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实现个人目标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能力:首先是思考力,在这一环节,要明确自己为什么有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对于自己有多大的价值,可以带来怎样的效果
第二个是任务分解能力。一个具体的事情,往往从总体来看毫无头绪,甚至认为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但是只要加以分解,明确各个环节的问题和特点,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正常发挥,在不足的地方积极寻求帮助。往往可以顺利完成。
第三个能力是坚持力,调节自我鼓励自我的能力。在前两个步骤做得好的情况下,其实这一步相对容易完成。
老汪说他要每天背五个单词,我在看到他这个目标的同时,觉得他变了,同时也意识到这个目标似乎有不足之处。背单词是为什么?单纯的锻炼记忆力吗?还是想和外国人对话,积累一些英语能力?还是只是想设置一个目标每天完成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这些理由都很好,然而我觉得会有一个相对最好的理由,也会因此有一个相对最好的实现方式。
我个人觉得,每天学一些日常会话比单纯背单词要好。第一实用,未来也很有可能会用。第二会话就包含了单词,还能增加成就感。第三会话可以经常练习,甚至可以和王老师对话两句,而不是每天枯燥的听写。
在我个人的角度,我反思了我在任务分解环节的很多不足。我从初中高中开始,到大二,做事都喜欢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知识不喜欢动脑筋去抓住核心,最困难的地方,而是沉迷于形式上的假装努力,通过做笔记,延长学习时间等方式,实际上在偷懒。
妈妈在高中就告诉我,要学会把一个知识点讲给自己听,我不屑一顾。其实现在觉得自己很愚蠢,因为这个过程就是在提炼知识的核心,抓住最关键的部分,帮助你真正掌握。从上学期到现在,我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这个输出过程的重要意义。(说实话我上学期在南开没怎么听过课,但是期末复习特别注重自己输出,把握重点自学,所以期末是我考得最好的一次,比以前假装学习好多了)
上学期有六门都在90以上,我觉得这个和复习方法的转变有很大关系。我终于没有在笔头用功,在脑子上偷懒
接着说,我在任务分解上的问题。比如这次临时报了个托福想把分数刷高,换做以前的思路我只会内心焦急然后开始毫无头绪的复习,最终出于潜意识的逃避个软弱把自己擅长的部分强化,把本来应该重点提升的地方草草带过,等到上考场再内心慌得不行。
这次我终于意识到分解和分析的重要性。我的听力和阅读都是满分,口语分数也已经达到一般中国学生的天花板,我最应该提升的就是作文。作文如何提升?我又去看了大神的经验。
长度,我以前的字数明显不够,打字慢有问题,所以我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是练习英文打字。精准度,我的语法一般问题不大,但是还需要经过测试和简单复习。最后我的表达有些贫乏,需要短期内输入一些好的语料提高写作的语感。
做完这些分析后,我心中变踏实了很多。复习也更加有条理和有数。如果是以前,我觉得六天复习肯定不够,而现在我觉得我甚至还有时间做其他事情。
我真诚的意识到,我以前从来没有动脑子生活过。高中之前,我真的只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通过大量的输入(看书做题)来伪装自己,用高考分数和学校牌子来支撑自己,显得自己不那么苍白。可是当我有朝一日走上社会,不管在什么岗位,决定我价值的都是我的输出,而不是输入。我能囫囵吞枣读一百本书,可我能自己用自己的思考写一本吗?
我的输出决定我在社会上的价值,如果我不能将所学化为我能用的东西,只是得到分数,当我走出学校,我就会一无所有,还不如蓝翔技工。我很惭愧,我以前没有动脑筋活过。
有迷茫是很正常的,可是我的错误在于守着错误不动,不去改变,不去争取。只会问一些一看就没动脑子的问题。比如,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方向很正常,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很正常。
可是我没有去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而是双修还选了一个差不多的专业,等到现在必须要做出选择和改变了,才被迫思考。
我之前说想问王老师一直没敢问,因为我自己心虚,我问的问题不是经过我的探索和思考的,因此问了别人也帮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