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坚信要坚定自我,同时一再高呼个人意志,甚至以此来鼓励周遭的朋友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然而,在日常决策中我们真的能做到对自己坚定信念、寻找自我吗?答案是否定的,由于种种表面上的诱惑,人们往往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甚至在理性思考后感到不可理喻的错误决定。
1诱饵扰乱决策
人们在购物时很自然的会陷入到对比的思维模式中,对比价格、品质、品牌、美感等等。聪明的商家深刻理解这其中的非理性因素,因此通过对商品各属性、结构的设置,引导顾客陷入商家早已预料到的非理性行为之中。
举个例子:对《经济学人》的一次定价与销量占比如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印刷版无人购买,既然没有需求,干脆去除这一选项,第二次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对比两次实验,我们发现人们做出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偏差。原因是在第一次试验中,人们很显然把注意力放在电子版+印刷版,和印刷版之间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价位相同时,马上选择了前者。
而第二次实验因为没有印刷版这一选项,所以人们在做决策时只能凭借自己的需求以及价格接受程度进行判断。
诱饵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旧选项更有吸引力。如第一次实验的第二个选项就是当诱饵用,迫使你选择第三个选项,当然,这也是商家希望你做选择的对象。
如果想摆脱诱饵对自身的干扰,建议在做决策时回归到自我的原点,厘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由于需求而进行相应行为,而不是放纵自己被外在表象所迷惑。这种警惕性不仅适用于购物过程,日常一切决策都要坚定这一基本信条。
2锚定效应随时都在发生
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举个例子:
有个教授在一次实验中,先让学生写下各自社保卡号码的最后两位数,紧接着让他们分别猜测巧克力、红酒等商品的价格,令人惊奇的是,写下的数字越高,对商品的估价也越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某件事物的评判总是受第一印象、过往经验的影响,这种第一印象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然而自己却总是处于不自知的情境从而影响后续的观点。
所以我们更应该审视一再重复的行为和观念,如果总是“想当然地”不加思考,必定陷入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中,那么你的思维系统永远得不到升级,你的行为方式永远得不到优化。这同样适用于职场技能、社交、婚恋等情景。
3促销让你失去理智
买一送一、全场半价、充多少返多少,这一类的促销字眼相信你我都没有少见,但是我们也深刻的体会到,有时我们明明有目的性地出门购物,然而实际上却“疯抢”了我们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而原因仅仅是因为便宜或者免费。
在理性状态下,我相信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观点是:永远不为没用的东西付费,哪怕是免费的。但当我们身临其境,看到促销的字眼,以及因此而制造的排队疯抢场面,莫名其妙的你也深陷排队抢购的浩瀚大军之中。
每一次交易,多思考一下本次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不利的一面。打折虽然表面上节省了不少钱,但是单纯从金额与自己享受到的实用性与享受性相比到底值不值得。而不要陷入本次金额与平时金额的数值对比当中。哪怕免费赠送的产品也得多加警惕,因为他虽然没有占用我们的金钱,但是否在时间、空间、精力上对我们产生不必要影响。
4情绪影响你的判断
我们都听过的一个说法是:在愤怒的时候不要做决定。原因很简单:所有人都会低估亢奋情绪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我们大多数人都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评价,内心坚信着自己了解自己,熟悉在不同情绪下自己会做出何种反应。而科学实验的结果却与此大相径庭。
例如有个案例中,年轻实验者在性兴奋状态和冷静状态下对有关性偏好问题进行回答。结果显示,实验者在性兴奋状态下比冷静状态下更愿意施行非正常性行为(高出72%)。
所以为了在根源上减少情绪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1、要认识,并且承认情绪的影响力(承认自我行为会受情绪影响)。
2、在亢奋之前,通过预测后果,压制不良情绪的产生。比如在与伴侣争执中,应及早预测到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自己以及对方情绪上的亢奋,为了减少亢奋引起双方的不理性行为,必须停止当前的沟通方式。
3、最后,即使明知无法阻止自己的情绪,也请为最后可能引起的后果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