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若不是看到母亲买回来的汤圆,我却不知年岁已到冬至。民间有俗,吃过冬至汤圆便长了一岁,恍惚中一年又终了,生命年轮又添了一圈。看到汤圆在锅里浮浮沉沉,便想起去岁冬至自己在学校守着一锅汤圆浮浮沉沉的光景,彼时甚至写下了“你要问那年岁在哪?那年岁就在等那一勺清粥沸腾的间隙里,在等那一锅汤圆浮沉的间隙里,在日与日,节气与节气的交替里。”之句,现今看来也是好笑,活脱一个大吃货的样子。
在外求学四年,冬至自然是无法在家过的,但冬至丸却总是少不了的。四年大学的冬至日,都是自己买了汤圆煮上一锅,四年之间煮过四次,从四人食到一人食再到两人食,煮汤圆的时光却始终是一个人的温暖时光。看着白白胖胖的汤圆在滚汤中浮浮沉沉逐渐膨胀,期待着它们入口时的滑嫩软糯,以及期待着食客们的满足神情,是这一小段私人时光里最温柔的存在,也是这个节日最温馨的回忆。
及至汤圆入口,感受那一颗颗滚烫的软绵绵的“白胖子”,又会念起家中的汤圆味道,念起家中此日此时景象,便也似在家中过了一个冬至日了。从煮汤圆到汤圆入口,仿佛是完成一个神圣的仪式,这个仪式中有倍思亲的情绪,也有与过去告别并投入迎接新岁的喜悦的意义所在,仪式之后才会真真切切感觉一年终了,收拾起旧岁糟心继而往前走。
四年里四个在他乡度过的冬至,除了一锅自己煮的汤圆,亦有一群宛如亲人的家乡人。每每到了冬至,便是我们这一群家乡人最重要、盛大的节日。从十二月初即开始策划协商,准备筹谋,直到冬至晚齐聚一堂欢庆过节,一群家乡人自发组织一场晚会亦甚是不易。然而却是这个不易的过程,让这群家乡人收获欢乐,更为团结。从第一年参加,到第二年参与,第三年第四年的旁观,逐渐才明白冬至节的意义——是去旧迎新,是薪火相传,是家乡与他乡借助节日跨越空间的交汇。而今我已回到家乡,嗅着空气中那熟悉的祭祖时的香火味纸钱味,却原来仍是家乡的节最有节的样子,也是在这种时刻,才能在这个飞快变化的小城里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根源。
“冬至丸”下肚,这一年,许多纷乱,许多变故,许多情绪,不舍的不甘的糟心的,终究也是了了。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否极则泰来,辞旧便迎新。
是日冬至,长夜如冬,白昼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