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共和:天命

止晦的«共和»,以开篇就直接写了主人公,他,的父亲意外去世的消息。他很淡定,仿佛父亲的死已经是他意料之中,他的父亲是自杀的。

他的原型取材于一代国学大师梁漱溟老先生,参考了有关于梁老的资料,他的形象更加生动了起来。

故事的背景年代大概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军阀混战时期,他作为一个年轻人,被寄予了成才报国的厚望,然而他却毅然出家,抛却了所有杂念。

民国二年(1913年)正月,梁漱溟赴西安期间开始素食。年初,读幸得秋水《社会主义之神髓》,年末写出《社会主义粹言》。七月,向父兄表示志愿出家为沙门。

然后,他得来了父亲自杀的噩耗。他冷静地料理了父亲的后事,「整个下午,直到夜幕,他就像是在给琴身涂漆,在院子里用清水给父亲洗头发,那被湖底淤泥染黑、像根须一样缠绕在一起的头发,仿佛只有古老的夜色才能松解他的辫子。」

历史上的梁漱溟父亲梁济是一个旧时代的新人,他认为自己读的是圣贤书,理应为天下苍生担忧,儒家的那一套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成就了他,也害死了他。

书里的梁济,主人公的父亲,在我没有查资料之前,以为是一个普通人一样的存在,就连作者也说"他是泥瓦匠的儿子",书里的父亲这个角色给我一种温和,慈祥并且自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存在,他看见对官场失望的儿子回来南京,并没有说什么,直到他留给儿子一封万言绝命书,投身河底,我明白了,他的父亲,是一个固执的儒士。

民国四年(1916年)九月,在《东方杂志》发表《究元决疑论》。蔡元培聘请梁先生到北京大学任教。

书里,在他任教一开始,他遇见了第一任妻子,还有她哥哥,本初。

他们家族是个落败的乡绅家庭,本初本来要继承父亲的家业,他也会很富有,但是他放弃了,在主人公第一次见到本初的时候,本初的形象颇具近代乡绅气息:「穿一身竹布长衫,脚底千层底布鞋,手里捏一顶巴拿马草帽,看上去更像个农民。他没想到他的面孔来得那么黝黑且精瘦,一双锐利小眼睛在青筋凸起的额头下灵活地转动,狡黠却不叫人生猜忌,爽朗中又透着阴郁。」

长衫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面容让我想起了«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陈晓。

本初希望从他这一代做起,不再花家里的钱,自力更生,希望人民重新认识地主阶级,希望他们不再被剥削压迫,所以主人公觉得他很矛盾,出身富裕,却带头推翻了自己父辈的权力。本初的思想很西洋化,和他所受的教育分不开,穿着长衫又让我不得不一直记着他的出身,其实本初来见主人公不用这样的,可能他内心的情节让他换下了西服礼帽,换上这不三不四的打扮。像地主?像儒士?像留学生?感觉都不像。

本初是个可爱的人,他和本初聊得很开心,不由得自己也感叹起了中国的未来。

「圣人能洞察人性的弱点,但拒绝利用自己的聪明,更擅长把人与动物明确区分,却又有意模糊人神之间的差距。」

「“我觉得魔鬼更有前途。这片土地上有三千年的历史,却没有真正的夜色,而历史是在夜色中诞生的,有杀人如麻的屠夫、变态的枭雄和疯癫的戏子,却没有魔鬼。唯有魔鬼才能引领我们前进。我们就活在那一口气里,不是吗?”」

他想做圣人,本初想做魔鬼。注定他俩以后不同路。

本初去了官场,他的做派太激进,致使最后自己招人恨。

他死得很惨,被弄死了之后又被开了几枪。尸体扔进河里好久了才被发现。

本初的死,彻底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落幕,空想主义的覆灭。

时代之后,他被迫重新做官,招至军阀麾下,军阀死于叛乱,他再次安心做起了学术,结识了同年的毛,毛成了新中国的领袖,受万人敬仰。这里的故事就无聊了,新中国成立后,你们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不断变化的的只属于民国时期,那个年代,每天你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他称毛为新中国的又一个Emperor。

大概因为这样,历史中的梁漱溟最后被大陆封杀了。不信你去查百度。

作者对于年代的定义很隐晦,连主人公父亲去世的时间都没有说,整部小说一个时间都没有,作者只用"一年后","又一年"这样的描述来告诉我们主人公处于的年代,但是通过长段的诉说,我看见了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主人公被所在屋子里,他觉得自己反而比那些被扣帽子,劳动到死的文人幸运,他的儿子为了所谓的道义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这种现象在那个时代已经见怪不怪了。我还看到了伟大领袖毛的去世,看到了群众良知的觉醒,法治的逐渐完善,那四个人被群众推到了谴责的顶端。

然后故事结束了,但是结束的时候,主人公已经去世了。"一年以后的夏天,天安门广场再次挤满群情激奋的年轻人,而他已进入肖像之中。"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在北京逝世。墓地在桂林市穿山公园。一部分骨灰埋在山东省邹平县小黄山。

止晦的叙述能力让我佩服,有条不紊的90页,把一代大家的一生写完了,但这不是梁漱溟的自传,故事与历史上有出入,但是不妨我认识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学者。

就像开篇的那样,主人公一直在纠结,到底是学佛般信因果,一花一叶一菩提,还是学儒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到头来,他都没有做到。

他经历了中国走向共和的历程,但他心里真正地共和却还没有到来,如果他能活到1989年,看见了学生们的愤青暴走,那时的梁漱溟又会怎么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2.11 星期一 天气晴 12月11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90个...
    阳明先生x阅读 301评论 1 11
  • 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开始了学习埃里克森教练技术的学习。因为自己的小小勇气,收获了大大的宝藏。 2个模块,8天时间,一次...
    0limit阅读 212评论 0 3
  • 广州 慧一 这夜在滚动的轮子上翻滚 黑不是边 是不闭的眼 夜坐绿皮火车 许是另类的考验 无休支起一个臆想点
    一慧一阅读 217评论 0 2
  • 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做翻译,跑到杭州是做了半年翻译,读研时也曾兼职两个月翻译。那时候坐在格子间里,全神贯注地干活儿,...
    南山一株草阅读 207评论 2 0
  • 包谷学名玉米,是我们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时候,每年暑假搬包谷都是我们农村小孩的必修课。 那时候每...
    芳草的香阅读 1,53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