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平对话原野,原野说苦难是一种礼物,他是农村的孩子,从小做很多事,下地干活儿啥的,能看书是最幸福的事。
我听的泪流满面,我对自己的出身很多年没办法释怀,没有得到过父爱母爱,一直被嫌弃着长大的,每年的寒暑假是噩梦,因为暑假要不停的下地干活儿,收玉米收花生,种稻插秧,忙了地里还要割猪草回家做饭喂猪,每天睁开眼就是干不完的活儿,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活的这么累,家里气氛很压抑,母亲永远不开心垮着脸,父亲永远沉默,桌上永远是白菜萝卜……
唯一的救赎就是跟同学借书看,或者去书摊上蹭书看,有时候帮同学写作业,他会把他哥哥的书借给我看,那时候能看到 《收获》 《十月》 《青年文摘》 《读者》 是最难得的。
有次做饭,烧火时看书看忘了,饭糊了,父亲愤怒的把书塞进灶膛里,我慌不迭的去抢,手被烫了头发燎了,书也烧卷了,我心疼的眼泪直掉,从没有那么憎恨过父亲,整整一个月没叫他一声爸,也不想说话,但家里谁又在意我的沉默呢。
两个哥哥日子就很好过,有玩耍的时间,可以不用做家务,家里吃的喝的他俩先吃。
冬天那么难熬,没有棉衣没有鞋子,每天脚冻得发麻僵硬,睁开眼只叹息,我怎么还活着……有一年冬天,雪好大啊,我们一家五口挤一张床上,没有棉衣穿,一整天我跟我小哥都坐在床上愣怔的看着窗外屋顶上皑皑白雪,在床上窝了一个星期……
真的很难想象,80年代能穷成这样,就像晓平没办法想象原野的苦,原野有段话让我释怀了,他说八零年头的那一代出生的,一般家里都5个孩子,最少的3个,最多的6个,父母最在意的是让孩子都活下来,生存第一,没有人有意识去给到孩子心理营养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果说80年代的父母为了孩子这么累,那么50年代的人呢,(我想想我公婆我父母都是是56年生人),他们那一代更苦,糊口都难不要说心理层面了,所以他们积压的情绪垃圾都在配偶和孩子身上宣泄。那再往上呢,50年代的人他们父母都是20年的吧大概,(我奶奶就是1922年生人)那个年代更是充满了苦难,颠沛流离,活着的都是死剩下的人……
2004年我在上海打工,买了一套书《平凡的世界》,原来苦难都是一样的沉重,内心强大才能从其脱身而出,剥掉一身淤泥。
我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我是捡来的又怎样,没有得到爱又怎样,我毕竟活下来了,没有缺胳膊少腿,没有心理畸形啥的,没有抑郁自闭啥的,就挺好,虽然那些过往都像刺一样,比如有一年冬天,我睡在稻草堆里只盖了一件旧的蓝色大衣,以至于后来这么多年冬天盖被子我非要盖10斤的棉花被,不然觉得睡在旷野一样。比如小时候没吃过好东西,现在补偿性一样,买的水果零食总是一口气吃完为止。才出来打工那会儿每个月工资都买衣服穿,买鞋子穿,一边试一边哭。
我今年都40岁了,孩子也10岁了,我还能活几年呢,人生无常,不用把着过去放不下,怪父母有啥用,他们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活着已经用尽全力。而今,我更懂得珍惜生活,过好当下,把自己孩子教育好,培养让她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