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骆驼巷村
黎青屏
村落是秦岭腹地一座寻常的村落,偎依在山岗下,坐落在河岸边。村人时时刻刻审视度量着村落,发现村落偎依着的山岗是一峰头东尾西的骆驼;穿越村落的官路傍依着村前的河蜿蜿蜒蜒款款东下...于是,给村落命名骆驼巷。骆驼是村落偎依的山岗,巷就是承载了村前款款流过的这条河的河谷了。
以巷名村,有了些城镇气息,没有到过骆驼巷村,不知道骆驼巷村的人还以为骆驼巷是城镇里的一条巷道,或者说一条胡同呢。其实骆驼巷村四周满目青山,山势还陡峭。村人爬上山坡,一镢头一镢头地挖,挖起些沙粒泥土,挖起些石头。石头砌垒成更加陡直的地堰,沙粒泥土留存在地堰里边,山坡有了细细仄仄层层叠叠的梯田,不过骆驼巷村人更形象更准确地叫台地。攀缘陡峭的山坡,在仄细的台地种植小麦玉米豆类,付出的是艰辛,付出的是意志。山里出产竹子,村人会编织背篓,家家户户都有背篓,背上山坡台地的是粪料,背回村落的是果实。
河谷蜿蜒迂回,时宽时窄,冬春农闲的季节里,在村前的滩涂上捡拾挖掘河石
,砌垒石堰,石堰外边框定河床,石堰里边填充沙土种植庄稼。夏秋季节,降水充沛,河道里呜呜呼呼行洪,冲垮了石堰,冲毁了滩地,冲走了庄稼。到冬春再捡拾挖掘河石,砌垒石堰...
西边紧邻骆驼巷村的村落,村前滩地宽阔方正,村落就取名大畈。滩地靠河种植水稻。
骆驼巷是水旱双作的农耕村落。村落里缺乏的是土地,村人珍惜的是土地,房前屋后哪怕是巴掌大一块地盘,凡能种植一棵作物都尽可能栽培粮食或者菜蔬。秦岭是祖国南北分界线,骆驼巷是典型的农耕村落,地处秦岭腹地正是北方旱作南方稻作相互过度地带。这典型的农耕村落就兼具了南北方农耕色彩。桃杏柿梨核桃琵琶都是传统栽培果树。山上有野生的葡萄猕猴桃,也都移栽山下房前屋后,经过长期培育,提高了品质和产量。
节令到了白露,核桃开始炸壳脱落,采收了核桃,收回庄稼,种上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采收柿子,个头大的璇成柿疙瘩,串成串,挂起来晾晒;有的切成柿瓣摆放起来晾晒;柿疙瘩,柿瓣晾晒成功,既是糕点又是越冬的食物。还有的柿子放进坛里发酵来春酿醋;还有的酿酒。猕猴桃鲜食不多,以水果卖掉也不多,最多的还是酿成了酒,村人还用玉米酿酒,葡萄酿酒。
村落里房前屋后随处可以看到高大粗壮的香椿树,那是木本的蔬菜。
村人是勤劳的勤奋的,纵然数九寒冬,也不肯闲手无事,在小麦面粉里放进明矾盐巴清水柔和成团,每每夜晚起来三到四次,进一步柔和,搓条,上杆,悬挂...这一步一步的工序叫吊挂面。民谚说:挂面不调盐,有言(盐)在先。商店超市里经过包装的各类品牌品类,机械挤压出来的所谓挂面,都是冒牌货。手工揉搓,悬挂起来吊出来的挂面才是真正地道的挂面。
骆驼巷村人惬意的是靠近河流,上游引水,缩缓落差,高出河面,达到允许高程,建造水磨楼,放水落下打转水轮,经过传动拨转水磨,磨面省时省力。往往水磨还能磨碎油料,紧靠水磨楼建造油坊,磨碎的油料上锅蒸熟,稻草或麦秆铺设在摞起来的数个桶箍里包裹了蒸过的油料塞进两扇粗壮国槐组合的凹槽里六个,七个或者八个,塞进夹楔。这个国槐的组合叫榨床,榨床后方是一根悬挂起来的粗壮枣木。拉起枣木,退后,然后凶狠快速送前,撞击木楔,一声一声沉闷的撞击过后,一个一个的木楔挤进榨床,含在油料里的油液被挤压出来,在榨床里汇合,哗哗流进榨床下方的桶里或者盆里。
1970年后的农业学大寨,村人造地,扩充土地面积,两岸石堰挤窄河床只有20余米宽,遭遇暴雨,洪水冲跨石堰,冲毁滩地。
