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壶热茶,品一炉沉香屑,倾城之恋读完了,心却陷入了爱的慌乱中。
在乱世,在旧社会,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也许是只在情人眼里如此,保持了自己真味的女人,却也是心力交瘁的女人,一个拼尽了全力不得不屈服于经济的女人,有时我们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以为爱情是可以对抗一切的,没想到唯一不能拿来对抗的就是爱情,它脆弱虚无又真实。)怎样因为战争遇到了一点真心然后再婚的故事。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大致如此,可是读起来全然没有爱情小说的轻松。有的是步步紧逼处处攻防,入戏的人累,看戏的人也完全不轻松。张爱玲又一次凭借她辛辣老道的白描笔法和对人情练达世故的通透观察引领我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爱情。
打电话的部分似是高潮,我爱你,不光是要背着人说,还要背着自己,以防让自己听见了也感到难为情。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这样的话,只能在夜深人静对着月亮思念时候才能说出口,也只有在夜色的掩饰下人似乎才能撕去白天虚伪的面具,向自己眼前的依恋告白一点真心。
可是爱情要是只有“我爱你”这三个字那么简单就好了,一旦说出口,必然就是要在尘世落地生根,要昭告天下,要登文启事,要操办酒席,要置办家具,要雇佣佣人,要切切实实把一切地桩砸进土里去。结婚是爱情的归宿和坟墓,不过不结婚那这爱情便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在一个战争成全了他们的时候,他省去了那些俏皮话,“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从来”,一个轻巧的字眼却代表了多么大的反差!因为要节省下来说给别的女人听,而她终于安心了,因为这表示他把自己当作了自家人一个真正的妻,即使惆怅,也是令人欣慰的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至少在经济上已经得到了安慰。这就是旧社会女人的悲哀,经济不能独立,思想就无法自由,因为碍着自己的那一点点身份。他们都是旧社会的寄生虫,其实根本就不值得同情,有点悲哀倒是真的。不过这虽然是时代的悲剧,不光是他们个人性格的选择,也是他们必然的命运。
流苏做了柳原单情妇,她所仅有的知识全是应付的知识,她可以做贤妻良母,可是在这里她根本无家可持无孩可养,看似不为金钱操心的生活,精神状态却是虚空可怕的。她怎样消磨怎样的岁月?打牌,姘戏子,抽鸦片,往姨太太们的路上走?虽然她自己肯定能管住自己,可是她管得住自己不发疯吗?(这里让人想起了繁漪,在“雷雨”式的大家庭,她不一样把自己逼疯了?)她觉得自己不是那种下流的人,可是生活没有假设。陆小曼会是下流的人吗?程蝶衣一样吸食了鸦片,不是因为堕落,而是精神上的懦弱和无力,对抗虚无是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源的,而他们似乎都没有。
在这篇小说里,我再次感受到了张爱玲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功力。当流苏说自己这辈子完了的时候,徐太太是这么说的“这句话,只有有钱的人,不愁吃,不愁穿才有资格说,没钱的人,要完也完不了哩!你就是剃了头发当姑子去,化个缘罢,也还是尘缘----离不了人!”。人,谁也无法脱俗。
还有范柳原说的这句话“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拿你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准没错。”
“恋爱过程中,女人往往听不懂男人的话。”仔细回忆,好像真的如此,恋爱那时候的话似乎都让人飘起来,如坠五里云雾。
“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他嘴里这么说着,心里早已绝望,然而他还是固执地,哀怨似的说着,“我要你懂得我!””对人性的观察多么体贴入微。
写流苏大雨中与家人失散那段也非常叫绝,隔着雨淋淋的车窗,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罩----无数陌生人,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隔绝状态描摹得入木三分,寒气逼人,阴气森森,却又生动无比,如巨大的鼓风机把人吸引了进去,跟着小说里的人物一共浮沉,同呼吸共命运,一起体验浮沉的沧桑。
好的小说是对生活最深刻的体悟升华和反映,甚至它会超越小说本身而存在。《倾城之恋》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这与张爱玲本身的经历也不无关系。没落显赫家族的存在,高贵的血统,可是属于她的那个红洒金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她已经暗淡为那一点金,没落的家族,畸形的家庭关系,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囚禁,死里逃生,用一支笔打天下,不愿跟别人有任何金钱上的牵扯,非常拎得清。独身居住在只有一张行军床的美国公寓,因为怕虱子,所以买了很多毛毯,这也是那句经典名句的出处,因为是自己亲身的体悟,“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可见她饱受虱子啮食之苦。
据说她去世的时候还有很多存款,可是深居简出,吃的都很少,这样的张爱玲是谜一样的存在。
再读张爱玲,更加接近了那颗孤独的灵魂,尽管是在一切文字之后的。可是知音是最昂贵的奢侈品,据说她的心灵之门只为一个人打开过,也就是混迹风月场的老江湖胡兰成,低到尘埃里开出花,可是最后还是落得遍体鳞伤;再读张爱玲,愿此时身在天堂的你不再悲伤。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