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些管理类书籍,一时心血来潮,编出几个故事,近几期将持续推出。
故事用比较夸张的写法突现某一方面的管理错觉,会有一些绝对,也可能就是错的。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
“我按我的想法写,你用你的智力读。”
张三和李四同在一个办公室,这天两人刚到单位,就看到油瓶子倒了,香喷喷的油正汩汩的向外淌,表现积极的张三一个箭步上去,成功挽救了半瓶油。
这时候,领导也踏进办公室,马上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依然是积极的张三开了口:“我们刚进办公室就看见油瓶倒了,我赶紧去扶起来,保住了半瓶油。”
领导眉头紧皱,上下望了张三几眼,抬头看李四:“李四,你看见谁把油瓶碰倒了吗?”
李四:“没有。”
张三补话:“我们一块进来的时候,就看见瓶子倒了,办公室没有其他人。”
领导:“这个事情很严重,侧面反映出我们公司的业务保安意识和方法很薄弱。
大家想:办公室放了这么多重要东西,哪个人、什么时候、进来过几次?你们都不知道,今天油瓶子倒了,倒的正是时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是我们趁势整改的好时机。
张三,你对这件事情比李四了解的多些,就由你来负责调查:油瓶为什么没盖盖子?谁进了办公室?怎么进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有没有丢失什么东西?写一份报告给我。
你觉得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个工作?”
张三:“这个......情况比较复杂,我也不是很确定......”
领导:“那就给你一个礼拜的时间,以后每天班前会上向我汇报进展情况,一定要重视。”
于是,在公司的周工作计划中,出现了“追查‘油瓶打翻’事件 责任人张三 考核分值10分”。
张三马上忙碌起来:
首先,盘点办公室的固定资产、存档资料、办公用品,为此专门重新建立一本台账,生怕漏过一针一线(按照公司惯例,盘点表上签字后,后期核查账实不符必须由责任人原价赔偿)。
休息的空档,张三还马不停蹄到周围几个办公室询问:有没有看到谁今天进过我们办公室?
他还要纠结:到底谁把香油盖子打开的?办公室就两个人,直接问李四肯定是不合适的,也确实想不起来是不是自己因为好奇心打开盖子忘盖了。
他还拿着两盒好烟,到保卫科调查监控,可是模糊的监控画面上哪能看见半个鬼影子。
每天的班前会成了张三的噩梦,“没用”两个字仿佛透过领导的眼睛投射到他的脸上。
一周很快过去了,张三只盘点完办公室的各项资产,油瓶子怎么倒的还是一点头绪没有。
领导很生气:这是什么员工?什么执行力!
公司的督办表加上了:“追查‘油瓶打翻’事件 责任人张三 考核分值10分/天”。
硬着头皮再调查一星期后,张三交出一份报告:打翻油瓶当事人张三,因为害怕受到领导批评,隐瞒事实,在公司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愿意接受公司处罚。
张三被扣除当月绩效工资,书写1000字检讨书当众检讨。
斜对面办公室的王麻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这天,王麻子进办公室后,正好也看到油瓶子倒了,没有丝毫犹豫,他收回了正要踏进办公室的那只脚。
领导在会上发火了:“咱们现在的员工,看见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思想懒惰,行为可耻!你们把公司当家了吗?全体员工,用班前会时间把公司的企业文化学习、抄写一遍!”
张三向王麻子投来羡慕、佩服和五味俱全的目光。
故事讲完了,下面是我编这个故事时的一些想法,可能都是错的,随便看一下。
有一类人工作积极、话也多,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领导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很容易造成上文“油瓶倒了不敢扶”局面的发生,而一旦这种现象蔓延开来,一定会成为公司的灾难。
对领导来说,每件事情上“责任人确定、权责匹配、奖惩考核”要非常慎重,要保护员工的那份积极性。
对员工来说,积极不等同于出风头邀功,工作中要多做少说,学会管理自己的热情,不要在是非漩涡中空耗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