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在秦州,几个弟弟杜颍、杜观、杜丰分散在河南、山东各地。战乱四起,下落不明。当此白露明月之夜,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戍楼上响起更鼓,可见已到夜深人静之时,同时也警醒诗人身处边关,烽火未息。人行断绝不仅是因为禁夜,更令人想到各地行人交通因战争而断绝。秋天大雁南飞是眼前之景,雁能传书,自然想到远方的兄弟。白露在阴历八月,“今夜白”说明这一夜正是白露节。虽然天下共此明月,但诗人觉得它不如故乡之月明亮,正是景随情异之故。故乡之月虽明,却已无家可问音讯,“有弟皆分散”的事实正是“寄书长不达”的原因。更何况兵革未息,家书能否寄到尚在未知。后半首句句递进,结尾与首句意思互相发明,形成呼应。
2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人在途中投宿石壕村,不久就遇到吏来捉人。户主老翁虽然年老不应服役,但毕竟身为男性,所以还是躲出去以防万一。事实上从杜甫所写的《垂老别》来看,老翁被抓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而老妇之所以敢去应门,就因为她无须顾虑自己会被充“丁”。然而事情发生的结果出乎意料,最不应该被征的老妇还是被抓走了。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朝廷不顾民生凋敝强行征兵的做法,已经发展到完全违悖常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由于老妇应门,诗人只能躲在屋里静听。所以听到的对话就自然成为叙述过程的主要手段。这种纯以听觉写事写人的艺术处理十分别致,却是“来自生活的妙手偶得”(陈贻炊《杜甫评传》),极其现成。诗人没有像《新安吏》和《潼关吏》那样成为对话的一方和抒情的主角,而是隐身在事外,成为这一荒诞的抓丁经过的见证。
全诗对话的展开也很特别。吏作为对话的一方,除了“吏呼一何怒”这句以外,没有一句言词,全是老妇人的独白。
老妇的十三句话,并不是一口气说完,而是在“吏呼一何怒”的步步进逼下一层深似一层的对答之词。这是很有见地的。这样理解,才能想象到作为对话另一方的吏没有用文字表述出来的逼问。老妇先说家里已有三个儿子在邺城当兵,其中两个已经战死。本来按惯例,古代点兵一家只征一人,而老妇三个儿子都被征,满可以免于再征,但是显然不能说服那个蛮不讲理的吏;于是只好再说家里只剩下媳妇和吃奶的孙子,还是应付不过去;最后只好拿自己来顶账,表示愿意去河阳为官军做饭。老妇的三段话委婉、机智而又颇见血性,典型地概括了百姓们在邺城之役中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同时也在无字处勾画出毫无人性的吏凶神恶煞般的嘴脸。
老妇的话音落后,夜里久无人声,只听得仿佛有幽咽的哭声,这是一直没有出现的儿媳在悲泣。则诗人一夜难安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天明时“独与老翁别”,老妇真被抓走的结局也不言自明。与“三吏”“三别”的其他各篇不同,此诗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诗人自己的议论和感慨,但是余味无穷。王夫之曾称赞崔颢的《长干曲》“无字处皆其意”,这在运用对话的民歌体抒情小诗里可以做到,叙事体诗就很难达到这一境界。《石壕吏》却通过客观地记述一个老妇的对话,包涵了文字所没有表述的许多内容和万千感慨,使对话所涉及的若干人物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可见杜甫对于民歌创作的神理涵咏之深。不过《石壕吏》在杜甫的新题乐府里仍然是一个特例,它是杜甫善于实录亲身经历的长处与特殊的生活机遇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篇杰作。
3前出塞九首(选一)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这组诗用乐府旧题,共九首,各章意思前后相承,以一个征夫的口吻,自述其出征后十余年的战斗生活。评论家一般认为是写哥舒翰征吐蕃一事。但从涉及的范围来看,几乎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全部内容。所选系第六首,纯为议论,表达了杜甫对于战争目的和民族关系等根本问题的正确见解,见识远高于当时所有的边塞诗。
杜甫较少写乐府旧题,但是从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他是深知乐府民歌的创作神理的:拉弓要拉强弓,用剑要用长剑。射人先射他骑的马,捉贼先捉他们的王。四句都是谣谚式的比兴。挽弓、用剑、射马都是用战争中的最典型动作强调:要取胜应该用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引出“擒贼先擒王”这一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警句。擒王则贼众自然投降,这是解决战争最彻底的办法。仅此四句,也可当一首北朝乐府风味十足的民歌来看。
但杜甫的高明更在于从“擒贼先擒王”再加引申:擒王则可避免滥杀无辜。那么这就是正义战争的主要目的:尽可能减少杀人,尊重各国疆界。只要能制止侵略,哪里在于大量杀伤?人类的战争虽然不可避免,但只有掌握这一根本的原则,才是仁者无敌之师。因此杜甫这首诗的意义不仅在于反对当时的穷兵黩武,也适用于古往今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一切战争。能够立此警策,方称传世名作。
4《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