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战争片后感,二。
这样一部关乎中国二战后中国最伟大的冬季战役之一的电影,很多人反映发文被拒,我觉得多少有些不可思议。当然诋毁的公知有不少,但你不能因为田里有老鼠就不种地吧。
这是关于那场严冬战役的电影的第二篇后感,关键词是,商业及格,史诗未达。
有没有赞成的,举个手。
作为商业片而言,这部电影已经可以说是及格的,甚至有些港片的气味在其中,不断的枪战不断的爆炸飞机大炮坦克肉搏,这些硬元素在近三小时的电影里连续不断,配以冰天雪地的环境背景,的确给予人不错的感官刺激。
虽然其在我军步兵巅峰的战术与战略上依然停留在人海冲锋的范畴里,考虑到港式电影人对战争场面想像的匮乏与对历史的欠缺和在现实里已经不可能像大决战系列那样得到部队支持,这几个缺点,我觉得可以原谅。
大的问题,就是剧情线过于想当然,不符合军事常识推理逻辑,这个我在上一篇主要写了。而另一个问题就是,这次战役的宏伟与史诗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我军舍生忘死,无惧牺牲的精神动力源泉,简单地描写为兄弟情义,对家国情怀,对保家卫国的必要性,对赤子之心,对阶级仇恨这样深度的精神信仰,完全没有刻画。
要是一般的战争电影,上述的问题或许可以算了,但这是放在整个朝鲜三年都能排得上前五的伟大战役!
理应对军人的家国情怀,坚定信仰,阶级仇恨有更多的刻画展现。
人只会在绝境求生的时候,才会爆发出决死的勇气,而只有在拥有高度集体主义信仰与家国情怀的时候,才会为了同胞为了同伴,在明知道九死一生的绝境下,舍己为人,不怕牺牲。
这样的信仰,这样的精神,又岂会是简单的兄弟情义能涵盖的?
史诗之所以是史诗,宏伟之所以是宏伟,不一定有飞机大炮狂轰滥炸的感观冲击,但必然是故事的主角们凭有限的条件超越了极限,做到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朝鲜三年,多的是让人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之战,但五圣山,三所里超强度行军阻击战,铁在烧,和这次严冬战役并列为最经典最艰苦最不可能胜利的战争范例,是因为这几次战役里,我军要么是出于装备补给条件的绝对劣势,要么是处于火力条件的绝对劣势却取得胜利,更是因为,我军先烈前辈那无惧一切都要取得胜利的钢铁意志。
钢铁意志的源泉,不可能是单纯的兄弟情义,只能是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精神,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如果要拍出一部经典的朝鲜三年的战争史诗,对战士们的精神信仰的立体而深度的刻画,对整体战争的正义性的讲述,是必须的。
没有了这个,战争场面再恢宏,那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有肉无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