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巨人的陨落》,出版社之前的文案这么写着:
全球级畅销书中,都是些伪胖子,比如《消失的爱人》(422页),《达芬奇密码》(454页)。
国内也是同样的情况,百万级畅销小说的平均页数是331.4页,最厚的《白夜行》也只有538页。
《巨人的陨落》,直接1168页,所以当它横扫16国畅销榜、创下每3秒卖1本的纪录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它是什么难啃的大骨头,因为它的阅读体验已经快到飞起,《巨人的陨落》引发全球读者竞速阅读,平均3个通宵读完,平均一晚刷400页!
我一向不喜欢信这些,尤其是这样的文案,当下会让人有一种夸张的感觉。但最终事实证明,一点也不夸张,因为——
当你翻开书本后,根本就停不下来!
原本拿到书后,刚翻开第一章就被吸引进剧情了,充分发挥当时追《哈利波特》系列书籍的干劲,1小时的时间搞定一本书的三分一,以这个速度估计不用三个通宵能搞定,可惜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随后的拔智齿(头痛医生禁止动脑,包括看书)、亲人过世等事情,处理完后就是专业课的补课,于是就这么放着了。
昨天重拾,刚看完一本,第一本的结尾,一战前夕那种紧张、激动,让人忍不住想继续看第二本,去了解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了停下来先写这篇,我把另外两本暂放朋友家,眼不见即便心动也没辙。
即便有小伙伴说后面两本的剧情更为紧凑和精彩,但仅凭第一本,我就忍不住想去探究——
Ken Follett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虚拟与历史结合得如此美妙,除非深入去研究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否则你根本无法探究哪些是虚构的,哪些属于历史;
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你拿起就放不下,每一页都有一个故事,细腻、张弛有度。即便人物关系多到单独第一本我就可以画一张A4大小的相对重要的人物关系图,但即便不记得人名,依然不影响你的阅读和故事的进行;
究竟是怎样的布局,可以让你找不到主人公是谁,但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是主人公,那个耿直能干的威尔士矿工比利;那两个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那个憨厚重情的俄国工人,那个泼辣能干有主见与主人偷情怀孕后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女管家艾瑟尔,还是那个崇尚女权爱上敌国官员的女勋爵芙黛,亦或是那个富有、控制欲强的英格兰伯爵,那些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旷工的矿工们……每个人、每件事都栩栩如生。
出版社的文案是这么写的:
小说展现的是五个国家、五大家族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中跌宕起伏的命运。
交织着帝国衰落,英雄崛起,真爱无敌。尤其是战争场面,每一幕都惊心动魄。
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小说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美联社评论:“宏大的背景、结构和故事巧妙交织,构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史诗。”
我还没有看到最后,只看了第一本,故事只到战争的前夕。我没有办法去说明,作者究竟是如何描绘那场战争的场面,让你的爱恨情仇如此分明、真实;我也没有权利去说究竟“巨人的陨落”中,这里的巨人是谁,似乎是代表着欧洲当时那些陈腐不堪的旧观念、那些枉顾人格的旧时代,或许还有更多。
那么今天,从写作的角度,去看看我们可以借鉴和提升的写作点吧。
在此之前,先简单介绍下本书作者
Ken Follett(肯·福莱特)
现象级畅销小说大师,20部小说被译成33国语言,累积总销量1.5亿册。在欧美出版界,肯·福莱特这个名字就是畅销的保证。
【虚构与现实结合,站在读者的角度写作】
个人的阅读习惯,喜欢在阅读之前,先看引言和后记,不管什么样的书籍都是如此,而本书作者的后记同样没让我失望:
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如果我发现有某种原因让某种场景不可能真正发生,或不可能说出某些话——例如某个人物当时处于另一个国家,我便将其略去。”
季羡林所说的“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作者在整部的小说中,从虚构与现实的角度,体现得淋漓尽致:
虚构的人物见证真实发生的事件。
如爱德华·格雷爵士对下议院发表的演讲,符合议会的记录,作者仅稍微缩短讲话内容,而虚拟的人物见证该演讲;
真实人物出现在虚构场景。
如温斯顿·丘吉尔(真实)造访泰·格温的情节,作者已认定造访乡村宅邸并非罕见之事,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完全会发生;
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对话,通常说的是实际上说过的话。
如乔治(真实)向菲茨(虚构)解释为何不打算驱逐列夫·加米涅夫的那段话,是基于乔治所写的一段备忘,彼得·罗兰的传记中引用过。
Ken曾分享过他自己的写作习惯:
很多作家只写能取悦自己的东西,并模模糊糊地希望这也能取悦别人。但我每写一页都在清醒地思考:读者会怎么想?读者觉得这真的会发生吗?读者会关心这些吗?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但我从不这么玩。
而Ken大师的小说,在出版前都会请历史学家审读书稿,不容许出现任何史实的错误。这样一种负责的做法,虚构与真实的完美结合,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如何不将小说写活?
