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一锅好汤,由清到稠,由无味到浓香。同理,写一篇好文,由干瘪到丰满,从空白到流畅,也需要时间的打磨,写文如煲汤,全在一个“熬”字。
翻开高中时的随笔本,我发现那时的自已竟然“文采斐然”,不仅能引经据典,还深谙各种表达技巧,尤擅以小见大,经常受到老师表扬。那时可能是我笔力最好的时期了吧。
毕业后放下写作这个爱好多年,偶遇想法,信笔涂鸦一篇自娱,没有供人品评的压力,也就无所谓写作技巧,文字好坏。通俗点就是自嗨罢了。
直到来到简书,加入社群,遇到一些热爱写作的朋友,才重燃写作热情,埋头写写写。
谈写作是我最喜欢,也最怕的一个话题。欣喜于通过表达自已的一些方法,和他人互通有无,得到反馈,取长补短,获得进步;惶恐于高手遍地,雕虫小技,在关公门前耍大刀,不免有班门弄斧之嫌,过于不自量力。
“做,就对了!”这条黄金定律弹幕般出现在脑中,屏蔽了其他所有顾虑,我顿时鸡血加身,刷刷刷开始动笔,果然金句,威力十足。
一篇好文如何“熬”呢?《完全写作指南》一书给出了绝好的建议:明确目标、确定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内容、拟定初稿、修改成稿的六个步骤。六点对我来说太多,有些也不太实用,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我把自已“熬汤”的过程精简成了三步,以供大家参考。
精选原料:素材收集、框架构建
好原料是汤好喝的关键之一,食材不新鲜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锅汤的失败。
如何获取新鲜食材?多读、多看、多积累,这些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书籍、报刊、杂志这些传统的素材收集渠道也已经不新鲜。信息化时代,我要说的是通过手机、网络获取素材的方法。
微信、微博、电子书、网页这些渠道利用的好,也是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微信:公众号这是大家搜集素材最多的地方,看看那些知名大号刊的文章,从它们的标题、话题到遣词造句都能得到灵感,获得素材。
这时候就要借助一些工具,如印象笔记、全能扫描王,甚至是手机截图等把看到的好素材留下,以便煲汤时候用。
此处我要补充的一点是,微信中的新功能:搜一搜,真的很好用。没有灵感的时候,输入关键词,相关的公众号文章就会跳出来,翻一翻,看一看,也许就有灵光闪现了。
微博:一些微小说、微故事,甚至简简单单一句微心情都能成为灵感来源。比如我曾写过的一篇晨读《干了这碗酸辣汤》就是从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的灵感。
简书:简书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收集库,这里的好文章实在太多了,牛人也多,随便看看就能让你收获满满。
此外小伙伴推荐的掌阅、微信读书、百度读书等电子书平台,也是获取素材的好方式,你想读的书很多都能在上面找到电子版,方便快捷。
添油加醋:遣词造句,丰满整体
不加料的菜肴寡淡无味,形同嚼蜡;只要舍得放调料,厨房小白也能煲一锅能下口的汤。为什么同样一道菜外面饭店做的要比家里的鲜,也是一个道理,饭店的菜重味道,油盐酱醋加的多,仅此而已。
写作煲汤也要舍得放调料,不然生动、细腻从何而来。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去骨剥皮全文的大意可以简单归纳为:我心情不好,在荷塘边散步,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好吧,20字都不到,可是作者硬是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1300多字的散文,可见“添油加醋”的重要。
写荷叶,作者说:“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写出了淡淡月光下,夜色朦胧中,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神似,赋予荷叶一种动态美。
写荷花,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把朦胧月色中的荷花看成美人,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美让人欲罢不能。
写荷香,作者说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若无的感觉,不会产生于清晨、正午,只有在寂静的月夜才会有。
写月光,全文直接描写月光的句子只有一句,多是以影写月,充满含蓄之美。“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因为黑影落在荷塘里,所以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
“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有了生动的词句,文章就犹如有了血肉,才会如少女般丰润、迷人。当然,这里的“添油加醋”不是胡乱挥洒一气,而是添加经过锤炼、准确传神、质朴典雅、节奏明朗的词句,如此,这锅汤才能有滋有味,让人回味无穷,又不会用力过度。
慢火熬制:反复阅读、推敲修改
正如群友杨帆分享的那片好文里说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纵观中外名家,无不重视文章的修改。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反复推敲,从到、吹、过、来、驻……一水儿的字试了个遍,最后改到绿字才满意。于是有了流芳千古的名句。
曹雪芹的《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后来“字字珠玑“的奇书。因为字字都饱含作者的心血,和长达十年的青春。
列夫·托尔斯泰说:“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他用行动践行了自已的话,于是《战争与和平》他改过七遍,《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仅一个开头就改了20次。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名家尚且如此,写文小白怎敢免俗?
我们要有写文的热情,更要有改文的耐心。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当你能毫不可惜地删掉你精心打磨的句子的时候,你离好文章就更近了一步。
愿所有爱文字之人,都能“熬”出有个人特色,又味道鲜美,让人尝过一口就念念不忘的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