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与屏幕的距离有多远?一公里还是五公里?或者说是五年还是十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说被搬上荧幕。比如说《倾世皇妃》、《盗墓笔记》、《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纸媒体与荧幕的距离越来越短,短到读者脑里想象的人物瞬间飞跃到视线里,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
由于很多小说对我来说年代久远,今天只提一部小说------《盗墓笔记》。 2005年对我而言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我进入初中,这一年盗墓题材大火,这一年《盗墓笔记》应运而生。《盗墓笔记》从1到8一共九本书,基本陪我走完了整个学生时代,看着它的粉丝越来越壮大,从几百到千万的飞跃。十年的时间从纸上搬到大荧幕,从读者变成影迷,可能对于三叔来说商业化的操作运营带来了更好的利益支持,但对我或者更多读者而言,影视的诞生破坏了最初读书的感觉。大二那年,北京正好有《盗墓笔记》的话剧,演员是谁并不了解,但是舞台效果和剧情结合也让人看得身临其境,稍显昂贵的门票也变得很有价值。大学毕业后《盗墓笔记》网剧、电影相继上映,却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张起灵、吴邪一律用当红小鲜肉,我心中干净纯白的吴邪一下子化身韩剧里的男主角,穿着带帽蓝衫的沉默小哥,也变成了只会耍酷装帅的长刘海。脑里的人物被他们冲刷的一干二净。看网剧的时候还觉得可能是自己不喜欢小鲜肉,所以会有一定的偏见,但是看了电影版之后……不吐槽了,只能说如果仅仅是为了票房的话,消费偶像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好好的拍电影、拍故事,最起码的演技比颜值更重要,对比下来鬼吹灯《寻龙诀》就显得更加用心,看得到故事,看得到眼里的感情。
无论纸与荧幕的距离有多近,都希望荧幕上的故事比书里的文字更精彩,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剧情,可能荧幕上的故事无法迎合每个人的心,但也请这些剧目可以真的用心,不仅仅是为了圈粉儿,消费偶像。
PS:今天写的就事论事,并没有抨击各位偶像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