1980年改革开放后,政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划拨专款,改造农田,石堰又适当退回,预留河床40到50米宽,购买水泥,就地筛取河沙,砌垒石堰座灰,砌垒起来后又用水泥搅拌河沙勾缝。洪水再没有冲跨过。
因为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骆驼巷村落,甚至走出山阳县,商洛市,陕西省漫游全国各地经商打工谋生计。他们在村前滩涂上的稻田就不再种植水稻了。外出的人越来越多,稻田不再种植水稻的面积越来越大。直到全部旱作。
农耕的闲暇里,村人会从山上刨回些中草药材。到了21世纪,山上野生的中草药材,多数存量已经不抵采挖,于是诸如黄芩之类,移栽下山,种植在庄稼地里了。只是葛条生长强势,块头壮硕的葛根还是在山上采挖。
2000年前后,国家号召退耕还林,山坡上的台地全部纳入还林项目,以至于栽树都栽不过来。国家动用飞机飞播撒种。一片一片的青松间杂在各色灌木乔木蒿草中长起来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穿越村落的西到高坝店,商洛,甚至更远;东达中村,银花,西峡,十堰甚至更远的官路仅仅能够供人畜徒步通行;六十年代起,有了架子车,拓宽能供架子车通行;八十年代有了拖拉机,再次拓宽,能供汽车拖拉机通行;进入21世纪,由国家投资大幅度拓宽,达到双幅双向两车道,命名国道345线。
2021年冬天商洛丹凤到安康宁陕的高速公路打桩施工,线路设计桥隧相连穿越骆驼巷。
村人建造房屋,先用石头在地面上砌垒出房屋间架格局的地基,达到需要的高度,填充石渣沙土与地基平齐,在地基上支撑屋架,支两块平行的木板做模板,填充沙土,打夯,夯实,层层更换模板,层层夯实加高到设定高程,起山,上椽起坡,铺设藤条编织的荆笆,荆笆上摊铺泥巴,有钱人家在泥巴上敷设陶瓦,窘迫人家在泥巴上敷设茅草。村人说这种沙土打起来的夯土墙能够经得起一百年的日光风雨剥蚀。1970年以后敷设茅草的房屋渐次消失匿迹。1980年后,敷设陶瓦的房屋渐次由红砖砌墙,钢筋混凝土造顶的两层三层的楼房替代。经过粉刷装饰,房屋内壁晶莹洁白,地面铺设地板瓷砖,外墙粘贴瓷砖。小巧楼房精致典雅,与错落前后的山水和谐融汇,惟妙惟肖。
村人靠山吃山,近水吃水。一辈子开垦经营山水,享受山水养育,挚爱着山水。走完人生路途,还要最后拥抱山水,请阴阳先生在山坡上寻找一处沙土稍厚,还能下挖的美穴地,挖坑,沉放进棺材,覆盖沙土石渣,攒起坟塚。1980年以后,村人的腰包里渐渐都装进了些钞票,不再贪图下挖,请阴阳先生在山坡上,甚至房侧屋后寻找风水宝地,混凝土浇筑地坪,平地券起两孔砖窑洞,内外粉刷贴砖造型,栽植苍松翠柏。一旦仙游,不管是携杖还是驾鹤,按照男左女右的顺序,棺材放进墓室,砖头砌垒封口,待到三周纪念,贴上彩色瓷砖装饰。
上了年纪的村人依稀记得1930前后的一个五月端午节,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骆驼巷村,从四周远近村落里抓来二十多名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命令他们在村北洛峪岭上挖坑,坑挖好,杀了他们埋进坑里。起初惊叹工农红军划定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尺度严格分明,捕捉准确无误。莫名地感觉工农红军中有些个人面熟,好像在哪里见到过,甚至接触过交谈过。努力地想起来了,工农红军中有人就是曾经挑担游乡的货郎;有人就是曾经穿村走户的手艺工匠;有人就是曾经挨门挨户要饭的乞丐;有人就是曾经抗长工打短工的伙计...当初他们每到一处村落都打听谁是恶霸,都做过哪些罪孽。捉拿恶霸的工农红军中就有这些人,他们又来了...
