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是什么?
作者在自序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中写到这样的一句话:“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我们阅读的目的,大部分都是为了改变原有的认知,或者是更新迭代认知,进而做出选择,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谁突然醒悟了,变了一个人似的。这其实就是一种觉醒。
我回想了一下,这29年来,我的觉醒。因为认知改变,做出来哪些对我影响深远的决定,继而影响了我现在的生活。
高中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职业学校和高中之间犹豫,最后选择了高中。在高三时,又奋发图强,以破天荒的高分顺利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又认真备考,又顺利以高分的成绩考取编制内的教师岗位。工作后,又继续努力进修。在六年的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小成绩。
综上所述,我所有的改变,都是源于我不安于现状,努力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内心呐喊。现在也依然如此。
二、我是谁?
从大脑的角度出发思考,我们可能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才导致问题重重。
书中提到我们人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图片上可以看出,我们理智脑的年龄类比较少。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认为的很多决策,其实是由我们本能脑和情绪脑决定的。那我们学习三重大脑后,要更多地深入思考,三重大脑都要充分利用起来,为我所用。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怎么去?我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也是这种不断反思的能力,促使我这几年来,都在制定阶段性的计划,并持续去完成。
我是谁?我把自己分成以下几个角色。1.职场上,我是一名地理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地理学术上更专业,精通中、高考地理。于是我每年的行动是都是在了解最新的中、高考中讯息,并保持持续的刷题,备课。还在课余进行课题、论文研究、钻研。勤奋、好学是我的有点。在班主任德育上,我的优势是平易近人,容易理解学生。因此和学生相处比较愉快,也更有利于我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找到目标,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是我的使命。也努力在德育上钻研,努力想开展相关的德育计划,并积累成果。2.在生活上,我是自己的导师。我想变得更强大,更自律。我读书、写字、锻炼、看世界,与人交往,增加自己的见识,改变认知。3.在家庭关系中,我还是家人,平时关心家庭。
三、元认知是什么?
元认知其实就是一种反思能力。作者进一步说明:“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我联想到了一些曾经自身的经历。我有一次去参加比赛,这个比赛是我主动争取去参加的,不是被安排的,目的想提升自己大赛的综合能力。在比赛前,我认真研究了选手和自己的实力差异,并针对自己的强项,进行训练提升,还找了同事进行指导,不断磨练,反复试教。在自己训练了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准备上场比赛。结果在比赛时,强中更有强中手,我惨败了。当时在场上,我情绪低落,沉浸在自己失败的低落情绪中,不能自拔。在潜意识中,我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但是下场后,人群散去后,我忽然顿悟,其实没有人像我那样这么在意这件事,除了我自己!我突然又觉醒了,回去的那天晚上,马上写下这一次比赛的经历,并认真反思总结。第二年,再次参赛时,我果然比第一次有了长足的进步。除了有经验的增长外,其实更多的是,自己的反思成长。
我们所有人的进步,都源于对自己的认知觉醒,进而做出实际的行动,继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