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8 华杉
见识一定要广博,但又一定要聚焦,惟精惟一,这没法说清,只有自己去把握。我的体会,关键还是志向,人一旦志有定向,做什么都清楚,边界清楚,就能在一条路,一个范围内,反复用力,致良知,致良能。
【崇一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然学者之知,未尝不由见闻而发。滞于见闻固非,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今日‘落在第二义’,恐为专以见闻为学者而言,若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似亦知行合一之功夫矣。如何?”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糊涂者,正是欠此一问。
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见闻之末者虽稍有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良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问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王阳明弟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欧阳德来信问:
先生您教我们说,德性的良知,不是靠看得多听得多得来的,如果说听得多,然后选择好的来听从;见得多,然后从中加以认识到,那时专求见闻之末,已经落在次一等的层次了。但是,我觉得良知虽然不是从见闻中来,然而学者的见闻,未尝不是从见闻中产生的,现在说见闻落在次一等的层次,恐怕是针对专门将见闻当学问的人而言的吧?如果他以致良知为目的在见闻中探索,应该也是知行合一的功夫吧?
王阳明回信说:
你问了一个好问题!
良知并非是由于见闻而产生的,但是,所见所闻,无非都是良知运用之处。因此,良知不滞留于见闻,也不离开见闻。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啊!”良知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知。所以这致良知,是学问的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的第一义。如果专在见闻末节上追求,就失去了头脑,已经落入次一等了。最近同学们人人都知道了有致良知之说,但是功夫还有许多糊涂的地方,就差你这么一问。
大体而言,学问功夫,主要在于把握宗旨,把握主意头脑。如果把致良知作为为学的宗旨,那么多见多闻也无非是致良知的功夫。日常生活中,见识应酬何其繁多,千头万绪,也无非是良知的发用流行。除了见闻、应事、接物、待人,也没有别的什么致良知运用的地方,所以只是这一件事。
如果说良知要在见闻上探求,这语意之间,又分成两截了。这样说,虽然和那些不懂得致良知,专求见多闻广的末流人士稍有不同,但在没有得到惟精惟一的宗旨上,是一样的。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然说“择”,又说“识”,就是以良知来“择”,来“识”,良知的运用也未尝不在其间了。只是其用意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就已经失去头脑了。你在这些问题上应该说已经明白,今日一问,正是为了阐明致良知的学问,对同学们极有教益,只是因为语意还不够通透,便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不能不审慎体察。
王阳明这里引用孔子的话,并且似乎直接批评在所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这个批评挺严重的。我们把他引用的这两段孔子的话复习一下。
第一句,关于孔子说的“我有知乎哉?无知也。”
《论语》原文:
子曰:“吾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别人拿问题来问我,他的问题,我都知道答案吗?我也不知道。他来问我的时候,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我只是就着那问题拆解来反问他,几个回合,就“竭焉”了,他自己就把答案说出来了。这是孔子的教学法,不是直接回答学生问题,而是就这那问题反问他,一步一步推进,让他自己找到答案。
所以王阳明说,良知之外别无知矣。孔子用良知良能,引导提问者自己分析,运用自己的良知找到答案。
第二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并不知道而妄自造作就敢写书的吧!我没有这毛病。我呢,一是多听多闻,选择好的来采信依从。多见多识,识,记忆,认识,识别,全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级的知了。
这里分了见和闻。孔子修《春秋》,把历史资料分了三个等级:有见,有闻,有传闻。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五世;所见六十一年,所闻八十五年,所传闻九十六年。
孔子说他是次一级的知,是比什么次一级呢?这是讲他著《春秋》,写历史。亲身经历,亲眼所见,那是上一级的知。听人家讲的,就是次一级。听人讲还分好多级,有当事人讲的,有不同的当事人讲的,有采访到当事人的儿子孙子他转述的,等等等等。你多见多闻,搜集尽量多的历史资料,不同人的不同说法,进行比对,从里面挑选、识别、判断出你认为可信的叙述和合理的解释。
所以孔子这段话是讲他怎么著《春秋》,写历史,和良知说没有关系。
孔子也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见识一定要广博,但又一定要聚焦,惟精惟一,这没法说清,只有自己去把握。我的体会,关键还是志向,人一旦志有定向,做什么都清楚,边界清楚,就能在一条路,一个范围内,反复用力,致良知,致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