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元结之二:最后一次错过
我们无法想见元结当时组织义军,行军布阵,跟叛军浴血奋战的情景,但恰好,为元结撰写神道碑《元次山碑》的作者是颜真卿,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如何挺身而出,组织义军抗击叛军的情景史书上有详细的记载,这些记载足可以让我们想象元结当年的壮举。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补充一个话题:唐代的中下层文职官员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
安禄山反叛之初,因为他是北方三镇的最高军政长官,所以他管辖之下的唐朝北部军队都被他裹挟进自己麾下,他并没有遭遇真正的抵抗。安禄山起兵,很快渡过黄河,一个月内便攻下洛阳。唐朝的正规军表现不佳,将领同样糟糕。一战,封常清、高仙芝丢洛阳被杀,再战,哥舒翰丢潼关被俘,长安门户大开,玄宗仓皇逃窜。
这个时候,倒是中下层文职官员比如太守(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州郡长官不叫刺史叫太守)县令担负起御敌守土之责,跟安禄山叛军打得血头血脑。比如,颜杲卿守常山郡,几乎一门灭绝;颜真卿守平原郡,连亲生儿子都无法保全;张巡守睢阳,出神入化地创造了火烧叛军、草人取箭、出城取木、诈降借马、鸣鼓扰敌、城壕设伏、削蒿为箭、火烧蹬道等战法,可谓计无穷出,已经达到“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境界,简直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元结战泌阳,以“乌合之众”(所谓义军)保十五城。
我们不能不说,唐代的知识分子(主要是进士出身的官员)真能打。
这种现象到明代更突出。大哲学家大军事家王阳明以临时拼凑的五千人马,竟然不费吹灰之力扫荡了拥有近十万之众举兵反叛的宁王,他其实是进士出身的书生;先后守卫山海关的熊廷弼、袁崇焕也是进士出身;甚至跟李自成杀得死去活来的明军名将杨嗣昌也是进士出身。
即便是清朝晚期,我们都知道当时政治腐败,官贪吏虐,民不聊生。但是,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冲击中国的大门,负责守疆卫土的县令一级的官员战死疆场不计其数,没有一人退缩。有一部电影(记不住名字了),一名县令战死之前有一段独白:这么大的船,没见过;这么猛的炮,没见过。但在祖先的土地上,我不能后退……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被视为统治者驯顺的奴仆,但在家国民族遭遇灾难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以手无缚鸡之力的身躯,誓死奋战。这仅仅能靠“家国情怀”这四个字解释吗?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能打仗,打恶仗,真值得学者们好好研究。
在这里,我们还不得不庄重插上一段话:元结跟颜真卿的交往,是他一生中光彩而热烈的一笔。
760年泌阳守城之后, “帝进(元)结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使”,为荆南节度使判官,“将荆南之兵镇于九江”。 (《新唐书》、《元次山碑》)
上元二年(761年),元结在江西九江任上乘兴写下了这篇《大唐中兴颂》。十年后,元结居母丧,徜徉于浯溪山水之间,面对这天造地设的石壁,不免勾起了当年“刻之金石”的宿愿,所以临时又加上“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等六句,并请颜真卿书写刻石,这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大唐中兴颂》摩崖。
《大唐中兴颂》刻于“大历六年(771年)夏六月刻”,这年三月,颜真卿卸任江西抚州刺史之后。
《大唐中兴颂》见于《元次山集》卷六。序用散句,字数极少,却把“安史之乱”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楚明了。第一是颂词高简古雅,得雅颂之遗;第二是义正辞严,忠肝义胆,是左氏之遗绪;第三是金石之音,星斗之文,云烟之字;第四,这是稀有的雄文,更是元结的得意之作。
屡有前人说这篇文章是元结最为人知的作品,未尝不借助于颜真卿书法的魅力。《浯溪颜元祠堂记》:“次山之文,无虑数万言,而《中兴颂》独传天下,亦鲁公字画有助焉耳。由是言之,字画必资忠义而后显,而文章必托字画而后传,其势然也。”浯溪石刻有题诗曰“一铭两手笔,宇宙双杰作”,“慨此连城璧,业炳此昭代勋”。
元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鲁公则是唐代楷书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二公合作撰书《大唐中兴颂》,自是珠联璧合。更重要的是,元颜二公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他们目睹了这场灾乱,又亲眼看到灾乱正趋于平静,大唐正走于中兴。因而,品读《大唐中兴颂》,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它所涉及到的人文风光、文学、艺术和曾经的历史风云。
元结此后的仕途虽然风生水起,却也惊心动魄。
代 宗 广 德 元 年,即公元 7 6 3 年, 元 结被 朝 廷 授 道 州 刺 史 。当 年 九 月 接到任命。但 因 吐 蕃 内 寇 , 天 子 播 迁 , 道 路 受 阻 , 及 至 到 任, 已 是 来年五 月。 不 久 前 ,道 州 为 西 原 蛮 所 陷 , 大 劫 之 后 , “ 城 池 井 邑 ,但 生 荒 草 ,登 高 极 望 , 不 见 人 烟 ” 。 结 “ 下 车 行 古 人 之 政 , 二 年 间 , 归 者 万 余 家 ” 。
就在道州刺史任上,元结的诗《舂陵行》,《贼退后示官吏作》。
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但杜甫读到了这两首诗。曾经的“同窗”,曾经都把无数时光抛洒在长安,彼此的命运曾经被绑在一起,彼此的苦乐如此相似,但不知擦身而过多少次,但似乎从未有过真正交往的两个诗人,彼此隔绝了十年之后,竟然靠着两首诗又仅仅地连在了一起。杜甫杜对元结的诗 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遗余力地对元结的诗进行赞美,并且和了一首诗:《同元使君舂陵行》。这首诗被学者们称为二人“神交相知”之作,体现了二人心心相印彼此相知的深厚感情。
我们很激动,我们想从诗歌中找到二人交往的铁证,再发出一阵“伟大友谊”的感慨,但不幸的是,我们失望了,失落了,甚至更纠结了。
杜甫在《同元使君舂陵行》序中道:“览 道州元使君结《舂陵行》,兼《贼退后示官吏作》二首, …… 今盗贼 未息,知民疾苦,得(元)结辈十数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 邦伯(指刺史),万物吐气,天下少安可待矣。 不意复见比兴体 制(继承《诗经·国风》传统,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序文括号皆为本作者所加),微婉顿挫之辞,感而有诗,增诸卷轴,简知我者, 不必寄元。 ”
杜甫在诗序里又特意说“简知我者,不必寄元”,意思是说:这首诗知己给我的朋友,不要寄给元结。这更说明杜甫读了元诗以后也并未和元结有书信来往,而且似乎不愿意元结看到自己的诗。
为什么要掐死一段佳话?他们到底有什么心结?我们诧然,我们茫然。
有学者对此做过种种猜想,本人不想去猜,也不想抄录他们的猜想。留下些谜团给后人,也许,更好。
他们又一次错过了彼此相通的机会,但这是最后一次错过。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大 历 七 年 (公元772年)五月 , 元结死在长安。时年五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