出来的是不会思考、只会做题的机器。在大学人文学科方面的学习上,国外是根据教学相关内容,自己大量查阅资料,自己动脑分析,并写出有自己独立观点分析的文章,才可能得高分。而国内大学在这些学科的学习,还是传统的学习方法“背”。
人的能力是需要锻炼的,没时间锻炼,是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能力的。学生只有听课和做题,没有时间思考和进行创新练习,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能提高。
任何学校及老师,都想自己培养的学生能考上好大学。从现实来看,学生的高考成绩,考多少个北大清华,重点率等各种指标,与多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