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导,谢谢您!每次我有什么疑惑,您总能三言两语就帮我解开,我什么时候能像您这样就好了。”这是刚毕业的学员澹和我聊天结束时说的话。
我没有说太多,只回答一句:“你会的,明天一定可以。”
是啊,谁还不行呢?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努力迈步,不管快慢,总能到达。
就像我,半年前也不过只是个学员,但我决心要继续走在写作的道路上,就不曾放弃过任何一次机会,所以,我今天才能有幸成为导师。
之所以说有幸,是因为这个岗位真正锻炼了我。虽然只刚刚带完第一个班级,但带班的过程却让我收获颇多,趁此机会,便好好梳理一下吧。
1. 姿态要低,姿势要帅
多年的从教生涯,使我对自己的导师工作异常自信。但我忽略了一点,写作班的学员和我带过的学生都不一样,不仅仅是人群和年纪不一样,在对待学习和老师的态度上也完全不同。
他们会更多地认为,自己不是来接受教育或者帮助的,而是来花钱买服务的。服务工作和教学工作是两码事,自然,我的导师当得也比较辛苦。
每天早晚安、批作业、关注社群信息、答复学员疑惑、每课精华梳理+拓展加餐,甚至只要看到有利于学员成长的文字或者信息,都会及时转发给他们,希望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蜕变。
甚至有国外的学员凌晨发信息,我半夜起来上厕所都要瞄一眼手机,生怕没有及时回复,会让学员无助。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付出,学员的积极性也随着课程的难度增加而减弱,也有同学开始抱怨起课程来。我随即在群内分享相关话题,引导学员正向思维,并对小伙伴的情绪表示了接纳和安抚。
尽管我自认为做得到位,总还是会有个别刺头学员,喜欢制造负面影响。有一个同学在一稿放榜后,对自己不过稿的结果感到十分不能接受,但她的确犯了投稿的忌讳。她在我的点评上找不到可攻击的地方,便找了其他借口在群里开始各种抱怨课程设计。
依照我的性子,这种心胸和态度的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大可不必理会。
但是不能任由负能量蔓延,影响学习氛围。所以最后只好极不情愿地私聊了这位同学,费了半天口舌,她才罢休。末了一再说对我并无成见,只是单纯发表课程建议。
后来回想,我若是在发榜时甚至批稿完成后,立刻主动和她联系,给她打上预防针,再做相应心理疏导,应该就不会有这一出闹剧。但我高冷的导师心理作祟,认为放低姿态去和学员沟通学习之外的事情,有点讨好之嫌,便搁浅了这个想法。
经过尘埃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教导,我对导师如何服务学员有了更新的认识。我懂得了做一个导师,除了要认真负责,业务水平过硬,更应该注重日常情感交流,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尽可能预防一切可预防的不良情况。
用一句话说,做导师的原则就是,和学员沟通方面姿态要低,不要顾及过多;但在业务加餐和指点上,要绝对专业,这样,姿势才帅。
幸好,即便有过几分不愉快,大家也并未对我的指导和教学有过质疑,也算基本保住了帅气,接下来需要苦练低姿态了。
2. 要么不做,要么做到底
懂得了做导师的大原则,再来谈谈我所认为的,做导师最重要的一个心态。这个心态就是,要以长期主义为目标。
何为长期主义呢?个人认为它是将一件事情坚持到底的勇气和魄力。一直做,一直做,做到好为止,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热情消耗,而产生对工作的冷淡和不积极。
首先,对于一期课程来说,加上实操在内,起码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学完。若再加上三稿的批改和放榜在内,到两个月也就不远了。这一段时间说长不算太长,说短却也并不短。最重要的是,只要一期课程没结束,就有可能随时发生问题,我们也就需要随时解决问题,不能有一丝放松。
如果密集的工作强度让人尚且可以应付的话,那么一刻不能松的心弦,要紧绷快两个月,还真有点让人疲累。
我自己在带班前几天就很有热情也很兴奋,可是过了几天作业成堆的日子,又看到同学反复问讲过多次的问题,甚至有人始终不对老师的加餐和提问做反应的时候,我开始逐渐有些心寒。
还好,这时我想到了做导师的初衷。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这个念头给了我力量,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积极投入。
长期主义,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影响前行。观众再少,我们也要尽力而为。
其次,从导师角色,甚至是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带一个班级,或者处理一次不良事件,都是太过于短暂的事情,短暂到根本就不值得因为它们而迟疑,或是抱怨。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不好的事情也不可避免,陷在一时一事上,还怎么看得见未来呢?
