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现象在日常家庭中并非鲜见,我的邻居李浩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暴的环境下。今天来说说他和他爸爸的故事。
一天下午,在外打工的李浩接到老家的电话,说他爸爸喝酒后突然倒地,神志不清,情况很严重,被送往医院了。
李浩上高中时,父母便离异了, 离异后他爸爸和刘阿姨生活在一起,这次生病是刘阿姨打的电话。
李浩连夜乘坐火车赶了回去,到医院的时候没见着爸爸,他爸爸因病情加重,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他爸爸刚开始入院时,还稍微有点模糊的意识,能认识身边的人,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完全失去了意识,很快进入了昏迷状态。
医生根据病情,给出了初步的判断,可能是急性脑疝,具体确诊还得看后续的检查结果。如果是脑疝,治疗会出现两种情况:
1.患者在治疗中死亡
2.患者在治疗中苏醒过来人救活了,但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智障,偏瘫等。
医生也不能确定他爸爸是否能醒过来,以及什么时候醒过来。
李浩和医生谈完话,整个人一下瘫倒在走廊两旁的椅子上。他爸爸常年酗酒,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但是不知道会来得如此快,他还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毕竟他爸爸才50岁多点。
就在此时,刘阿姨把李浩叫了过去说: "这是你爸爸入院时做的检查报告和医保卡,你收好。他现在昏迷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来,我先回去了,你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李浩到医院还不到两个小时,刘阿姨就和他做了交接工作。
刘阿姨走后,李浩一个人在重症监护室外长长的走廊边侯着,回首爸爸的过往,他心中不禁思绪万千。
他爸爸年轻的时候酗酒,家暴,回家后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他妈妈揍一顿,也时候连他也一起打。他记忆中的小时候的画面:放学回家,别的小朋友有热乎的饭菜可以吃,而他家的灶台总是冷冰冰的。妈妈在床上躺着呻吟着,因为被爸爸揍得浑身亲一块,紫一块,疼痛得下不了床。他不仅要学着做饭,还要照顾妈妈。妈妈给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长大后,你一定不能成为像你爸爸那样的人啊!" 他那时候最大的心愿,希望自己赶紧长大,可以保护妈妈,希望妈妈可以早日脱离爸爸的魔掌。
他爸爸很懒,又没什么文化,都是干些力气活,挣得少,也从不存钱。挣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一堆好菜好酒,叫来一大帮哥们在家喝酒,叫妈妈做饭招待他们。他妈妈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生活,在他上高中时改嫁了,他随了爸爸生活。妈妈离开后,每次他放学回家,爸爸总会让他做饭,做完饭他还得赶回学校上课,多少会耽误他的学习,对于这点,爸爸从来不在意。虽然他家和学校很近,高三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住校。
这些年他很少给家里打电话,也很少回家,他们家破旧不堪的房子只有十来平,不,那不能叫房子,只能算是棚屋。棚屋的原材料,是妈妈和他在工地上捡的废砖头,然后混点水泥,一块一块和妈妈累起来的。棚屋屋顶很矮,用手能碰到顶。屋顶上的瓦没有整片的,每逢下雨,大大小小的锅瓢盆轮番上阵,摆得床上地上到处都是。他爸爸对此始终无动于衷,依旧喝着他的小酒,酒量越来越好,啤酒肚也越来越大。在李浩看来,爸爸虽身强体壮,但骨子里早就到了懒癌晚期,无药可救。
上学期间,他很羡慕别的小朋友有寒暑假。他清楚地记得,多少个暑假,他顶着炎炎烈日的酷暑,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大声吆喝卖西瓜。多少个寒假,他在刺骨的寒风里洗车,双手即使冻得通红还接着洗,生怕洗慢了家里少了一笔收入。
因为他知道,只有他努力挣钱,他的学费才有着落。李浩的成绩一直不错,高考也上了本科的分数线,但他最终放弃了上大学。他知道上大学需要花一大笔学费,爸爸拿不出钱,哪怕借了也还不起。那时他就心底暗暗下决心:我得努力挣钱,让下一代至少不为学费发愁。
高中毕业后,他去了外省一家工地上干活,他不怕吃苦,又勤快,一个月也能挣上几千块。
他和爸爸已经很久没联系了,他也不想听到他的消息,对他而言,爸爸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这次,曾经挥拳上瘾,嗜酒如命的爸爸真实地倒下了。或许爸爸再也醒不来,又或许,醒来之后连他也不认识了,倒床上一辈子要人伺候。他曾经脑海里一度闪现过邪恶的念头:要不他一走了之,不管这个烂摊子了,谁让爸爸喝酒喝成这样的,活该自找的,哪怕救活了,今后也是个包袱。可又一想,他是爸爸唯一的亲人了,如果他都放弃了,爸爸就真的完蛋了,还是先治疗再说。
那一夜李浩彻夜未眠,他担心如果爸爸真的偏瘫了,智障了怎么办。他有些惶恐和无助。
次日一大清早,重症监护室的护工叫了李浩:“李浩,你爸醒了,他想喝粥。”他懵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他还沉浸在夜里的种种惶恐当中。
上午,主治医生又把他叫进病房谈话说:"你爸爸现在醒过来了,意识也是清醒的,可以排除脑疝,腰穿检查结果也排除了颅内细菌感染,应该是酒精中毒,没什么大碍,住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李浩问了:“医生,我爸爸后续需要康复治疗吗,能不能走路的?他平时也喝酒也不少,怎么这一次这么严重?”
