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与家族、氏族
高二六班37号周昊坪
家族与氏族是差序格局衍生出来的产物。
在西方社会里面有团体格局,而在乡土社会里面的“家族”便是差序格局里对人类社群的概述。因此,“家庭”和个人的差序格局一样具有伸缩性,仅仅夫妻二人可以为一家,有公婆儿媳也能是一家。由此可见,“家”在乡土社会的伸缩性的体现不单只在人数方面,也体现在家庭的结构上。可这与人类学上“家”的定义是形成冲突的,在人类学上,“家”是一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虽然说在任何文化之中家庭被赋予的功能都不仅如此。)在乡土社会里面,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也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国家”这个词语,也有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概念。从这我们可以明显的体会到,差序格局的伸缩性是多么的恐怖,收缩的时候可以只顾一己私欲,而延展的时候可以顾及整个民族。
家族形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变成了氏族。为什么乡土社会里面是父系氏族呢?我觉得有两点主要原因。
首先,家族里面的纵向发展是主轴。我们自古以来便注重传承,所以在家族之中父子之间,婆媳之间的联系比夫妇之间的联系有时更为密切。可以说是一个棉絮性的事业社群。这点与西方社会大相径庭,西方社会以夫妻二人之间为主轴的家庭更为常见和普遍,儿女长大之后就自己组建自己的家庭,所以在西方社会的概念里面,“氏族”一词比较模糊。
然后就是男女有别的问题了。在21世纪以前,没有人能直接体会两性之间的差异——似乎这生理上的鸿沟自人类产生之时便不可覆灭(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在乡土社会中这成为了一个大的阻碍。男性更为强壮,更好生存;女性更为灵活,思维更加复杂。因为生育,男女之间必须结合。为了避免麻烦,身体更为强壮的男人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为了维系乡土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下打压女性,同时在规则之下,人性也同时被抑制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全扭曲了人性),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乡土社会,这样的决定也不能说不是一个良方。久而久之,制定规则的男性取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于是父系氏族与父系社会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