当初我报写作课的时候,定下了要过稿的目标,我做到了;后来我又定下了半年内做导师的目标,我也做到了;接下来我还有很多个目标,这些目标都等着我去实现,哪怕艰难,哪怕时间很长,那也是我必定要追寻的东西。
不管什么梦想都不可能一朝一夕实现,只有敢于做梦,也甘于为梦想努力坚持的长期主义者,才有资格摘取最后的果实。
做导师,做好导师,和做其他事情一样,也需要要么不做,要么就一做到底的死磕精神。只有这种愿意长期坚持的心态,才可以让我们做得更有劲儿。
3.一边成人,一边达己
有句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将玫瑰花送给别人,自己也并非一无所获,握花的手还会存留玫瑰的馨香。
其实世间万事,到最后都是一个理儿。这句话用在做导师工作上,也是极其正确的。
为了带动一群不活跃的学员,有段时间我每天早上起来,会在群内先打卡,写上自己几点起,做了什么,接下来怎么安排时间;晚上十点在群内定时分享今天完成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未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原因,接下来该如何做。
学员看见我发这些,也逐渐开始把自己的相关情况晒出来。互动多起来,我本来应该开心,但是新的烦恼来了。我发现有比我更早的学员,也有比我计划更为合理的学员,这要怎么办才好呢?
于是,我又连夜微调了自己的方案,然后将晨起闹钟设定提前了半小时。是的,我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和学员的互动,当然,我也不愿意白白舍弃能挖掘我潜能的机会。而起得更早,有更周密的计划,正是我一直想做,也可以做到的。
一段时间后,群里面早起的人越来越多,有计划表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有私下和我讨论时间管理的学员。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改善,再看看他们在微信留言中对我的感激和肯定,幸福满溢出来。
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也在帮助他们的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不少,比如新调整的计划让我时间更充分,精力更充沛,我感觉自己更好了。
还有一些学员十分好学,群内提问,私信提问;与学习有关的,与习惯有关的,与管理有关的,一天好些问题。有的问题我驾轻就熟,有的问题我要稍作思忖,还有的,我真的需要查找资料才可以解决。毕竟他们都不是无知稚童,而是各行业的精英,和追求上进的学习者。
我算了一下,回答这些疑问,再加上每日的课程加餐讲解,一天下来,我的答疑量常足有几万字,很多知识也在答疑和讲解过程中,形成了新知,并且越来越系统。
我之前的知识储备就算再多,也最多是星罗散布的知识点,可是通过向学员传递它们,我不得不仔细梳理,无形之中就让知识点连成了线,再慢慢开始有一片网。尽管这个网还很小很窄,但它已然在变化了,不是吗?
下一次,若有人问我相同的问题,我想我不仅能回答出他的问题是什么,我还可以给他讲为什么有这个问题,甚至也可以同他聊聊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这是一个导师在帮助学员的过程中,获取的自信和财富。
我希望,我可以在传递价值的同时,成就更多人的梦想。因为我坚信,自己输出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语音,都是在体现自我价值,也都是在成就我自己。
写在最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做导师,是一个结果;做导师,也是一个开端。
于我而言,做导师是一份工作,也不是一份工作。因为它需要我们工作的责任感、进取心、服务力等能力,但又不止于这些。
导师,更应该是一份从心而发的热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撼动;是能低得下去的姿态,也是能帅得起来的姿势;是能熬得下去的坚韧,也是能成人达己的梦想。
路漫漫,且走着。
文章开头那句给学员的赠言,此刻也默念给自己:“你会的,明天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