【注重情景描写】
(一)
文章第一章在描写比利时,曾多次提到这么一句话“信主耶稣,你必得救”,这句话在它所有出现的地方你都不会觉得突兀,如此的自然。
当小比利初次进入矿场,被老矿工们故意刁难,自己一个人饥饿难耐地待在黑不溜秋的矿井里,几次地害怕、恐惧,但时刻记得妈妈曾经对自己提到的“耶稣永远伴随你,哪怕在井下也是一样”。一直到后面一个人在漆黑的矿井里唱了2个多小时的圣歌,最终由“记起”小比利而返回来接他的老矿工带着走出矿井。
而当老矿工们问小比利自己一个人在黑矿井里呆了一整天怎么不害怕时,比利的回答更是让人想起前面多次提到的这句“信主耶稣,你必得救”。小比利的回答:“我不是一个人,耶稣与我同在”,而小比利最后也被众人称为“耶稣的比利”。
所有的环节,小到细节,剧情的发展,心理的描写等,就着某个点展开,而ken的魅力在于,他的点可以多个,并且彼此间相互融合,最终在某个特定的场合里聚集。
(二)
在描写女管家艾瑟尔和伯爵菲茨偷情之前,已经在各种情节中透漏出菲茨与其异国联姻的妻子碧之间的淡薄感情,而艾瑟尔自身的能力与魅力——在国王到临前,刚作为代管家的她,独自一人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在矿场出事后,面对国王询问时的冷静与勇气,甚至敢于向国王提出“要与王后访问死者家属”的建议,并在国王同意后,很好地充当了“秘书”的角色;私下建议菲茨给矿难家属装有金币和慰问纸条的信封等——无不吸引着菲茨。
艾瑟尔所做的举动,包括像国王提建议等,即便是好的建议,但在当时是不被认可的,因为艾瑟尔是女性。当受到父亲的不理解和指责时,菲茨的认同和鼓励,让艾瑟尔开始打开少女的心门。
到了某个特定的事情发生后,伯爵与女管家的偷情自然发生。而前面种种剧情,展现的是一个:自主、小自傲、有主见、追求完美,大胆的旧时代新兴女性代表,这后面发现怀孕后,在不被伯爵所接受时,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这样的举动更不让人觉得突兀。
看似出乎意料,又顺其自然。其中的曲折和障碍,让这个意料之中的意外更为突显。
(三)
那个崇尚女权爱上敌国官员的女勋爵芙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与沃尔特之间的感情变化与双方为了这个恋情的努力。
一开始两人之间的若有若无的情,是通过描写女管家的所见所感来侧面点出的,淡淡的,似乎男方只是玩玩,而女方也处于矜持状态,但私底下又似乎不像是。有种恋人未满,但有时候又满过头,就好像是偷尝禁果的两个未成年人,只是好奇、冲动、兴趣。到后来感情逐步加深,一直到出现两国之间的战争来临之际,这段感情更为珍贵。
沃尔特为了与芙黛见面所做的努力,为了让父亲认可芙黛,旁侧地带父亲到芙黛所在的福利医院,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从他的心理斗争中看出他更希望的是与芙黛之间的感情不要因两国关系的僵化而泡汤)奔跑游说,在得知父亲私下“劝”芙黛为了沃尔特的未来着想而离开时,在父亲与芙黛之间所做的功课……
无一让我对沃尔特的看法从一开始认为他只是个游戏感情的小公子哥,到后面变成佩服。而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因着这些事情更为珍贵。患难见真情,小说如此,现实亦如此。
(四)
各种情节的描写,如同电影般每个镜头的穿插,一战前夕的紧张和众人的不安,全文没有任何一个与“紧张”相关的词眼,但通过沃尔特的游奔,芙黛为了沃尔特未来的放弃;伯爵的浮躁等等,各国政府人员的奔走,无一不让人觉得:战争即将到来。
(五)
我没看完整部的小说,但为了更好地写这篇,我翻到了最后一章故事的结尾,一部好的小说,开头和结尾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本书以菲茨与艾瑟尔(之前偷情的女管家)以及他的私生子相见却无法相认作为结局,而文章更是用“菲茨的表情十分可怕,他无奈地站到一旁,带着他的儿子退到墙壁,看着艾瑟尔和劳埃德径直朝楼梯上方走去。”这么一句话来作为整部小说的结尾。
小说会有结束的一天,即便如《哈利波特》,经历10年依然是迎接了The end的到来,而这样的结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毕竟,生活依然在继续,这些主人公,在“现实”世界的故事,不会停止。
……
众所周知,小说所有情节衔接的好与坏,在于细节的描写。
Ken更是将小说所需的写作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章节,每一页,甚至每个段落,每一句话,你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能够倒叙的,不会直接写,注重细节、周围的环境、人物的心理变化、表情动作等细微变动、声音的变化,前后的铺垫、贫民与贵族的强烈对比、多画面跳跃及衔接……
大部分的情节,一直是淡淡的气氛,却带着涌袭心灵的感情,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
故事的推进,每个情节之间,偶然中隐藏着的必然性,有些时候出其不意,但又与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似乎出其不意,但又在于情理之中,故事的结束,但又看似正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