骆驼巷是自然村,与前后的大畈,赵家沟,赵家湾,下河以及河对岸的小冷水沟,庙院子,河南,金盆沟组成一个行政村落。
河对岸还有一个行政村落大冷水沟,三个村民组。1980年后,青壮年外出谋生计,常住人口减少,与骆驼巷合并成一个行政村。
民谚说:隔山不算远;隔河不算近。
这话一点儿不差。每到夏秋季节降水充沛,满山坡上,各大沟小岔集纳的雨水都汇集到河里,河水就汹涌澎湃,塞满河床,牛大的列石都无济于事。河水一日数日不落,夹河两岸村落里的人家近在咫尺,却不能往来。2000年前后,政府改善人居环境,在庙院子与骆驼巷之间架设了钢筋混凝土桥梁,幅宽3米,能供人畜机动车辆通行。
赵家沟,小冷水沟,大冷水沟,金盆沟离河滩远,都座落在夹河两岸半山腰上的山沟里。只有山坡台地,没有河边滩地,更没有河岸边的水磨楼。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艰难。1980年以后,这些村落一些人家,有了些积蓄,思谋改善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顺沟下山,到沟口上的村落里建造房屋居住。小冷水沟搬迁到大畈;大冷水沟搬迁到庙院子;赵家沟搬迁到赵家湾;金盆沟搬迁到河南村。
没有能力搬迁下山的人家等到了2015年,除大冷水沟部分人家外,悉数被识别成贫困户贫困人口,搬迁下山,住进了山阳或者高坝店城镇的扶贫安置房。
大畈村王姓居多;骆驼巷村姓氏较杂以王姓约占30%为最多;赵家沟,赵家湾赵姓约占70%为最多而得名,其余还有王姓吴姓等;下河因所处位置而得名,周姓为多;小冷水沟大冷水沟因座南面北,背阴,日照时间短,水温低而得名。小冷水沟王姓为多;大冷水沟,庙院子原有一座玉皇庙,在村人眼里规模宏大,故名,廖姓为多;河南因所处位置村前
河南岸而得名,张姓为多,金盆沟因埋藏宝贝而得名,有民间流传故事演绎村名,具体情节淹没在遥远的村史里,只是有一点肯定无疑,宝贝依然埋藏,还没有开挖出来,那是一笔留存的财富呀!董姓张姓平分秋色。
居民皆为汉族,都以明朝洪武年间山西省洪洞县移民自称。
赵家湾村人赵石头,号延善,人送绰号赵仙。识文墨,通中医。战火纷纷的荒乱年月与人在高坝店鱼塘村玉皇观修行。村人不无夸张地说一般头痛感冒小小疾病,看赵仙。不望闻问切,甚至不处方拾药,只伸手在患者身上如背部拨拉一下就解决问题。曾一度在山阳县十里镇卫生院坐诊行医。村人传说云游秦晋豫多地,回到西安,遇到出殡。赵仙呼喊出殡队伍停下。问为什么停下?赵仙说:人没殁,不能埋活人。尽管出殡队伍不信,说你这个疯老汉说胡话。还是停下开棺,果然人又苏醒,活过来了。于是声名远博。1969年前后,赵仙被认定为牛鬼蛇神,遭遇管制,却查出早年李先念在湖北十堰,河南西峡口一带活动,曾逃到高坝店鱼塘村玉皇观避难,赵仙与同修二人悉心照顾,严密保护。介此立即释放,回归自由。据说赵仙下世三十年后,山西老板寻访赵家湾,出资盖庙,得到一方百姓响应,众人捧柴,在赵家湾村后盖起一座小庙,供奉赵仙。赵家湾村树石碑一枚,书赵仙庙雕刻剪头示意往北500米。
流过村前的河经过山阳县银花镇注入长江支流丹江,名银花河,骆驼巷村系长江流域。
2022年3月23日于骆驼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