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费雪是非常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他一辈子研究物理。但是他是一个科普爱好者,喜欢写非常简洁的文章给大家,在这本书里边他没有用到任何数学公式,但是把博弈论讲得特别妙趣横生。
博弈论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呢?你看它封面上画着三个手势:石头、剪刀、布,英文书名叫Game Theory in Everyday Life。就是我们怎么跟他人互动,怎么去玩游戏,怎么在博弈当中获得胜利。
最简单的例子:兄弟两个人要吃蛋糕 ,怎么分这个蛋糕比较合理?分得不小心,哥哥说我拿得少啦,弟弟说你拿得多啦,然后两个人开始吵架。博弈论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哥哥负责切,弟弟先选。那么哥哥在切的时候,一定会尽量把它切得大小均匀,因为他后选。你看就引入“先切后选”这么一个小小的方法,争端就减少了很多。
这只是最简单的一个举例,你再往后听你会发现,就切蛋糕这么一件事都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现实情况下,可能不是只有兄弟两个人,还有其他更多的人;可能要分的不只是蛋糕,还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
博弈论是20世纪40年代被提出来的,然后开始火热。火热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事实能够证明这一点:有五位获得诺奖的博弈论研究者被美国国防部聘请为顾问。国防部不会请所有的经济学家做顾问,他请的一定是那个对他们有极大影响的研究方向的专家。他们认为博弈论对于国防部的研究影响很大。
这个作者有一天在他们学校里边喝茶——英国喜欢喝下午茶——就听到一个教授在那边喊:谁把茶勺给拿走了?就是公共茶勺被人拿回家了。然后作者就说:到处都是博弈论。这么一个公共茶匙会被谁拿走的事情,是一个典型的公地悲剧,也是博弈论研究涵盖的范围。因为茶勺是公共的,学校出钱买,没有人会为它负责,最后的结果就是它会被拿走。
博弈论的前提是你得承认人性是自私的,你不能够简单地通过“我们把大家都教好,大家都不要拿”就解决了。你需要设计一系列方案,一系列博弈手法,来让自私的人性相互制衡,最后达成一个对大家都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值得一学的。
首先最有名的博弈论的命题,叫作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命名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阿尔伯特·塔克。
什么叫囚徒困境?这两个人犯罪了,被抓到警察局,如果谁都打死不承认,就是说我什么都没干,那么充其量两个人各判两年。因为你没有更多的证据,就只能判两年的轻刑。这是第一种状况。
但是警察局长很聪明,他就跑来跟这个人讲:你那个同伙很有可能就会交代,我告诉你,你最好也交代。为什么呢?如果你交代了而他没交代的话,那么他要判十年徒刑,你无罪释放,立刻就走。
同样的话局长也说给了他的同伙,所以同伙也在考虑:我如果交代了,我可以立刻被放走;我如果不交代,而他交代了,我要判十年徒刑。
这是他们的两个选项,那么两个人都不交代,两个人都是两年;要么一边判十年,一边无罪释放。最后两个人会做什么选择?大部分情况下两个人都会选择交代,我检举他,他检举我,最后的结果是至少各判四年。
那你说为什么两个人都非得交代呢?假设你是其中一个囚徒,你想想看你交代不交代。如果对方不交代,你交代了,无罪释放;如果对方交代了,你也交代了,也才判四年。但如果对方交代你打死不交代的话,你会判十年。因此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这两个囚徒并没有余地去做那个对他们最有利的的选择,往往都是两个人争先恐后地交代,然后各判四年。这个就叫作囚徒困境。
它为什么是一个困境?因为并没有达成它可以获得的最好的状态,双方产生了博弈。囚徒困境在生活当中多吗?太多了,比如说追女生。这个作者就讲,他小时候跟他弟弟同时喜欢上社区里一个新来的小女孩,然后两个人都跑到小女孩面前去说对方的坏话,最后的结果是两个人谁也追不到。这也是囚徒困境。
还有一个就是当年死海古卷的保护。考古学家发现贝都因人生活的地方有死海古卷,很珍贵的文物,就开始向那些牧羊人收购这些古卷,说如果你有这整张的纸,你卖给我。后来竞争变激烈了,说你有一个碎的小纸片也可以卖给我。结果你猜怎么着?很多牧羊人找到死海古卷以后,撕碎。因为撕成一小块一小块卖的钱更多。他们这种争先恐后收购、试图保护古卷的行为,反而导致了大量的古卷受损。
还包括现在最火的碳排放的话题,谁先带头把这个碳排放降下来?好,我们降,我们降下来 隔壁国家不降怎么办呢?隔壁国家如果搭我们的便车,我这边降低了,他那边烧,那他财富增加得比我快得多,我这边成本高了很多怎么办?这时候该怎么样带领全世界的人走出囚徒困境,让各个国家的总统总理们能够理解囚徒困境对所有人都不利,这都是博弈论所要研究的方向。
这里边要提到一个人,大家看过一个电影叫《美丽心灵》吧?那里边的男主角叫纳什,纳什是诺贝尔奖得主。他1948年进普林斯顿读书,申请硕士学位,推荐他的教授写的推荐语只有一句话:这是个天才。他研究数学,研究逻辑学,他认为最让他疯狂的就是逻辑学这件事。他后来得诺贝尔奖也是因为研究逻辑学,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
什么叫纳什均衡?就像我们刚刚讲的那个各判四年的状况,那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定义就是:在任何竞争或冲突中,如果各方不愿或者无法沟通,就至少会有一个纳什陷阱等着请君入瓮。那两个囚徒他没法沟通,他们俩在不同的房间里边。所以你知道审犯人的时候,为什么警察的第一招就是先分开、先拉到不同的房间去?因为这样就阻断了他们的沟通,就一定会有一个纳什陷阱在等着:双方均已选定一种策略,任意一方独自改变策略将会使情形恶化。假如这两个人是惯犯,在进去之前都已经商量好了,说如果抓住的话打死也不承认,这样的话咱俩都是轻刑。但是如果有任何一方改变事先约定,都会使得情形变得更糟糕,这时候他们就进入到纳什陷阱当中。
在各方都选择了同一策略的情形下,没有一方能够通过独自改变策略而获益,此时的策略搭配和后续结果,就构成了纳什均衡。就比如说有一方招了,然后你说我坚守,我不招。你不招,你判十年;而对方招了,对方获益,零年。这时候就是陷入纳什陷阱当中,同时达成了一个四四的纳什均衡,没有人有动力再去改变。
