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在朋友圈刷屏了,今天去看了,真实的案例很好搜。剧中不管是程勇还是警察,都表示出了人情味,能让人感觉他们救人的心,病人也大多很可怜。
剧中最冷漠无情,让人反感的估计就是瑞士那个医药公司了,甚至有人说,这部电影播完,这个公司的股价要跌了。剧中也直指,他们的药卖太贵了,500的成本,40000的卖价。4w一瓶一个月,不算上其他看病的花销一年就是48w,这笔开销的确是极大的。
里面有意无意地把这个公司塑造得冷漠自私。让我不禁心里一凉,研发格列宁,这个公司花了50年,药的专利保护多久,20年。就算保守估计,一年只投1000w,50年下来花费的时间精力又有多少,这些钱就算放银行,也有一笔可观的利息。这些隐性成本算下来,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药的价格这么高了。
有人说想活有错么?没有,我并不想批判任何想活下去的人。但是如剧中所言,救了这些病人的不是程勇,也不是印度格列宁,而是造出了药的公司。
随之带来一个更深远的问题,无法盈利,谁来支撑企业研发那些庞大的开销。专利得不到保护,谁还愿意去研发专利。如果陷入这样的僵局,那些尚且无法攻克的疾病是否真的成了“绝症”。
在生死面前,似乎再“合理的”理由都显得苍白无力。可是,让程勇继续,制药公司就毫无利润,,甚至收不回成本,那么,就无力继续研发,一些新的病就得不到救治……这似乎陷入了死循环,总有一部分人要被牺牲。
诺华公司的原型在电影播出之后股票大跌,谩骂更是不断,平心而论,诺华并没有做错什么,总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觉得这样的制药巨头和没钱买药的病人对比下,病人是多弱势的群体,帮助他们是应该的,不帮他们是有罪的……诺华输在不够“弱”,尽管他什么也没做错。
药神是个悲剧,一个伟大的悲剧,里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只不过都有自己的立场罢了,我们并非造物主,无权指责任何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