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会在生命的某一刻,突然感到一阵恐慌:我都已经这么大了,生命都已经过去一半了……这时候心会一沉,周围的景物变得异常尖锐。仿佛是穿过大雾突然看清一切的时刻,在此之前,未来只是白茫茫中的远方,而在此之后,一切赫然清晰了,只剩下目力可及的终点和可以步行丈量的距离。
那样的时刻可以称作生命的转折点。人是不会老的,除非感觉到生命的终点赫然可见。当所有迷茫的可能性被缩减为确定性,人心会在那一刻苍老起来。
我要和猎户座一起打猎,
在幽暗夜幕下潜行,
我要骑在飞马座背上,
去捉一缕金色阳光。
……
特利萨·海涅的诗会让我们仿佛刹那间回到童年时期,那时我们向往所有冒险、所有奇幻国、所有天空之城、所有风之彼岸、所有宇宙传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向往遥远。越远越好,远到想象不到的地方。
而我们之所以向往遥远,是因为遥远本身扩大了生命的长度。我们期待未来去到那些地方,发生那些丰富多彩的故事,生命就好像是现状和遥远期待之间的连线,从这里到那里,从大地到星空,早晚有一天我会过去,那么远,那么长。
可是当想象之国消失的时候,你看到周围现实中一个个磨人的真实目标,你会惊觉,生命的长度也不过就是从这张桌子到那张桌子。那是一个从想象之国醒来的过程,充满唏嘘和不甘心。原来故事中的奇幻冒险都是骗人的,生活中没有云朵的城市和友谊灌注的历险记,只有门当户对、蝇头小利和裙带关系。这个过程会让很多沉迷于书的孩子充满痛苦,甚至难于在生活里安定。推动他行为的往往不是生活中的利益细节,而是曾经到过的梦中国度与现实的冲突。
那么是不是不读书反而好些?如果没去过天空中的旅行,是不是可以更容易适应生活?从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你的生命范围也就小成了一团。你的一生的广度,是你身体与心灵能够到达的世界之和。对多数人而言,儿时的想象可能就是一生能到的最远的地方。生活已经如此局限,如果连想象之国都不曾到过,那生命也不过就是方寸的距离。
在仍然有无限可能的时候,让孩子多些想象和向往吧,别让未来和生命一眼看得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