山路堵车也是一个典型的纳什均衡。我去年去林芝,走那个国道,那是非常美的路段。但那个路段太容易堵车了,只要有一辆车想要占道超车,完了,你就会发现那个车长串地堵在一起,甚至连让的机会都没有。就一定要找到一个第三方,这个第三方就是警察。要警察大老远赶过来协调,才有可能疏通,否则就会长期地堵在那个地方。为什么呢?假如有一个司机说我愿意让,你愿意让的结果就可能导致你永远也走不了。然后那边的车很多,源源不断地过来。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令双方可信的第三方出来调解,大家就会陷入在这个纳什陷阱当中,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纳什陷阱,还包括离婚。有生活经验的人会知道,离婚这件事发展到最后往往就是争财产。一开始大家都不这么认为,开始离婚的时候大家都会说,钱我不在乎,都给你都行,我走了。
结果发现对方真的都拿走了,就开始生气,说凭什么你这样对我,我不蒸馒头争口气!然后就开始打官司,不断地折腾。最后你会发现大量的钱用作了律师费,用作了消耗的社会成本。原因就是双方各不退让,不愿意妥协。一开始的姿态都很好,但是由于一方做的让对方不满意,激起了对方的恶意,开始大量地争执,最后陷入到一个纳什均衡当中。这就是为什么离婚会成为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那这个书里边作者就讲说,如果你希望在离婚当中不要有那么大的伤害,各让一步。就是如果双方都能够像山路上那个开车的人一样,说我自觉地让你先过、你自觉地让我先过,这时候双方妥协对对方的收益更大。但是往往大家不愿意妥协,因为我生气,我觉得我吃亏了。其实你吃这点亏,也比你连着打三年官司吃的亏要少得多。但是因为人们的这种情绪和不同价值观的选择,就会导致我们很容易陷入纳什陷阱。
那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分两步。第一步是找到方式达成协议,我们要在这个博弈当中能够达成协议;第二步,找到方式让对方不变卦。比如说,一开始大家约定好都不招,这就是一个协议;但后来有人变卦,你就受不了了。所以要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让对方不变卦有三个途径:第一个途径叫作改变态度。就是我们在博弈的时候不要有那种 “不蒸馒头争口气”这样的想法,如果你能够稍微成熟一点,能够把效用范围变得更宽泛一点,可能更容易达成协议。
第二个叫作诉诸善意的权威人士。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里边有人吵架,大家族里边这一家跟那一家吵架了,就会请两三个族中长老,围坐在一个大屋子里边开始讲理,跟今天的辩论会是一样的。其实我觉得我们家的民主氛围特别好,就是听老人家最后摆平,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这个叫作诉诸善意的权威人士。
第三个方法是制定能够自行运作的策略。就是设置一套能够自行运作的机制,不需要整天由长老出面来解决问题,这个是博弈论的重点。因为前两个其实都是教育工作,涉及的都是你的态度,你要信任。最后一个是不需要教育工作,你照着做就行了。
咱们的交通规则就是一套典型的自行运转的机制。很多地方不需要警察,只要有摄像头,交通就能顺畅地运行。所以重点就在于我们怎么样去打造出能够自行运作的策略来。
要解决囚徒困境,就要解决公平和正义的问题。这一章作者给它起个名字叫作“我切你选”,就是我们刚刚讲切蛋糕那件事。
人们对于公平和正义的需求,是一个天然的感受,甚至黑猩猩都能这样。动物学家研究黑猩猩,给它们分香蕉,他故意地给一些黑猩猩分得少,给这个两三个,给那个就分一个。竟然有的黑猩猩把那个香蕉摔了不吃,它生气了。我们以为说只有人才会在意公平,其实猩猩也在意。所以人们对于公平和公正的需求,是一个底层的动物性的需求。
而“我切你选”这样一个基本的管理方法,英文叫作mini-max(大中取小)。这个策略在什么情况下有效?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的始祖冯·诺依曼讲过,只有在零和博弈中有效。零和博弈就是这事咱们不会再创造更多的溢出效应,就是这么多,咱们怎么分吧。就比如说家里边分财产这种事,我不可能通过分财产这件事创造出更多价值来,要么我多,要么你多。这叫零和博弈。
在国际社会上,如果你是零和博弈的思想,那就是秀肌肉,看谁强大,然后讨论怎么分。但假如你能够有建设性,你说我们不一定非得把它靠分来解决,我们通过建设、通过获取更大的收益来解决,这时候“我切你分”这个方法,就未必见得有效了。
这里边有三大难题。第一大难题是价值观不同,就是我切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你可能喜欢奶油,而我喜欢蛋糕;或者你喜欢奶油当中有花的那部分,你觉得能够分到那朵花就够了,但是我不认为那个花很重要。这是价值观不同,不能够简单通过“一样大”就解决,生活就是这么复杂。
第二个是实际执行的问题。蛋糕你可以拿刀切,更多的东西怎么切?比如荣誉感、署名、职称这些东西,就很麻烦。
第三个难题是最后如何让这些人都接受这个结果。这三个就是我们想要保持公平公正最难的问题。
作者有一个案例特别逗。有一次他去晚宴上吃饭,最后一道是甜点,轮到他这儿的时候只剩两块蛋糕了,一块大一块小。他后边还有一位女士,然后他就展现绅士风度,把蛋糕交给那个女士,说您先选。他想观察一下这个女士会选哪块。结果她毫不犹豫地选了小的那一块——哎你看,这个跟我们对人性自私面的理解不一样。
他就觉得很奇怪,难道博弈论不存在了?他就问:您为什么选小的这块呢?女士说:“我觉得选大的有点不好意思。”各位请注意,这是什么呢?这个东西叫作效用问题。
什么是效用?你在一个十岁以下的小孩子面前,这个蛋糕所带来的效用就是吃,那就是越大越好越开心。但是对于一个正在减肥当中的女士,或者一个要显示绅士风度的男士来讲,别人怎么看你、别人怎么评价、别人对你有什么样的印象,这些可能比吃到多大的蛋糕更重要。所以尽管她的选法跟其他的案例当中的假设都不一样,但是博弈论依然存在。因为它的效用变了,这个美好的感受也成为了效用的一部分,因此那个女士依然是自私的。
各位能理解了吗?经济学最有趣的地方就在这儿,它怎么都能解释得通。为什么很多科学家把经济学叫作伪科学,就是因为你没法反驳,你只要说它不对,它就说那是不同的效用。它一定能够通过效用的方法来度量、来解释这个事情。这个很有意思。
那如果遇到更复杂的情况,通过简单的“分蛋糕”不能解决了,应该怎么办呢?这里边有一个方法,叫作有争议的部分平分法。
什么叫作有争议的部分平分法?古老的智慧当中,犹太法典《塔木德》、中国过去的寓言中都有这样的故事:大房和二房要分财产,大房坚持认为说我要分全部的财产,这全是我的;二房认为说我至少应该分到这财产的一半。那么请问,根据我们古老的智慧,她俩应该各分多少?