医生回答说:“他目前不能走路只是暂时的,过几天他身体的酒精慢慢代谢掉完了就好了。后续不需要康复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你父亲这次应该是感冒后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喝了不少酒导致的。以后可不能再让他这么喝酒了!”
“啊,太好了,谢天谢地!”李浩叹了一口长气。幸福来得太突然,他感谢生活给了他回旋的余地,夜里的种种担心瞬间成了胡思乱想。
到了下午家属和患者的视频时间,李浩通过手机屏看到了坐在轮椅上的爸爸。许久不见,爸爸苍老了很多,脸颊浮肿,两鬓早已白发苍苍。年轻时不羁的形象不见了,他的眼神变得温和了,爸爸看到李浩很激动,不停地叫:“浩子,浩子……。”爸爸还没完全康复,只能说一些的字眼,但那一刻他似乎有千言万语,想一并倾泻而出。
李浩的心动容了,这一刻他只希望爸爸赶紧好起来。
一个星期后,爸爸出院了,李浩把他接回了棚屋,棚屋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李浩呆了一会就走了,临走前他叮嘱爸爸不要再喝酒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李浩微信收到了爸爸发的几张照片,几间平房,看起来是新建的,照片下面附了几行文字:“浩子,我再也没喝酒了。我把以前的棚屋拆了,爸爸我没多大本事,只盖了三间平房,我一间,剩下的两间留给你以后结婚生子,有空回家看看。我不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你以后有了老婆孩子,一定不能学我,记得要对她们好。
我问李浩,你恨你爸爸吗。他说,曾经很恨,恨他打妈妈,逼走了妈妈,恨他对家庭的不负责任,恨他对我的漠不关心,恨他剥夺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
他一直把爸爸当作反面教材,告诫自己一定不能活成爸爸的样子。后来出社会了,他只顾拼命挣钱,没想这么多,慢慢地这种恨意就被生活磨平了。只能说那是他爸,但在内心里,他对爸爸并无多大的感情可言。从责任和义务来讲,他如果有钱也会给爸爸看病,会养老,可能没有那么多的陪伴和关心。他说,这次爸爸生病,他有点担心,怕爸爸真的就这样一下走了,哪怕爸爸再不济,也爸爸总比没爸爸强。他说,爸爸老了,开始懂得为他着想了,他选择了释怀,放弃仇恨。他说,带着恨意前行,只会越走越累,只有放下,才能走得更轻松。
也许我们身边有很多王浩,张浩,周浩,他们饱受父亲家暴的折磨与生活的艰辛,长大后他们大多数选择一辈子憎恨父亲,与父亲老死不相往来。也并不是每一个父亲,都会像李浩的父亲那样,经历过生死的考验,能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的。
每一个遭受家暴的家庭都是不幸的,我们可以选择不原谅,但是一定要学会释怀,只有释怀,家暴的阴影才不会给自己留下终身的创伤,我们也才不会把这种负面影响带给下一代。只有释怀,我们才能心灵健康,才能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和睦有爱的家庭氛围。
为了让未来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选择了释怀。对过去的释怀,就是对自己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