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婴儿是极具脆弱性和依赖性的生物。婴儿没有配备高级的神经系统,去应付出生之后来自身体的、情绪的以及来自子宫之外的各种挑战。为了生存,他们需要好“强壮而智慧的”他人的保护。除了身体存活,婴儿还需要依恋的对象来帮助他们形成并保持有关自我的稳定的参照点。
实际上,这个婴儿需要的“强壮而智慧的人”,是他们的重要养育人,就是他们的父母。但许多的父母往往不是强壮而智慧,甚至是懦弱而愚蠢的,所以就无法形成自我稳定的自我参照点,这便形成创伤。
因为无法形成稳定的自我参照点,没有稳定的自我,就无法形成稳定的情感调节能力,不容易跨过情绪去直接满足需求,于是便发生内耗。
婴儿的心理命运(安全感的缺乏)很大程度上依赖婴儿最初的关系是否能够成功的调节他的情感。从这个角度,适应性的依恋策略可以看作是情感调节的策略,并以基本而普遍的方式塑造着自我。
所谓的调节情感的能力,即是情感的依恋体验得到满足,他具备跨过情绪去满足需求的能力,很不容易在情绪的表层进行按摩和满足,自然就成长的快。
伯温定义了咨询师的人物:“我们的角色就是准许患者去思考那些父母曾经妨碍、禁止他们去思考的想法,去体验父母曾经妨碍、禁止他们去体验的感受,去考虑那些父母曾经禁止他们审思的行为。”
言简意赅的说就是允许他们去探索,允许他们得到理解以及被认可,被看见。
一、情感调节和依恋策略
而后婴儿记录到内部的将会是一种本能的内脏感觉,那就是与他人的联接可以是放松的、舒适和愉悦感的来源。同时被婴儿记录下来的还有关于自我的感觉——自我是好的,是被爱的、是被接纳的、是有能力的。
事实上,我很多年前就感觉自己腹胀,就是身体已经饱和了,但是嘴巴一直再吃,好像通过吃在抵御一种内在的匮乏和恐惧。而最近在跟朱老师交往过程中,他给我了许多安全的母体依恋。然后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我开始真诚的面对自己的身体, 我觉察到:我根本不需要吃那么多东西,这是身体的需要,所以我跨过恐惧和匮乏的情绪去满足身体的需要——我不需要吃那么多东西,然后身体是很舒服的,而认知的痛苦,随着身体的舒适,慢慢就消退了。
原发性依恋策略——是进化的结果,是生物学上预定的程序。
继发性依恋策略——婴儿会调整他的依恋策略,来适应(不安全)照看者特定的脆弱:这样婴儿会发展出继发依恋策略,表现为依恋行为系统的降低活性或者过度激活。
一般来说降低活性发展出回避型依恋,而过度激活发展出矛盾型依恋,而两者的冲突发展处混乱型依恋。
过度激活强化了个体的无助感,妨碍了将关于自我或他人的积极感受加以整合,至少有以下两点原因:
1、这些积极感受可能带来降低依恋系统活性的风险,而这是他们情绪上赖以生存的系统。
2、过度依赖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反而容易激发起他们原本无意识中千方百计要避免的抛弃感。
实际上,我能跟我媳妇结婚,很大的底层逻辑是因为她安全,她不会抛弃我,而且给了我高自尊的体验。
父母的影响在于情感镜映的品质,在于通过传递共情性理解的反应来“容纳”孩子痛苦的能力;在于应付的能力;在于对孩子正在形成有意图的姿态有觉知。
我最近跟孩子相处的能力明显的增强了。昨晚女儿跟儿子吵架不可开交,俩人哭的跟泪人一样,我觉察了一下——我可以容纳孩子的痛苦了,我想这是他们探索外部世界需要的。
SCHORE这样定义依恋:一种“情绪的双向调节”,强调健康的发展取决于关系是否为孩子的情绪体验留出空间,并且帮助孩子明白这些情绪体验的意义——或者,在心理治疗中,则是指患者的情绪体验。
故事的话,可能跟我最近觉察自己身体有关:身体其实承受不了喝那么多的酒,但是喝酒发泄情绪是大脑的需求。一方面身体不需要,另一方面大脑非常需要,于是大脑得到兴奋,但是身体越发沉重,于是非常痛苦。我在觉察身体过程中,我发现身体不需要喝那么多酒,不需要吃那么多饭,于是我开始满足身体的需要,而不是满足大脑的需要即情绪的需要。这时候,轻松感就产生了。大约是这个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