答案是不用算,大房75%,二房25%。你说这是为什么?过程很简单,就是首先看哪些是有争议的部分。有争议的部分是一半,因为二房主张只要一半;另外一半是没争议的。没争议的先分给大房,剩下的一人一半,所以大房75%,二房25%。
大家不要觉得太简单,人类历史上大量分割问题的解决,都来自于这个公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讲过一句话,特别有意思。他是个谈判专家嘛,这一辈子就是在跟全世界谈判。基辛格说:你在谈判桌上能够获得多大的收益,取决于你一开始能够提出多么离谱的条件。就是你把那个争议的范围放大,最后你获得的东西会多一点。假如你像我们前面讲的那个二房,这么老实,说我就要一半,那你就只能获得这一半的一半了。
当然我不是想教大家变坏,不是让大家都变成那个特别野心爆棚的人。在后边你会听到:如果一个人总是用恶的策略对待别人的话,其实对他的博弈结果非常不利。这本书我觉得最阳光的一点就是:它整个读完了以后,你会发现做个好人是最好的,你在博弈当中反倒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
更困难的是三个人怎么分?就比如说三个孩子分蛋糕。现在好了,老大你负责切,切完了弟弟先选。麻烦了,老大很难切得三块完全一样,老二就占便宜了,因为老二可以选一块大的拿走。
这时候有办法:让第一个挑的那个人,或多或少你要切出一块来。这种规则也是有过的,老二先挑,挑好之后,好,忍痛切一块给你们拿走,然后剩下两个人挑。两个人中先挑的那个,再切一块拿出来。这个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分不完,很有可能永远都有一小块,都有一个极限点需要你去分。
还有一个方法叫作调整赢家法。调整赢家法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对于同一项资产,不同的人可能会定出不同的价值,假如双方要划分所有权,就可以动些手脚,让双方感觉自己都拿到超过一半的所有权,达到双赢的局面。而且不管是什么情境都能够适用,这个叫调整赢家法,双赢。
双赢局面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来自于大脑当中的幻觉。大家不要觉得这是骗人,这个在生活当中非常实用。
我有一次惨痛的经历,我成了调整赢家的受害者,卖了北京的一套房子。我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血来潮,三万一平米就给卖了。我记得很清楚,我和那个买我房子的人交接完了以后——之前我们俩都没什么特别多的沟通,只是说赶紧办手续——手续一办完,我们俩从交易大厅走出来,相视一笑。那人说:这个价钱以后在这个地恐怕是买不到啦!然后我说:房价也未必会一直涨吧。
这就叫调整赢家。我们俩被谁调整赢家了呢?被那个中介。中介给我做工作,说:完了,我告诉你,北京这房价都三万了,你放心吧,现在绝对是高点。被忽悠了,卖了。给买家调整的方法就是:这房子太便宜了,你赶紧买。所以我们俩最后抱着非常美好的心情达成协议交割了房子。现在那个房子大概十万块钱一平。
调整赢家这个策略在谈判过程当中肯定会有效,博弈的时候你要能够告诉大家说:这两块蛋糕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你这块上面有花呀,多开心,拿走。我们在对待小孩子的时候,经常会用这个调整赢家法,这是很有效的。
实在不行可以投票。就是大家说没法分了,投票吧。这也是一个公共决策的方法。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解决囚徒困境当中不好分、没法达到公平的问题。
那生活当中,你说光一个囚徒困境就已经这么复杂了,还有别的困境吗?生活当中至少有七大困境,全是逻辑造成的。这是逻辑所带来的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除了囚徒困境之外,我们下面来说其他六个困境。
第一个叫作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是指多人的囚徒困境,所有人困在了那个最糟糕的状况之下。比如说,有一段时间好多公园喜欢摆很多红雨伞,特别好看,摆了两个小时后消失了,进公园的人都把那个红雨伞拿回家。后来还有很多报纸报道出来,说为什么都拿回家?很简单,公地悲剧呀,因为这东西它没有主,不知道是谁的。
公地悲剧是多人博弈,这么多人陷入到一个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双方,公地悲剧是多个人进入,变成了公地,公有的地。公有的地没人管,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人的效用都下降。
第二种叫搭便车,它其实是公地悲剧的变形。比如你每天上班,有个同事跟你住同一个小区,说你把我捎上吧。第一次无所谓,大家关系挺好,捎上了。结果第二天捎人成了你的义务了,哎你怎么没等我呢?把你完全当班车这么对待。
对于他来讲,他会觉得说:你不拉我难道你就不开了吗?你把我拉上有什么不好呢?这叫作搭便车。往小里说,你觉得这事无所谓;往大里说,扔垃圾的时候,不交垃圾费的跟着一块儿扔,反正有本事你也别交垃圾费,咱们这儿垃圾堆成山。你受不了你交了,那我就跟着搭便车,最后的结果是交的那些人吃亏。
搭便车的行为要想解决,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让搭便车的风险和代价提高,就是想办法去惩罚那些搭便车的行为。让他意识到说,尽管你交不交这个钱都没关系,但是你也得交。这里边的那个下限在哪儿呢?在有效合作下限。搭便车的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个钱我不交也没影响,没有达到有效合作下限。在公司里边、小区里边、家庭里边、学校里边,经常会出现这种搭便车困境,所以我们需要提高它的代价,然后改变奖励结构。
第三个困境叫懦夫博弈。这个特有意思,懦夫博弈就是不退让的一方会获益的博弈。两个人狭路相逢,一个小胡同里边两个车顶在一块儿了。谁让?这边开始按喇叭,那也开始按喇叭,都不愿意退让。这个叫作懦夫博弈。
懦夫博弈就是看谁先服软,你往后退,行,你服软了,那我就过来,过来以后走掉,这个懦夫博弈才能够解决。能够解决的前提是你得往后退。我们在国际社会当中,经常会遇到懦夫博弈的状况,比如说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距离核战争最近的一次,美苏两国都要表现说我是义无反顾的、我是一定要打你的,你只要敢动我就一定打。这是很危险的事,都不让,怎么办?
