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观众眼中有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书本的知识的理解和需求是不一样的。书中某些内容对一些人来说是了解过的,有些内容是一些人不感兴趣的,所以每一本书对每个人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原则是每本书都遵循的,我们掌握了这些原则,就能更好的理解一本书,了解一本书传达给我们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从而更好的理解吸收,为我们所用。
一、带着问题看书
每本书都会有一个主题,也就是为什么作者要出版一本书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还是传达一种精神,不管是什么,总会有一个主题存在,我们把握了一本书的主题,就能知道这本书主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就容易从整体上理解一本书。
不同类型的书,理解主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像工具类的书籍,一般主题就非常容易找,看书目就大意知道是什么了,比如《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一目了解主题就是教读财报的。
小说类、传记类的书籍一般需要看完整本书后,才能感受出一本书要传达的主题是什么。比如《今日店休》,书中主要介绍93岁的青空书店店主坂本健一与他书店及妻子的生活往事,看完后能体会到坂本健一对书本、妻子、生活的热爱,能理解到这本书传达出要好好生活的主题。
所以,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如果读的是工具类的书,那么不仅要带着主题的问题,还要带着我们想要看完这本书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什么问题。只有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才会有的放矢,就像大脑打开了雷达一样,非常敏锐的查找到我们需要的内容。如果我们不带着这样的问题,目的性就不清楚,看书的时候注意力就不知道放在书里哪些内容上,就抓不到重点。
二、了解一本书的整体结构
了解一本书的结构框架是怎样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一本书的脉络,了解书里每一部分的作用。
小说、传记类的书籍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按照时间顺序讲故事,介绍主人公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
工具类书籍一般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所以开始就会先定义问题,只有问题定义清楚了,才会让读者明确接下来的讨论的内容。
接着一般介绍写作背景(不一定都有),目前相关研究有什么人做了什么研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还有什么方面存在不足。了解写作背景知识,能够帮助读者了解目前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状态,扩宽读者的眼界,间接的知道这本书的价值。
介绍完写作背景之后,就是一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解决方法。作者会介绍他在这方面做了哪些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以及告诉读者如何运用他给出的结论。在论述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统计数据、实验过程、调查结果、真实案例等等,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内容。
最后,就是一本书总结升华的部分。也就是这本书的解决问题的意义是什么,希望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样的感受。
三、抓住一本书最有价值的内容
要想看完一本书后能有所收获,能改变我的行为,改善我们的生活,就要懂得找到一本书有价值的内容,只有抓住了这些宝贵的内容,才能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1.定义概念的内容,要记牢
李笑来在《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说到: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他母亲教他: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切理解。这一教诲对他帮助很大,以至上学期间从未觉得哪个科目太难。后来他做老师,也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困难,都是因为基础概念没有学扎实。
知识都是由一点一点的概念组成的,把基础的概念理解清楚,并且记牢,将对后面理解运用知识起到关键的作用。
2.描述问题的内容,要记住
描述的问题越严重,越说明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也越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也更能清楚的知道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容易将书本的内容,联系到现实当中。解决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改变的情况,就是他们没有把书中的内容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看了书也就过了过脑瘾。
比如《心流》这本书,开始就说2300年前,人类就在追求幸福,到现在科技发达,但是我们依然渴望幸福,对幸福的理解也没有增长太多,不仅难以追求到幸福,反而还时时处于焦虑和倦怠之中。所以从问题的描述我们能看出来,追求幸福是我们人类一直渴望的事情,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人人很多时候都处于焦虑的心态中,在生活中如果感到焦虑,那么就要试试《心流》这本书介绍的方法来解决。
3.意想不到的内容,要更新
看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发现书中讲的内容,与我们原来想的完全不一样,有一种颠覆的震撼感时。这些内容是对我们原有知识体系的一种重塑,打破旧有知识。这部分内容价值很高,需要我们把陈旧的知识更新到新的知识。
比如,原来我认为想要有钱,就要不断的去追寻钱,但是看了《富爸爸穷爸爸》之后明白,我发现我原来的想法完全错误,不要追寻钱,而要让钱来找我,于是我更新了自己的知识。还有原来我认为做生意就是要精打细算,想办法多赚钱,但是看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后,稻盛和夫认为,做企业做重要的是要有利他之心,这样的思想,完全意想不到,原来根本没有想到利他心是做企业的法则,原来我只认为做慈善才要有利他心。所以这些意想不到的知识,才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大的升级。
如果我们拿到一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脑子里带着问题,同时注意书里的结构,并且有意识的提醒自己留意有价值的内容,那么我们在看完一本书后,将会清晰的理解书本的内容,并且能抓住书中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