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文字,与他本人的话风,是十分合一的。如果你喜欢他的主持风格,那么自然而然的会拥抱他的文字。相比之下,书更显得纯粹,剃掉了镜头下那些娱乐的成分。
像我照片中的,周末的下午,我消遣了1罐RIO,几把瓜子,和蔡康永的3本书。这次是重读这3本书了。缘起于各大公号都张贴着“康熙走了”类似的文章,激起了我以素人的角度,对作家蔡康永的回味。
第一本,《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咳、咳,这本书当然不是只讲同性间的爱情,但也有不少涉及。从一个同性恋的角度,去描述别的同性,是最初让我好奇的点。但读过之后,心理有了其他思考。你想没想过?不管你将来是做妈妈还是爸爸,假设你的孩子性取向是同性,你该怎么做?这世界上的大多数同性恋,都会被不公平的对待,比异性恋来得艰难。你的小孩在一生中都可能遭遇嘲笑、谩骂;会被或明或暗的排挤、歧视;会被不公平的对待,被剥夺很多机会……你作为父母不会心痛吗?反正对于我来说,不管他性取向如何,他都是我的小孩,我会一样的爱TA。就算全世界都讨伐TA,我也必须以一个妈妈的姿态去认可和保护。我甚至会变成一只凶悍的母兽,保护幼崽一样的撕咬进攻者。
对的,看了这本书这就是我的想法。尽管我还没有小孩,可是,我可以从包容和爱别人的小孩开始对吧?我们本身就该包容和爱这些性取向与自己不同的人啊。营造一个更宽容以待的环境,等到我们的小孩出生了,不管TA是谁,都能开心安全的生活了。
如果你对同性恋有偏见,可能与歪曲的认知有关,那就很适合看这本书。让你不再妖魔化人家,看到他们美好的感情世界,看到原来爱情并没什么不同。不管你会不会彻底的反转思维,至少会对同性的恋人们心存一处柔软,不再剑拔弩张。那对于看了这本书,还是仇视同性恋的人呢?你再好好看一遍吧。
接下来是《LA流浪记》。
这本讲述的是蔡康永在美国求学的时光。记录了一些有趣的人,有趣的见闻。他在节目里几次提到,其实他曾立志做个好导演,却歪打正着的以主持人的身份火了起来。火起来很好不是吗?多少人求而不得,也许他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说漂亮话吧?但看他把求学电影制作专业的过程写成了书,并且笔调平实,不刻意取宠,这种诚恳,的确使我相信他最初的梦想并不是做娱乐界大咖。书的封页内有一行:“蔡康永觉得不像样的学校拿来谈恋爱也不错,拿来念书就很错。”这句话真是直指着我的内心,也不知替多少人说出了心声。读过这部书两次,我觉得其生命力来自那句封页上的结束语:“蔡康永,常常想起很多人,然后,就微笑了。”
如果概括一下这本书值得推荐的理由,那会是:记录追求梦想的一小段征程,不管能不能实现;记录那些短暂相伴的人,即使此后的人生他们难再重现;记录并爱着曾经青葱笨拙的自己,哪怕在变得成熟事故之后。
还有《有一天啊,宝宝…》
这本书我一直作为床头读物,类似朱德庸的漫画《绝对小孩》,好比几米的漫画绘本《世界别为我担心》,和已经大名鼎鼎的《小王子》。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种心灵鸡汤,那它至少是鸡肉炖出来的呀,不是鸡精。这些像是写给小朋友的文字,其实都是属于成年人的童话。让你把自己成功的武装到八面玲珑时,偶尔的探望一下初心。让你知道追求幸福这件事,在技术实现上并没有什么难处,就好比天空蓝,花飘香,鸟惊飞那么简单。
这本书口吻上,是写给小S的宝宝的,那时小S正怀孕着呢。要让一个小生命来到人间,写一本人间指南给她,是一种呵护,也是一种经验分享。她有她的选择,不必照做,只要无聊时候扫几眼,万一有点受益,不是很好吗?
这本书值得一读的原因像是这样一种比喻:“我的驱壳里面,住着一个好奇的小孩。我表现稳定,但TA的可爱与顽劣,懂事与捣蛋……那些互相矛盾的特质始终抗衡着。我慢慢、慢慢的也许就活了八九十年。这个过程里,要照顾好心里的小孩,善待TA,让TA的好占上风,不把TA的坏逼出来招摇。就算我头破血流,也要让TA感到幸福。”
蔡康永还有一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很好看,想不起我买了看过之后,被哪位朋友借了去。如果你是个想修炼情商的直肠子二货,这书太管用了,会像我一样读的如饥似渴。平时听人家讲为人处世之道,有一种“道理我都懂,可是然并卵”的感觉,脾气上来,依然放大炮轰人。这样得罪人的事没少干,常常后悔自己太傻缺。这书在某些程度上让我进步了,尽管我依然“傻”,却真的不“缺”了。更好的一点是,这书并没有鼓励我去做一个左右逢源的马屁精,带着面具与人来往。蔡康永的字里行间,始终赞同着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真诚。
推荐理由:作为娱乐节目的主持人,难免的抖一下包袱,制作些聪明讨巧的笑果。而在书里,这些都筛出去了。蔡康永依然发挥着会说话的本领,但深究其根本,是因为他懂得做人。为别人着想,会说话,并不只是自私的为了自我保护,而更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使自身变优秀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