作者说第一个方法特别有意思,叫作笑一笑。笑一笑就解决了。什么意思呢?对方过来一辆车,你这儿过来一辆车,他不让,你笑一下,你给他让了就算了,扩大一点你的效用范围。如果你的境界很低,你觉得只有优先通过这个胡同才叫赢,那么你就会发现谁也过不去;但是如果你有一点幽默感,你能够笑一笑,你会意识到说遇到了一个懦夫博弈,让开了,你会满足于自己的修养提高。
你看看,你的效用值是不是扩大了?一旦你的效用范围扩大,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变多了。这就是孔子讲的那句话,叫作“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你想做一个好人,你现在做了一个好人,你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多人不愿意做好人是因为老觉得好人吃亏,凭什么让我做好人?你看,当你说出“凭什么让我做好人”这句话的时候,就证明你并不觉得做好人是个好事。你觉得沾光是一件好事,就会陷入懦夫博弈,那这谁也解决不了。所以这是我们说第一个方法啊,你要学会笑一笑。
第二个办法,你也得经常调换自己的策略,叫作鹰鸽搭配效果好。我们经常说有鹰派、有鸽派。鹰派的特点是说打就肯定要打,老鹰要来抓你,就不可能放过你。如果你在国际上,或者你在单位里边博弈,你要显示自己是个鹰派,你永远是很刚硬的,好,这是你的一种策略。什么是鸽派?鸽子经常虚张声势,“哗——”俯冲下来,看起来要抓你了,“呜——”飞走了。因为他是个“鸽子”,他并不是个“老鹰”,他经常会吓唬你一下又跑掉了,这种是鸽派。鸽派就是可以征求一下诉求,一看不行,我就让了。
如果你总是鹰派,你其实会伤害自己,因为对方知道跟你博弈没有好下场,他跟你杠上就是危机边缘;如果你总是鸽派,被大家琢磨透了,说这人总是骗人,虚架子,不管他,也没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鹰鸽搭配。
第三个办法,在懦夫博弈当中,如果你对对方提出了威胁,有一个原则很重要,这个威胁要能够生效。如果不能生效,那就不是个威胁。这个作者说特别逗,有一次他在超市里边看到一个妈妈大声地吼女儿,有一个小女孩不听话在那儿玩。那个妈妈说:你快点给我过来,不然我就“宰”了你!然后那小女孩很淡定地讲:你最好这样做。这说明妈妈的威胁不管用,因为你怎么会因为在超市里边玩就把小孩子“宰”了呢?你不能够做出这种没道理的、虚张声势的威胁。
国际社会交往当中,我们说国际信用很重要。你如果没有信用,你想做出鹰的姿态,或者威胁别人的姿态,没人信。这都是我们在懦夫博弈当中要注意的东西。
古巴导弹危机最后怎么解决的?是因为双方都做出了更大的效用,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决定说我们可以选择别的东西,然后你把导弹撤了,我把驻军撤了,用相互妥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危机。
如果双方真的是不理智,完全没有其他效用引进的话,懦夫博弈经常会带来很大的伤痛。你看电影里边经常会有那个俄罗斯转盘赌,拿一把枪,啪一转,来,你来一枪。啪、啪、嗵! 死了。这是懦夫博弈中典型的悲剧。
第四个叫作志愿者困境。这个很有意思,简单地讲,就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肯定会牺牲,但是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所有人都牺牲。最标准的例子,看过《动物世界》吧?非洲大草原上牛羚过河的时候,河里边有很多鳄鱼,怎么办呢?那群牛羚都在河边犹豫不敢下,就得有一个牛羚率先跳进去,所有鳄鱼扑过来咬它的时候,其他牛羚赶紧过。那么谁来做这第一个牛羚?
我们在生活当中,其实经常会遇到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做自我牺牲的情况。你比如说发救济粮,你能看到在索马里这些地方发救济粮的时候,为什么有时候会排队、有时候会哄抢?这个跟第一个到达救济站的人有很大关系。如果第一个人到了那儿以后说,排队,我第一个要求大家排队,这时候大家容易建立一种秩序。
住在阿根廷火地岛的亚根印第安人,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志愿者困境中大家的心态,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这词叫作mamihlapinatapai,意思是“双方互望,希望对方去做一件彼此都希望能完成,但自己又不想做的事”。就是这么复杂的一个意思,用这么一个长的词汇表达出来了。这个词入选了1993年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因为它是所有语言当中最精炼的词。
志愿者困境应该怎么样解决?有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叫谢林,提出来一个概念叫谢林点。就是在所有这些志愿者困境的博弈过程当中,第一个牛羚为什么跳下去了?因为它觉得该它跳,它找到了那种该我跳的感觉。那些冲出来大吼一声、制止歹徒的那个人,也是找到了那种需要站出来那种感觉,或者是心理暗示。托马斯·谢林对谢林点的描述是什么呢?他说:每个人在面对他人期待自己怎么回应的期待时,心中所产生的那个期望。再念一遍,这话有点拗口:每个人在面对他人期待自己怎么回应的期待时,心中所产生的那个期望。
就是你在猜测对方对你的想法,然后你根据对方对你的想法的猜测做出一个判断,这时候你觉得该动一动了,这个点叫谢林点。说得这么拗口,我的感觉就是叫心照不宣。谢林点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就是告诉你:我们有一些暗示、默契、心照不宣的地方。这个作者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你走在一个陌生的国家,迎面过来一个人,现在你希望靠右走或者靠左走,怎么做呢?你得给对方一个动作,就是你得有一个身体的倾斜,有一个小小的暗示,双方一侧身,就过去了。这种让对方一下子明白的这个点,就叫作谢林点。
然后这作者故意捣乱,他要挑战不同国家的人对于这个谢林点的耐心到底有多少。他就故意地看对方朝右他也朝右,看对方朝左他也朝左,然后就跟人在街上这样晃。你们见过吗?在一个窄路上两个人过不去的那种感觉。他说用时最短的一次是在英国,一个人过来,他跟别人刚晃了一下,那个英国人站住了,说:你先确定要走哪边。最长、最有耐心去探索这个互相的边界的是在日本,他在日本的街上跟一个人面对面连续晃了十七次,没有人敢于打破这个窘境,双方都在谨小慎微地晃。
这就是在探索不同文化之下的谢林点到底在哪儿。在这里边有一个原则,叫作:你要小心颤抖的手。什么叫颤抖的手?就是比如说,你家房子着火了,整个小区都着火了。作者真的有一次碰到这个情况,山火烧上来了。这时候他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赶紧往自己家的房子上泼水,先救自己家房子;还有一个选择是赶紧打电话报警,晚一点给自己的房子注水。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别人打电话报警,他赶紧救自己的房子。但是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颤抖的手”——万一所有人都这么想怎么办?万一所有人都想着让别人去报警吧,我赶紧救我的房子,那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人报警,最后很有可能这个火真的烧上来。好在他说他们那些邻居,大概有四五个人都选择了先报警。
