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军事天才的杜牧,成为风流才子的那些事儿

公元828年,也就是唐大和二年,东都洛阳。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刚刚结束,一篇文章突然在洛阳广泛流传开。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这篇题为《阿房宫赋》的政论文章,洋洋洒洒数百言,骈散结合,观点犀利,气势恢弘,用词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确实非同凡响。作者杜牧,字牧之, 男,26岁,长安樊川人,正是今年进士科的考生。

但是,很快又有人爆料,这篇文章并不是今年的高考作文,而是作者三年前的一篇旧文。短短几天时间,杜牧本人连同这篇《阿房宫赋》,在东都文化界尽人皆知,文章被争相传诵,一时洛阳纸贵。

一篇旧文,为什么会在科举考试评分阶段突然走红?原来是太学博士吴武陵看了这篇文章后,赞不绝口,当即去找主持科考的考官崔郾,正是凭借着这篇文章,杜牧被保举为进士(没错不是考中,是保送的!)。

少年成名的杜牧,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应当天下尽知,直到去终南山游玩在文公寺遇到了一个老和尚,两人聊得十分投缘,杜牧很骄傲的自报家门,称自己刚刚中了进士,老和尚却毫无反应,笑着说不知道。杜牧深受触动,临别在寺边墙壁上写下一首诗:

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齐芳。

禅僧却不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

杜牧不仅仅文章写的好,家世更了不起。在唐朝,士族门阀也是有圈子的。在长安附近,有一句话:“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就是,韦杜两家,离上天只有半步之遥。杜牧就出身于京兆杜氏,这个家族从西汉的御史大夫杜周开始,就代代出人才,世世有官做。

到了唐朝,更是有宰相杜如晦来撑门面,杜氏一门在唐朝先后有10位宰相。杜牧的爷爷杜佑曾经做过宰相,写下了《通典》这样的典章制度百科全书,为子孙留藏了很多书,杜牧曾写诗很自豪地说,我家里要别的东西没有,全是书!“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出身这么显贵,到哪都能鳌里夺尊。可杜牧却说:“今天我以家族为荣,明日家族以我为傲。”

因此,他从小就立下志向:“为大唐的复兴而读书。”学校的《四书五经》当然要全文背诵,课外的《孙子兵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他对兵法了解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600年前的曹操,打了半辈子仗才敢给《孙子兵法》做注释,而杜牧读了两年就注解了十三篇《孙子兵法》,并且还敢给宰相李德裕写信,指点江山:“相公,我觉得哪该打,怎么打...”李德裕看了他的信后大加赞赏,吩咐下去:“就这么办。”结果,大获全胜。

除此之外,杜牧还写了很多军事策论,《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几篇阐述了藩镇问题和用兵方略,《资治通鉴》里记载:“杜牧愤河朔三镇之桀骜,而朝廷议者专事姑息,乃作书名曰《罪言》,大略以为:国家自天宝盗起河北,百余城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无敢窥者。”可以看出,杜牧对于国家的军政形势,有很深的见解,是个军事天才。

出身贵族、文采逆天、武略惊人,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干大事的。如果杜牧的人生顺利发展下去,成为朝廷重臣,甚至出任宰相不过是早晚的事儿。然而造化弄人,很不幸,他赶上了那场祸乱朝堂四十年的牛李党争。

当时的大唐帝国,早已乱套了。遍布天下的藩镇,经常与朝廷闹别扭,不安分的心蠢蠢欲动。文官们也不甘示弱,搞起了“牛李党争”。走上仕途、准备挥洒青春与热血的杜牧,就必须选择朋友圈去站队。当时正是李德裕代表的李党执政,按道理讲,杜家与李家交好,杜牧应该就此飞黄腾达才对。

可他偏偏在要脚踏两只船。833年,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写信给他:“来我这当秘书吧,管吃管住管玩乐。”杜牧兴冲冲地说:“好啊、好啊。”

杜牧毅然踏上了扬州之路。扬州,大唐的网红城市,时人说“扬一益二”,论繁华,扬州第一,成都第二。扬州青楼妓馆林立,一到晚上,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扬州的令人痴迷程度可见一斑,杜牧也不例外,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逍遥的时光。扬州成全了杜牧的诗名,而杜牧的诗也成全了扬州。

在扬州,杜牧仍是幕僚,是为牛僧孺掌管账本的书记,也是一个闲差,至少对于杜牧的才华来讲。

于是杜牧流连于青楼,青楼的女子有曼妙的身影,清丽的歌喉,更有无尽的温柔。杜牧就这样今天睡在这家,明天睡在那家,一时忘了所有的烦恼忧愁。

三年后,杜牧终于结束了外派生涯,要去往长安就职。

牛僧孺摆酒席替他饯行,席间临别赠言道:“你前程似锦,但要保重身体啊。”杜牧恬不知耻地说:“我平常自己很检点,不至于劳你忧念“

牛僧孺笑而不答,命丫环取出一个小书匣,当面打开,上面写着:”某夜,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或是‘某夜,杜书记宴某家,无恙。”原来牛僧孺一直都在派人保护自己的安全,杜牧感激涕零,从此一生都念着老领导的好处,后来牛僧孺的墓志铭,便是出自杜牧之手。

离开扬州,杜牧最舍不得还是那些歌妓,其中一位杜牧特别喜欢,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这位歌妓当时是十三岁,杜牧离开扬州时,为她写了著名的赠别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从此豆蔻年华便成了十三岁少女的形容词。春风十里扬州路,这是杜牧作为扬州形象大使为扬州代言的名句其一。

韩绰是牛僧儒的辅佐,任判官。如果说杜牧是才华横溢的多情诗人,韩绰当然要算多才多艺的风流才子。两个人既是节度幕府的同僚,更是情投意合的知己。之后,杜牧调回京城,任检察御史,韩绰还留在扬州淮南幕府中。转眼间,又是一年深秋,长安城万木萧疏,草枯叶败;江南大地还是风光旖旎,温暖如春。触景生情,勾起了杜牧对故人的思念,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玉人」,当然指韩绰。特地使用「教」字,说明韩绰的音乐才能比那些能歌善舞的歌女还要技高一筹。在这里无疑是说,在这月光明媚的美好的秋夜,你在二十四桥哪一家青楼和那些貌若天仙的歌女们倚箫而唱、歌舞终宵呢?这样的艳情调侃,更显出浪漫多情!

