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我感觉有点标题党的意思。但是我确信,我心即世界—但我心只是我自己的世界。
这个感觉的来源,一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事儿,二来源于最近在读的《传习录》。
或者下面的文字根本就是王阳明的心法,那就算 “为往圣继绝学”吧, 如果跑偏了,就算我头上好了。
过程是这样的,那天送女儿去上学,忽然发现路边的桃花开得正艳。看起来应该开了很长时间了,我竟没有发现,不禁感概自己的迟钝。 这时,想起传习录中的一个故事,王阳明讲到他的心学时,讲到一个例子:“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路边的桃花对我而言,也与之类似,花就在那里,但我心中无花,我就真的没有看到眼前这灿烂开放的桃花。
虽然唯物主义教育我们,世界是客观的,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去受限于我们的认知,我们又何曾真正看到过世界的真实面目?
一方面,我们都在盲人摸象,每个人感知的世界都只是自己认知的世界,而那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面对同一个事物时,心境不同,看到的也不同。
同看一树梅花,陆游吟出的是“己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毛泽东唱出的是”己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辛弃疾,少年时“为赋新词强说愁”;长大后,却是长叹一声,“天凉好个秋”。
中国传统文化中,感受事物的是心。心犹镜,心中的世界只是世界在心之镜上的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心中的世界才是你的世界,故曰:我心即世界。
《传习录》上说,“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指王阳明)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这就是王阳明的格物精神,探究万物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使“心之镜”明,从而万物在心中形成准确的影像。
那么,扯这些干什么?
如果我们认同这一点,我们就得到一个认知,我们心中并没有世界的真实。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会有一个警惕,我们了解的,不是全部,也未必真实。
这样,我们就在面对问题时,除了仔细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边界条件外,我们自己以及相关方的认知,也会做为一个因素,进行考量。
我们即要认真的剔除自己的主观认知对事情的扭曲,也要了解对方“心灵之镜的”明与昧;如果你是心理学高手,你可能还有手段有意扭曲一下对方的认知,给对方稍稍变形的世界。
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世界也时时需要自我有意识的改造一下,为“心之镜”涂上瑰丽的颜色,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更有味道。
茶变成茶道,一斟一饮中,自有怡然自得的神采;食变成艺术,几味精致的小菜儿,将远胜奢靡的珍馐;路边的小花幻化成诗歌,则以足以匹敌域外的风景……
我心即世界,这时,你心中将既有一个清晰的世界又有一个从容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