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小说《伤逝》是第一次完整地读下来,这样的爱情小说里也存在着鲁迅式的呐喊,在心里,甚至也喊出来了,子君不是喊了吗:“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不顾世人的白眼,态度是“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然而这样的呐喊也经不起残酷的生活考验,最终子君离开了涓生,绝世而去,涓生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悔恨。是涓生的软弱、自私害了子君吗?还是子君自误了自己?还是那时的社会环境?我感到了莫大的哀伤。
《伤逝》写于1925年10月,“五四”青年运动高潮已经过去,一些知识分子思想正处于彷徨和探索时期,鲁迅先生这部作品,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更替时期知识分子在探索新道路中的迷茫,以及在追求个人幸福生活中,由于社会的压迫和个性特征上的弱点而产生的悲剧。从某些角度讲,这部作品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折射着新的人生要义。
没有获得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格上的真正独立,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伤逝》这部作品中,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婚恋的子君与涓生组织了小家庭,可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恰恰是悲剧的开始。子君初对于涓生来说,是黑暗小屋的一缕阳光,是枯槐的一片新叶,是那老藤上的小花,她给涓生带来了期待,也带来了活气。爱情总使人期待着精神生活的持久和永恒,然而,生活不是童话,而是柴米油盐。涓生和子君就面临着这样的困顿,先是子君“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至于后来涓生丢了工作,“菜冷,是无妨的,然而竟不够,有时连饭也不够。”后来那些瘦得可怜的没有长大的小油鸡不得不都成了餐中物,瘦骨嶙峋的小狗“阿随”不得不被扔掉。生活的凄苦和无助,使相爱的人从起初的安宁和幸福,逐渐有了隔膜,而后是冷冷漠然相对,至于到陌生,到虚伪,到最终的分离。
子君与涓生当初那么坚决地在一起,完全是因为爱。在生活困苦中支撑子君的也是爱,虽然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有了隔膜,不那么真切,然而她时常温习涓生对她表白时的情景,我想这些应该是支撑子君与涓生一起生活下去的支柱,因此她不断地重复回忆那样的片段。子君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她的爱是附予涓生身上的。当她离开了涓生,被父亲带走了。没了涓生,没有了爱,她别无选择,在那样的人世间她的死是注定了的。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思想统治时期,解放后女性和男子一样获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女性职场精英,然而仍然流行着一句话: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和古代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极为相似。嫁得好固然好,我要说嫁得好还要自己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在婚姻生活中才能不必压抑自己,避免陷入子君那样的痛苦中。现代社会的女性,在追求婚姻生活的过程中,必须要自尊独立,不依附,才能不失去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没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爱情就不能持久。
当他们生活在一起后,子君完全变成了家庭的奴隶,拘囿于自己小家庭中的庸琐杂事, 仰望的只是四角的天空,不再看书读报,整日为了饱腹而忙碌,甚至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房东太太负气,把舍不得吃的羊肉给小狗“阿随”,那个畅谈自由平等、畅谈泰戈尔、雪莱的子君不见了,完全是一个庸俗妇女的形象。而涓生出去做事,和社会有着紧密接触,对于追求个性的独立和寻求新的生路一直坚持着,尽管在他来说很艰难也没有方向,有时候甚至感到在黑暗中的搏击是那样无力,在这个时候,他是需要子君精神上的支持的。然而就像涓生说的,用涓生的话说,子君的功业,仿佛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思想的落差,精神上的隔阂和疏远,让彼此失去了心灵上的互鸣。如果他们在困难中相互扶持,相互温暖,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去,是不是会有不同的结局?
责任心的丧失是家庭悲剧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涓生是一个刚从传统思想中脱离出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寂寞和压抑的生活中接受了子君,对于子君的处境,不能从心理上去体谅和理解,言语间尽是嘲笑和讽刺,有时甚至是居高临下地要求子君和他有共同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意识。对于涓生来说,他想找到新的路,然而在他自己也是迷茫的。想子君那样一个为了爱没了自我的女人能看到更大的希望吗?涓生失却了责任心。涓生有着那时的小知识分子的软弱,在世人的白眼与困苦的生计面前,他是自私的,认为自己“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子君不再是枯枝上的新叶,也不再是紫白的藤花,把子君当成了负担。于是他退缩了,久久地徘徊在外,到天色昏黑了才回到他认为冷得不能再冷的家。他可曾想到了子君的处境?他下定决心告诉子君真实的想法的时候,涓生是天真的,他甚至认为子君还能像最初那样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分手是他们唯一共同的解脱。涓生只知道自己还有翅膀可以颤动,甚至还有希冀可以飞,然而没有料到子君的翅子早已夭折了,连颤动都不能了,一切都交给了所爱的人。
正如文章开头写的,“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涓生意识到了自私和责任心的丧失给予子君的以及给予他自己的都是无尽的痛悔和悲哀。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前行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需要不断地自我剖析,自我完善,斧正三观,在我们渐去的岁月中不再上演这样的悲剧,不再有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