志愿者困境里出现的这种“颤抖的手”,在生活中其实比比皆是。各位知道有一个现象,你在大街上遇到了坏人想要求救,最有效的方法绝对不是向所有人求救,如果你在那儿喊“救命!帮忙!有人抢劫!”你喊这样的话,其他人全站着盯着看,但不会行动。为什么呢?大家觉得那个人离得更近哪,这个人个头更高啊。你看,每个人都期待着别人去做,导致了“颤抖的手”现象发生。在大街上,如果你真的遇到了困难,遇到了危险,最有效的方法是抱住一个人求救,就突然扑过去抱住一个大哥的腿,“大哥救命!”这时候反倒能救你,因为这个责任归他了,那个“颤抖的手”解决了。
纽约曾经发生过一起令纽约人引以为耻的案件,就是一个女孩在街道上被人抢劫,被杀害了。被害过程中发出了巨大的惨叫,但整条街上没有一个人出来看,没有一个人管。原因就是大家觉得:有别人管吧,肯定有人管。
所以我们在面临这种志愿者困境的时候,我们建议大家:你应该站出来。当然不是说像牛羚那样跳进去就死了,但是至少你可以做一些小小的牺牲,这时候反而会使得大家容易团结起来。打破志愿者困境的关键点,也是在于你的效用值跟别人不一样。如果每个人考虑的都是安危,那效用值一样,志愿者困境一定发生;但如果有人考虑高尚,如果有人考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的价值观,那这时候,就比较容易打破志愿者困境。
第五个困境是两性战争。这特有意思,两性战争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两个选择都不错,都行,都能接受。不像志愿者困境或懦夫博弈那么要命,但是还是有差别,我就是不乐意。最要命的是春节回家去哪儿:去你家呢?还是去我家?你家已经去过几次了,为什么不能去我家?为什么咱们俩要一年去一个地方,咱们家就这么僵化吗?就算你想通过“今年你家,明年我家“来解决,也不行,吵架。这叫两性战争。
两性战争的解决方法给我逗死了。一个叫奥曼的经济学家,因为解决了两性战争问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奥曼提出的博弈论的方法就是抛硬币。就是你们决定今年要去哪家过年,拿硬币抛一下,正面去你家,反面到我家。就这么点事,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人家不是这么白得的,人家是把各种解决方案全部用数学公式算了一遍,算来算去,最后的结果是抛硬币最有效。
理由是:在解开僵局的过程当中,关键在于双方要同意以某种方式随机选择策略。由不具利害关系的第三方选择之后,私下告诉双方怎么做,但不要告诉他们这个策略对另一方有何影响。这个原则很简单,但实际执行起来还是会有点难,但是这已经是解决两性困境的最好方法了,因为引入了随机性,大家抛一下,就解决了。
球场上谁先开球,这就是两性困境。最后怎么解决的,抛硬币呀。裁判拿出个硬币一抛,解决了。所以引入随机性有时候真的能够很有效地解决很多问题。就像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些问题解决不了,石头剪刀布,大家卒瓦,一卒瓦就知道了。
七大困境的最后一个叫猎鹿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常见,比如说咱们仨一起出去打鹿,鹿可不好打呀,鹿跑得快,大型动物,所以咱仨都不能退,这才有机会能打到鹿。但是呢,也有可能咱们仨这一天什么都没打到,因为鹿很难打嘛。结果刚出门没多久,那张三就发现有个兔子在旁边,你说打不打那兔子?万一张三跑去打那兔子呢,就会导致你们俩打鹿肯定失败;但是张三肯定能得到一条兔子,他得到这么一只兔子回家,全家就有吃喝了。所以张三可能就会选择跑去打兔子,然后把猎鹿的工作交给你们俩。这个叫作猎鹿问题。
猎鹿问题的核心就是你要小心低风险的诱惑。因为猎鹿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收益高,但你很有可能得不到。低风险会带来诱惑。你比如说我们在创业的时候,你跟你的员工描绘了一个伟大的愿景,说咱们公司好好干,努力上市,上市完了以后你们都跟着发了,你看那都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好多。但是这个员工呢,他老喜欢干私活,为什么?他觉得等到你上市那天,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我还是每个月稍微干点别的吧。干私活、偷懒,能够带来即刻的收益,就像抓兔子一样,但是这会使得别人很有可能抓不到那条鹿。这个就是典型的猎鹿问题。
这个“兔子”和“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经常会出现的,那我们就要做抉择,就要去想:怎么样能够让大家更加相信这件事情。
我们把这七大困境全部讲完了,都是人类亘古就有的,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博弈。今后你就学会了,你去看电影电视剧,你一看就知道这说的是哪个困境,一定是从这七种困境当中演化出来的。博弈论的好处就在于,只要遇到矛盾,一定有一个困境等着你,你可以对照,看清楚自己是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中。
讲完这七大困境以后,我们接下来看看,如何让一个策略能够自行运作。这作者说,我们要解决这些困境,让策略自行运作,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石头剪刀布。
这就是石头剪刀布的图案为什么会被印在封面上的原因。石头剪刀布在美国叫Ro-Sham-Bo,翻译过来就是罗尚博。罗尚博是法国和英国打仗时的法国元帅。那为什么用法国元帅的名字来命名石头剪刀布呢?这个特好玩。英国跟法国在美国打完了仗以后,双方要签订和平协议,双方主帅要走进帐篷里边签和平协议。但是谁先进?这是个问题。我尊敬你,你先进;我不尊敬你,我先进。但那个说我也不尊敬你。怎么办?双方开始猜拳,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后来大家就讨论说,很有可能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就是法国的主帅罗尚博,于是美国就把石头剪刀布叫作罗尚博。
石头剪刀布之所以有效啊,其实是自然界的规律。就你发现自然界就是靠石头剪刀布的这套规则在维系的,老虎吃鸡、鸡吃虫、虫啄棒子、棒子打老虎,形成了这么一个循环。它有它的科学性存在,而且有随机性。很多案例都是通过它来解决,猜拳是最简单的方法。
就比如说,一个日本人要拍卖一幅画,苏富比和佳士得都想要。怎么选呢?双方提了好多提案,竞争的能力不相上下,这个老板就很苦恼。他女儿在旁边出主意,说让他们卒瓦丁壳吧,卒瓦完了以后决定,就这么简单,解决了。所以不要小看卒瓦丁壳,它是能够打破很多博弈困境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大家看《非诚勿扰》里边葛优发明的那个东西,叫问题分歧终端解决机。两个手塞在那个套里边,然后打开。有它的理论意义,它使得卒瓦丁壳变得更加科学有效。这是一个很好玩的自行运转的策略。
那如果遇到了更复杂的多方对决的状况,该怎么办呢?这里边有一个案例,你们可以判断一下。
这个案例很精彩,说三个逻辑学家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突然生气了。生气了以后怎么办呢?决定决斗。逻辑学家决斗就要有逻辑,所以他们就说,咱们拿枪出来决斗。决斗的方法是:枪法最差的人可以先开枪,这个人有1/3的命中概率;枪法第二差的人有1/2的命中概率,他第二个开枪;枪法最好的那个人,100%命中的,他最后一个开枪。这时候如果你是那个枪法最差的,有1/3命中概率的人,你该向谁开枪?你该先打那个枪法1/2准的,还是打那个最准的?
