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祖上“五世相韩”,是韩国的贵族后裔,与秦帝国有着不同戴天的家仇国恨。公元前218年,张良雇大力士趁秦始皇出巡之机,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但因“误中副车”而功亏一篑。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刺客。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公元前208年,张良聚集青年一百余人,打算去投奔景驹,途中遇到刘邦,刘邦授给张良掌厩将之职。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刘邦献策,刘邦很赏识他,常常采用他的计策。张良向其他人讲述《太公兵法》,那些人都不能领悟。张良因此说道:“沛公大概是天赋之才吧!”于是便留下来辅佐刘邦,帮助刘邦夺取天下,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张良刺杀秦始皇,是“愤青”、是侠客;张良辅佐刘邦,是谋士、是战略家。从刺杀皇帝到辅佐皇帝,从“愤青”侠客到谋士战略家,是什么促使张良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话要从博浪沙刺秦失败后,张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说起。一日,张良在下邳桥上闲逛,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
这什么人啊?凭什么命令我下去给他捡鞋?张良感到很惊讶,甚至很愤怒,本想暴揍他一顿,但见他是年老,最终还是强忍怒气,下去捡来了鞋。不料那老人却得寸进尺,命令张良道:“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哭笑不得,不过既然已经替老人把鞋捡了上来,干脆就好人做到底,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没有一句感谢的话,笑着离去。
张良目送老人离去,惊讶得合不拢嘴。老人走了约有一里路,突然又返回来,说:“孺子可教矣。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越发觉得这事古怪、蹊跷,便应允了下来。
五天后的拂晓,张良来到约定的地点。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出发。没想到老人又先在那里,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老人离开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
这是要折腾人,还是要比早起?不过张良既然已经入局,没弄清楚老人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也不甘心就此出局。所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见张良已在等待,这才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才好。”
接着,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懂这部书,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再没有留下别的话。
天亮时,张良看清老人所送之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此事史称“圯上受书”,在《史记》和《汉书》等史料中均有记载。我们之所以详细讲述“圯上受书”的始末,就是因为此事与张良的蜕变有着极大的关系。
张良初遇黄石老人,黄石老人让张良下桥去捡鞋,张良想揍他,说明此时的张良还没有从“侠客”意识中挣脱出来、仍然是一位“愤青”。只是张良这位“愤青”还是有恻隐之心,懂得尊老,所以当时张良才会强忍怒气,帮助黄石老人捡鞋。
张良捡回鞋子,黄石老人得寸进尺,让张良替他穿鞋,而张良还真的替黄石老人穿鞋。这一点令黄石老人对张良刮目相看,因为张良有隐忍之心。所以,黄石老人走出了一里地又折回来说:“孺子可教矣。”
之后,黄石老人与张良约定五天后相见,张良在第一次迟到、第二次迟到后,第三次不到半夜就前去约会,终于比黄石老人早一步到约定的地点。这事其实不是黄石老人故意为难张良,要折腾张良或与张良比早起。黄石老人这么做,目的是为了考验张良的恒心与毅力。
“圯上受书”对张良的触动应该是很大的,它至少让张良明白了做人做事要有恻隐之心、隐忍之心,凡事不可急于求成,而要有恒心与毅力。这是黄石老人为何要把《太公兵法》赠予张良的主要原因,也是张良发生蜕变、破茧成蝶的关键因素。
(文/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