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纳履,讲的是张良帮一位老人捡鞋子,最后得到了《太公兵法》的故事。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要尊敬老人,要信守承诺,后来才明白,这个故事远不止这么简单...
张良是在下邳遇到黄石老人的,为什么张良会来下邳呢?是因为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被迫逃亡到了下邳,此时恰恰是他很失意的时候,这是故事的背景。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张良在下邳散步的时候,忽然路边有一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扔下桥,然后老人不客气的叫张良下去捡鞋子。而张良的第一反应是:愕然,欲殴之。很正常的反应,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可是,接下来,张良却是,因为对方是老人,所以强行忍耐住心里的愤怒,去帮老人捡鞋。我的话肯定做不到,最大可能是不理他,直接就走掉了,可是,张良却勉强自己做了这件心里厌恶的事情。
当张良把鞋子捡回给老人的时候,老人却得寸进尺的让张良帮他穿上,张良因为已经帮他捡了鞋子,所以就索性跪着,恭敬的帮老人穿上了鞋子。
这既是老人在考验张良,也是想告诉张良要能屈能伸,之前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张良纯粹就是个愤青,为了报仇,冲动行事,自己也差点因此丧命。
老人心安理得的让张良穿鞋,随后笑着离开了。张良的反应是非常吃惊,目送老人离开。看到老人的淡定,张良意识到老人不是一般人(不是来碰瓷的。。),所以很惊讶。
老人过了一会儿之后,又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天后的平明,在这里等我。张良对此很奇怪,还是恭敬的跪着说:好的。老人说的孺子可教也,就是指张良通过了考验,还有教张良要学会忍耐。
仔细想想,要是接受考验的是我,我就与《太公兵法》擦肩而过了,因为我不能随意的任人呼来喝去,心高气傲。当然,你要学会分辨是什么情况,不能是真的什么屈辱都忍受,要对人对事。
五天后的平明,张良到了圯上,可是老人早就在那等着张良了,老人生气的对张良说,与老人约定,却迟到了,这是为什么啊?然后,告诉张良五天后要早点来,就离开了。
五天后鸡刚刚打鸣的时候,张良就出发了,可是到了圯上,老人又已经到了。老人又很生气,对张良说,这次为什么又迟到了?五天后再早点来,说完老人就走了。
五天后,张良半夜就来到了圯上。一会儿之后,老人也来了。老人高兴的说,这就对了,于是送了一本《太公兵法》给张良,让张良好好研读。所以有了后来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佳话。
这次的考验,张良前两次都比老人晚到,最后半夜的时候出发才比老人早到,似乎是告诉我们要信守承诺,约会不宜迟到。可是仔细想想,似乎不是这么简单,其实老人是想告诉张良,做事要制人而不能制于人,要自己掌握主控权。老人和张良的约定时间是平明,而老人实际上却半夜就来了,所以张良前两次都输给了老人,迟到了。
而最后一次,张良也半夜就去了,这样就算老人比张良早到,老人也不能说张良迟到了,因为那时候还是半夜,并不是平明,所以张良半夜去就立于不败之地,成功的击破了老人的“阴谋”。
孙子兵法里说的打仗的最高境界是,还没开始打就知道自己一定能赢,因为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开始,张良知己不知彼,所以一败涂地,后来弄清楚了老人的意图,所以通过了考验。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如果只是一昧的把历史当成简单的故事来看是无法明智的,那么该怎么读历史呢?
一个好办法是,自己代入角色,对于历史人物面临的各种困境,好好考虑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然后再看“他”做出了什么选择,有什么样的结果,悲剧能否避免,仔细的推敲各种事情的因果,而不是用“上帝的视角”去看历史。这样读史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对于张良还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张良逃亡到圯上的时候,救了杀人也在流亡的项伯,所以后来鸿门宴的时候,项伯才会飞马来告诉张良赶紧逃命,所以刘邦才得以提前知道了项羽的企图,及早做了准备。
张良在遇到刘邦之前,曾经把自己的计策多次告诉他人,可是这些人都不用张良的计策,后来张良给刘邦出谋划策,刘邦却能经常采纳,所以张良感慨刘邦是“天授”其才。
这里也可以看出刘邦的过人之处,很会识人用人,这是做领导很重要的一项能力,所以张良只能跟着刘邦,因为其他人不识货(手动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