答案很简单,你只要对空放一枪。效用最大。为什么呢?你想想看,假如你砰打死了那个1/2准的,那你必死无疑了,因为剩下那个人一枪就给你打死了,你的死亡概率一下子变成了100%;假如你打死那个100%的,剩下那个人能打中50%,那你的死亡概率变成了50%。不论你打哪一个人,你最低的死亡概率都是50%。但是如果你对空鸣枪,把这个答案交给这个1/2的人来决定,1/2的人会打谁呢?1/2的人不管打谁,你的死亡概率都不会比50%更高,因为他既可能打那个100%的,也可能打你,就算他选择打你也只有50%,何况还可能会选择打他呢。
通过这个三方对决的模拟,你会发现,我们在多方博弈的过程当中,往往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人先博弈。你要能够学会退出来让他人先博弈,你会成为那个受益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多方博弈的时候,你有很多不同的选择,我们都免不了要跟别人𤭢丁壳。
各位想不想学一个卒瓦丁壳只赢不输的策略,这招很灵啊。重点就在于:找出一个真正无法预测的随机出拳策略,然后奉行无误。
卒瓦丁壳的时候,最容易输的状况是你被别人看出了套路,别人一看你出,就知道你只出拳,完了;或者三次拳、一次布,不行不行,肯定完了。你的套路很有可能你都不知道,因为你会觉得自己是随机出,但实际上你会有一个不自觉的套路,被对方观察出来了,你就会输。
而要保证你的输的概率不超过五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你出拳是完全随机的,那么怎么才能够保证你出拳是完全随机的呢?这个作者出了一个特别科学的招,他说你最好在脑子里边背过一个无限无规律的数字,就比如说π这样的数字,3.1415926……背到一百位以后。
出拳的时候,要是你脑子数到的数字是1、2、3,就出石头;如果是4、5、6,就出布;如果是7、8、9,就出剪刀;碰到0也出布。无非就是这几种情况。你怎么出石头剪刀布,完全来自于你的密码,这样的话,对方完全不能够猜测到你的规律,拿计算机来算都算不出来。因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记π也可以,记自然对数e也可以。哇我觉得好费劲哪,但是这个是科学有效的。
为什么?你看这个统计就知道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损招,正常人出石头的比例是35%,出布的比例是33%,出剪刀的比例是32%。大部分的人还是更愿意出强硬的东西,石头。那如果你想赢,你应该学会多出一点布和剪刀,少出一点石头,你赢的概率可能会大一点。这个是用计算机算的,它肯定是对的,但是在生活当中你要不要真的这样去做,那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它确实是一个需要很多的量的累积,才能够出现效果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说,除了石头剪刀布这种自行运转的策略之外,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通过沟通协商来建立联盟,这才是解决博弈问题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你发现如果我们真的相互信任,猎鹿问题也能解决,懦夫问题也能解决,志愿者困境也能解决。前提是真的信任,真的形成了联盟。
在动物界都有很多沟通的方法,这个作者说最有意思的是鲱鱼,这种鱼类沟通的方式是放屁。它在水里边放屁是有节奏的,通过这个节奏,它们之间达成一致,知道往哪儿游,知道什么地方有食物,哪儿有危险过来了。他说连一个鲱鱼都知道要放屁来解决沟通问题。然后蜜蜂呢,大家知道跳8字舞,蜜蜂跳舞的路线代表着它的发现,这是蜜蜂的语言。
人类最朴素的沟通方法,或者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伤害的沟通方法,就是威胁和奖励。这个作者说有一次他在印度买东西,特别有意思,他说印度人把威胁和奖励用到了极致。比如说他买一个衣服,八十块钱。他们就很老实,给人一百,给了以后就发现不找钱。他也不跟你吵架,他说你再挑二十的。他们俩觉得太窝火了,然后这两个英国人就学会了,假如对方说这衣服八十,那就给五十。对方说还差三十呢,不给了,你如果不愿意卖,把五十还给我,我就走。最后他们发现这招经常会管用,这就是用威胁和奖励来解决问题。你威胁我,等我有实力了我威胁你;你奖励我,等我有实力了我奖励你。
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联盟。如果你能够和对方建立一个联盟,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有一个叫作罗杰·A.麦凯恩的人说,‘成功的可能就在于,原则上只要各方能够达成一个合作方案,任何非定和的博弈都能转换成双赢博弈。’要是办得到的话,我还真想让这句话从书上跳起来,并且加上音效,跑来跑去去大声广播,因为这正是我当初读到这句话时,所感受到的震撼,我要找的就是如何让社会困境能有双赢的结局,而博弈论告诉我的确有法可循,只要建立起真正稳固的联盟即可。”
要建立起联盟,关键就在于信任。如果你能够产生信任,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这里边有个很生动的案例,作者小时候过圣诞节,祖父母给他和他弟弟送礼物,结果打开箱子发现送反了,就是他拿到了他弟弟的礼物,他弟弟拿到了他的礼物。然后说那你们俩换一下不就行了吗?但是他们之间没有信任呀,所以导致双方都不撒手,哥哥也不撒手,弟弟也不撒手。我给了你,你万一不给我怎么办?所以双方陷入僵局,拿着对方的礼物又不想要,又不愿意给对方。怎么解决呢?这时候爸爸站出来做了一个可信的人,爸爸说你俩如果都不撒手,这两个礼物谁都不给。他俩一听,相信爸爸,撒手就交换。
一旦有了信任,你就会发现这个联盟很容易建立。假如他们两个人不合作,两个人都要有巨大的损失。这就是在博弈当中引入第三方的好处,一旦第三方引入,联盟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问题就解决了,这个叫作通过协商来建立联盟的过程。
如果能够形成这样一个联盟,最终会达成的解决方案就叫作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就是最省力也最有效率的一种状态,处于帕累特最优当中的这几个博弈方,没有人有动力去改变目前的博弈结果,这就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帕累特最优。大家就都能够沿着这个方式,沿着一套规矩去做。当然如果外部的条件在发生改变、在引入新的博弈方,格局就会发生改变。
