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三,同高一、高二一样,如企业流水线一般,师生仍然紧绷着神经,学生围绕着老师的指挥捧转,老师围绕着高考转。但有所不同的是,高一高二是按照每科单元或章节去授课与学习,而且速度很快。
那么,一旦进入高三,其做法就会有所不同,复习的重点主要采取综合性,系统性,模块化的模式,根据每科高考题型展开,连续不断地大量地为学生提供练习资料,以全面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对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特别是带过多年毕业班的老师来说早已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而对于学生,只有被动地跟随老师的脚步,亦步亦趋,老师喂什么,学生吃什么,一切不由得学生,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都是如此。这种填鸭式教育已成我国初中等教育的通用作法。这种做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提高毕业生的生学率和高考成绩。
孙皓本身是学习文科的,文科的主要特点就是不太强调逻辑推理能力,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为,比如语文科目的阅读和根据材料作文,以及地理科目中的综合题型等。
孙浩出身在农村,由于农村教育质量低于城市,这是一个长期无法解决的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无论是学前,还是小学、初中,客观条件不允许她上课外捕导班,仅就这一点,对于绝大部分农村的孩子,要考上本科是十分困难的,至于有人考上211、985院校,那也是凤毛麟角,比登天还难。这种城乡差别,在中国的教育史上一直存在,且有扩大之势。
现在,虽然有少数国内一流大学对农村学生采取了政策倾斜,但这毕竟是针对极少数拔尖学生,根本就轮不到少数优秀的学生了,更何况像孙皓这样的学生,就没有谁去关注了。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虽不是个新鲜话题,但在社会发展到今天,已在农村学生家长中,深深地扎下根。
如果在旧社会,像孙皓这样的女孩子,父母根本不可能让她去读书,到了十六七岁就嫁出去,父母的任务就算完成。只有在解放后,在男女平等的制度下,这才成为所有女孩子的现实。
所以,作为女孩子的孙皓,能生活在今天,还是幸运的。她通过努力,免费考上了高中,距离考上大学,只有一步之遥。上高中之后,虽然在班级排名一直不理想,但她从不气馁,从没放弃,她知道,没有文化,不考上大学,她也将跟父母一样,过着艰苦的生活。
每天面对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对她属实是亚历山大,但她以自己的韧性,一天天也抗了过来。
三月,正值东北乍暖还寒的季节,睡了一冬的苦菜,顶着枯叶开始萌发,露出碧绿的嫩叶,向着绽放挺进。
苦苦熬了两年多的孙皓终于有了盼头。
她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觉得本科无望,只好去考专科。当她得知,提前录取批次的专科院校在四月份就要进行考试,她也想去碰碰运气。如果考不上如意的院校和专业,还可以参加六月份的全国高考。
一时间,究竟报考哪所院校,报考什么专业,自己始终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