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自古便成为一种助缘,它开启了大贤大德的智慧,濡养了文人雅士的心性,构建自然与人性的和谐。“香”文化贯穿于经诗、书画、琴棋、佛道、礼仪等诸多方面,并与之相辅相成。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穿衣以香为熏、被褥以香为暖;公堂之上有香以烘托其庄严;松阁之下则以香示其儒雅;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导其韵;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不以香为聚!其中,香道与禅宗有着极为深远的不解之缘,其皆讲求“和静清寂”的妙义。
供香礼佛,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佛教常谈修行,但佛之无形,香道有相,借助香气之韵,闻到自性心香,从而远离一切贪嗔痴慢疑,这就是香在佛教中的妙用。闻香悟禅,感悟生命之芳华,领会禅意之修身,化烦恼为菩提,恰似历百炼而终修正果。香与佛结缘,悟禅养身心,生命之奇妙也。
中国的佛教,主张“顿悟”,讲究对待事情要“大彻大悟”。在闻香中得以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品香可得道,香中有道,禅道与香道互为契合。我们则希望通过品香把自己与生活、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品香中求得精神开释。
拈香供佛,是藉此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好的香品,总能在无形中,给予人们一种禅佛的心境,让人们清爽芬芳的氛围中,尘嚣落定、浮华摒弃。反观,好香与劣香,不但用者心意不同,且对修静坐禅定者的身心影响也不同。因其六根敏锐,气脉通畅,所以更不能燃化学劣香,以免其进入体内后,扰乱定境,诸根不能集摄而火气上升,不但达不到安神助定之境,反使身心受损,不可不注意!
一般辨识好香,可从下列方法判断:
一、 材质:需以天然香材研磨制成,不含任何化学香精者,原料使用纯度愈高者,对身心健康有益者为佳。
二、 外观:香表面匀称,不染色,不掉粉;其烟气浅淡,为青白色,或微烟、无烟。
三、 味道:若以其气味特性细分,则好香应具有甘、润、醇、馨(渗透性)的特性。
(若未点燃即呈现野艳香味,可能是渗入化学香料,有害健康)具体而言,则是:香气清新,爽神,久用也不会有头晕之感;醒脑提神,有愉悦之感,但并不使人心浮气躁;香味醇和,浓淡适中,深呼吸也不觉得冲鼻;香味即使浓郁,也不会感觉气腻,即使恬淡,其香也清晰可辨;没有“人造香味”的痕迹,香气即使较为明显,也能体会到一种自然品质,使人身心放松,心绪沉静幽美;有滋养身心之感,使人愿意亲之近之;气息醇厚,耐品味,多用也无厌倦之感;留香较为持久;天然香料作的香,常能感觉到在芳香之中透出一些轻微的涩味和药材味。
此文为看点(文化书扬)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