关于这件事情的批评是什么呢?大家对博弈论最大的批评,是觉得博弈论能够解释一切,所有有效的、无效的,结果好的、结果不好的,道德的、不道德的,博弈论专家说都是博弈论,它完全符合博弈论的作用。
我原来对博弈论有一个意见就在于,我觉得博弈论假设人性是理性的 ,它是经济学嘛 ,经济学假定人性是理性的。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看到特别多非理性的行为,我为兄弟两肋插刀!你看,都两肋插刀了,它有什么经济性可言呢?生活当中的决策,很多是《思考,快与慢》的方式,丹尼尔·卡尼曼所研究的那个东西,心理学起到的作用比人的理性要多得多。
但这本书的作者说,这个状况也是博弈论控制之内的。之所以有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情况出现,就是因为效用完全不一样。你在高级的博弈论当中一定要考虑到情绪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用囚徒困境那个简单的模型。
就比如说有一个电视节目专门考验这个。两个人来参加游戏,给A发一百块钱,说你可以决定给B发多少钱,B如果要,你俩就各自拿着钱走;B如果不要,你们俩都一分钱也拿不到。这时候你想想看啊,A会怎么想这个问题。一百块钱,我给B一块钱,你说你该不该要?你如果从理性的角度讲,你肯定应该要,因为要也有一块呀,你不要你连一块钱都没有,就这么简单。所以就有很多A就开始尝试,给你一块,或者给你十块,给你三十,我留七十,等等。后来发现B的选择往往是不要,就别说一块、十块,给30%有的人都翻脸。说我不要,凭什么,咱俩一块儿参加游戏,凭什么你拿七十我拿三十?走了。这就是情绪的作用。
在博弈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不蒸馒头争口气的状况发生,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决策,所以博弈论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既然建立联盟很重要,我们就要接着研究,建立联盟的最大的困难在哪儿呢?就是信任。就是你怎么能够信任对方,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这个作者特别调皮。他看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桥段,就有一次,伊丽莎白女王要下马车,结果马车旁边有一滩泥水,不干净,女王穿那么好看,怎么能站在泥水里边呢?旁边站着罗利爵士,立刻把自己外套脱下来铺在那个泥滩上,让女王踩上去。这成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说你看,绅士风度就这样。所以这个作者他要试一试,他就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女士走过来,前面有个水坑,他就突然跑过去把衣服一脱,铺在那个水坑上,然后看有多少女士能够从他铺的那个西装上走过去。
他用这个东西测试什么呢?他想测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于信任的感受。最早被报警抓是在美国,在美国一铺,马上就叫警察,说这个人骚扰我。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就是这么脆弱,你想学绅士风度就被人报警抓。
所以信任怎么产生?从生理学上讲,信任的产生是来自于催产素,就是如果我们体内能够分泌很多催产素,我们更容易相信别人。我们专门讲过一本书叫《感受爱》,如果你不知道催产素是怎么回事,你去听一下《感受爱》那本书。你就了解说被别人爱的感觉会让你分泌催产素,而催产素会带来信任。甚至有人做过实验,在一种香薰里边加入催产素,喷在屋子当中;另外一个屋子里边没有。然后给他们做同样的实验,就发现喷了催产素这一组的屋子,更多人选择相信;而另外一组更多人选择怀疑。所以这种激素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
不信任是风险导向策略,信任是报酬导向策略,不信任更接近于我们原始的本性。你在原始社会当中生活的时候,风险太大了,到处都是风险,所以你一天到晚都要保护自己。睡觉的时候都要枕戈待旦,都要拿着武器,就在于你是周围全被风险笼罩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完全跟别人不合作,你也没法生存下去。信任是原始人类后天发展出来的东西,因为你要跟别人一块儿打老虎、一块儿打大象,必须得团队合作,所以后来出现了报酬导向机制。就是我信任了你,咱们团结,我们会获得收益。
但是这个风险导向的策略,也就是不信任,是我们体内最本质的东西。所以要想获得信任别人的能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们经常讲信任别人是一个能力,我也讲过一段话,有人觉得这话说得不对,但是我至今都觉得这话有它一定的道理,就是好多人都整天很紧张,怕被骗,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被骗的成本和信任的成本比起来,哪个更高?其实被骗的成本是有限的,因为你被骗了,以后你就知道了,下次离开这个人,不愿意跟他再合作了。你就吃一次亏,认清了一个人,很划算。但如果你什么都不信任,这个人我也不信任、那个人我也不信任,这个团队我也不信任、老板我也不信任,你付出的成本可能是终身的。
信任是需要我们在后天慢慢培养起来的能力,如果你不把被骗当作是输赢来看待的话,其实它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书里边总结了一些典型的骗局。比如说场外赢家策略。你有一天路过一个赌场,里边冲过来一个人,给你一大厚摞筹码,然后告诉你说:我现在被赌场赶出来了,我特厉害,赢了很多筹码,但我去兑这个没法兑。你是个生面孔,你进去兑就能兑出钱来,给你。你说哎这挺好,兑出钱来大家分。但是你得给我押点钱,要不然你拿走我这么多筹码不分我钱怎么办。一验,筹码是真的,行。他不是有同伙嘛,告诉你是真的。再加上他搞得神秘兮兮的,很紧张,你也不敢一个一个地验。后来你把钱包押给他,拿着筹码进去,发现全是假的。
这种骗局屡见不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是你捡钱包,走着走着,前面那个人掉下来一摞钱,搞得你好紧张,心脏狂跳,你觉得发财的机会到了。突然出现一个人把你拉到一边商量,说钱给你,你给我二百我就走。但其实地上那些钱是假的,你给的钱却是真的。又被骗二百。这种骗局叫作赌场外的赢家。
还有典型的网络骗局:我让你知道我藏了一笔钱在一个地方,但是我拿不出来,现在你得帮我。甚至有人冒充是历史上的人,我都觉得这事不可思议。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那个人死了两百年了,但是他会告诉你说:我就是那人,我藏了一笔钱。竟然还有人上当受骗,原因很简单,他用那个很夸张的前提在筛选被骗的对象,我跟你说我是历史上的人你都愿意相信,那你就是我的菜,然后想办法骗你。