杜牧多情,还有一段十年之约的爱情故事。唐文宗太和末年,杜牧出任沈传师江西宣州幕僚。听闻湖州风光秀逸美女多,便兴冲冲前去一游。一日,江上行船。杜牧突然发现岸上,有个老妪正领着个也就10岁出头的小姑娘在赏景儿。

在杜牧眼中,小姑娘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激动之下,杜牧邀请两人上船。老妪心惊,说女孩还小。杜牧是风流,但不下流,也不仗权欺人,道:“不急不急,现在不娶,只是定个日期。”老妪不信:“他年失信,复当何如?”接着将手一伸,搓起了手指头。意思很明白:你要说话不算数,咋办?先交点定金呗。杜牧在付以重金的同时,许下了十年之约。

当时,他的话是这么说的:“吾不十年,必守此郡,十年不来,乃从尔所适可也。”多说10年,我一准儿会当上湖州太守过来娶你。如我10年之内没来,你把她嫁谁都行。

此后,杜牧兜兜转转,等终于镇守湖州时,已距江畔之约过去了整整14年。当杜牧急匆匆到任时,当年可伶可俐的小姑娘早已嫁做人妇,且成了三个娃的娘。

杜牧很生气,质问老妪:“你为啥言而无信,反悔毁约?”老妪却是一脸的委屈状:“大人,咱定的是十年之约。你掰着指头数数,这都14年了啊。”杜牧彻底无语,惆怅之下,赋诗一首: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在杜牧的风流史中,还有一个堪称女一号的存在,即宣州沈传师幕府中的官妓张好好。

太和三年,刚刚来到洪州南昌不过一年的杜牧邂逅了年仅十三岁的乐籍官妓张好好,两人一见倾心,小杜在洪州、宣州任幕僚的这几年中,凡是饮宴游玩,必邀好好作陪。

但不久之后,好好嫁给了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杜牧也离开宣州,前往扬州为官,两人便就此相别,直到大和九年杜牧回长安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才在洛阳与好好重逢。当年的青春年少的美少女,如今却被薄情的丈夫抛弃,沦落为街头的卖酒女服务员。

距两人初次相见已隔六年之久,多少心酸情愁涌上心头,好好喑哑着声音问杜牧,“你究竟因何而愁,竟少年白了须发?”(“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杜牧凝视着好好,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难以形容,他不过朝她浅浅一笑,泪洒衣襟,写下一首诗,这首杜牧仅存的行书书法作品《张好好诗》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液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姝。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卿一书。

有时候,乱站队比不站队更可怕。也许是杜牧觉悟不高,也许是对事不对人,反正“牛李”二党都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李德裕指着鼻子骂他:“叛徒,神气什么?”牛僧孺背地里说:“小杜这个人,才华还是有的,可实在不敢重用他啊。”面对这样的局面,辅佐君王、排兵布阵的光辉景象就别想了,能写写文章、做做幕僚、当当刺史吧。

由于杜牧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中,他多次被外放,先后在黄州、池州、睦州等几个地方担任刺史。

《唐书》中记载,杜牧“刚直有奇节”,他为官清廉,在黄州担任刺史时,虽然黄州地处偏远,一向被京官看作“鄙陋州郡”,杜牧在黄州的住处更是“似野人居”,但是杜牧却丝毫没有以此为苦,他专心处理当地政务,爱民如子,尤其注重对当地百姓的教育,甚至常常自己跑去学堂做讲学工作,他的讲授很精彩,吸引了许多远处的人跑来学习。

在杜牧做刺史的三年时间里,黄州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在池州和睦州担任刺史时,杜牧同样如此,他每到一地,都会亲自到各处察访,及时兴利除弊,做了不少有益于百姓的好事。

作为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杜牧除了那些风月诗词之外,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留存下来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很高大上很正能量的,为什么在流传下来的就只有那几首淫词艳曲呢?那是因为你没看见其它作品。

唐宣宗大中六年,也就是公元852年冬天,49岁的杜牧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一病不起。据《新唐书》记载,杜牧自觉大限将至,临死之前,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自己一生所写的诗词文章搜集起来,精心挑选分类,仅留下十之二三,其余作品全部付之一炬。杜牧说:年轻时候在风月场写的那些淫秽小黄诗,就不要在社会上流传了吧,毒害青少年啊。再三叮嘱家人,编纂诗集时,切莫收录。

他把挑选出来的诗词交给自己的侄子,编撰成《樊川文集》。而且,自撰墓志铭。让别人写,你说,私生活这段儿他们会咋写?老子不放心。

杜牧死后不久,《樊川文集》二十卷问世,共收录文章450篇,诗歌178首。

回望杜牧一生,他辉煌过、落魄过、得意过、失意过、痛快过、痛苦过、风流过、平淡过……更矛盾过、纠结过、分裂过。

他是如何安放他矛盾的人生的呢?在总结自己的风流史时,杜牧也没藏着掖着,自黑地写下了《遣怀》一诗: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多情才子是他,武略报国是他,清廉为官也是他,他就是鲜活真实的杜牧之!


想了解更多人文历史,诗词歌赋,请关注各大平台“若森知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