第三种叫浪漫陷阱。有人会觉得自己找到了爱人,但这个爱人其实是个酒托,带你去吃饭、喝酒、花很多钱,骗你的钱。甚至严重的说我要创业,然后从你手里边掏钱。这都是典型的骗局。
我们需要增加的不是防范别人的心理,防范别人的心理我们已经足够多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这些案例。如果我们能够学会从这些案例当中找到经验,我们知道骗人就这么几种套路,你搞清楚了,然后你才能够比较明智地、开放地对待其他更多的人。
我们要变得更明智,不要放弃相信别人。有的人被人骗了一次以后的反应就是:我以后谁都不信,谁都不信的结果是你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你没有了任何机会。而这个社会上其实好人是大多数,但你因为被骗了一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放弃了对所有人的信任。完了,被骗一次成了终身的遗憾,他不但骗了你的钱,还毁了你的人生。这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信任别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前提是你要学习。
怎么才能够让博弈双方产生可信的承诺呢?两招。第一招叫作反悔的代价极高。比如说,我们大家在一起二十年的朋友了,我们都是校友,都从一个学校里边出来的,我们共同认识的人至少有两百多个,这时候你骗我,成本高不高?你骗了我以后,虽然没有抵押,但是我只要把这个事说出来,你所有人脉关系全都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当中容易相信熟人的原因,他的成本代价更大。
但是你也还是要小心,我也见过一个人把自己几十个亿的财产托付给一个人打理,最后那个人卷钱跑了。就是他衡量了一下,我损失了所有的声誉,但是我也够了,几十亿呀。所以你要想,这两个要均衡。
还包括中国古代,你比如说秦始皇为什么被放到那边做质子呢?质子就是代价呀,如果你要背叛我,你的代价就是你的孩子命都没有了。这就是最原始的博弈的方法,就是让反悔的代价提高。
还有一步一步来。一步一步来就是我给你付钱的时候,咱不要一次性付清,风险很大。你交付一步,我给你一步的钱;你再交付一步,我再给你一步的钱。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被骗的风险。
还有使用一些边缘政策:你相信我绝对不会再让步了,因为我已经走到边缘。这就叫边缘政策,边缘政策能够给对方带来可信度。你比如说咱们看电影经常有这情节:有人发现了一个对方杀手的秘密,然后为了让对方杀手不杀他,就跟对方说,我已经把所有的影像上传了,如果我三天之内不更新那个密码的话,它就会被发到互联网上。这个叫作边缘政策,我就站在楼边上了,你说怎么办吧。你现在如果不按照我说的做,你把我“杀”了也没用,所有的资料全部发出去。边缘政策可以使得反悔的代价变高。
当然我们作为受孔子教育多年的人,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人和人之间还是应该有基本的信任存在,这是美好的。但是处理很严肃的事情的时候,确实是需要这样。
第二招叫令对方无法改变心意,这两个其实有相似之处,怎么样令对方无法改变心意呢?比如说,破釜沉舟是怎么回事,就是打仗打到这儿了把锅砸了,把船全部沉掉。行了,士兵们都知道了,回不去了,今天不往前走,不把对方干掉,咱们全都得死在这儿。这叫破釜沉舟,使得我们无法改变心意也是取得信任的一个方法。
德川家康获得日本政权以后,他让大名都到东京来建房子,把所有的大名的财产全部都搞到了东京,让你根本没钱造反,只要有钱就让你造房子,把东京非常快地发展起来。而且你也得给我生活在眼皮子底下,你如果造反,我先要你的命。你看,他很善于用这个“无法改变的心意”来解决问题。
然后接下来的境界就比较高了,说假如你能够有慷慨之心和利他主义的话,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比如说,为什么没有人能够骗特蕾莎修女呢?原因是特蕾莎修女不认为这叫作骗。特蕾莎修女用爱来对待所有人,她的方法就是慷慨、利他,她的效用跟别人不一样。效用不一样,你就会发现这个人愉快了很多。而且反过来她能够经历一些小人,可能那是一个迷路的人,那个人一时糊涂做了这样的事,但是她总体的效用是很大的。到最后特蕾莎修女在全球建立了那么多的救助中心,你要说找一个搞房地产的人,想要获得那么多的地,做不到。特蕾莎修女做到了,因为她用充分的信任和利他主义做到了。
《悲惨世界》里边,冉·阿让跑到教堂里边,偷了一对银烛台之类的东西。那个牧师选择的方法就是相信你,结果冉·阿让幡然悔悟。慷慨和利他主义有时候能起到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工于心计的博弈。你看那个《宫心计》里边,或者是什么后宫那种宫斗计里边,凡是那种处心积虑天天跟别人博弈和斗争的人,下场都不太好;反过来稍微傻一点的,稍微宽宏大量一点的,有点慈爱之心的人,往往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
然后还有就是使用仪式,比如说古人喜欢歃血为盟,大家发誓。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就是直接信任,这效用很大。就是你先付出,你直接作出信任的表率。这招是我常用的,我经常在跟其他人的互动博弈、商业合作过程当中,先做出信任你的动作和举措。其实被骗的机会没那么多,我觉得还是蛮受用的哈。
最后论证来论证去,就发现:能够信任别人的人,愿意吃点亏的人,不那么斤斤计较的人,在博弈的过程当中往往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当然,不是一味的傻。
有人曾经用计算机做博弈的研究,分析什么样的回报策略能够给你带来最大的收益。结论跟孔子讲的一模一样。别人问孔子说“以德报怨可乎”,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答案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叫以直报怨呢?就是首先是推己及人,其次也要学会以牙还牙。
我们过去讲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个事你搞我一下,我搞你一下,如果总是以牙还牙的话,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首先要保证自己先做好人,我守信用。如果对方背叛,我就改变策略,我也背叛;如果对方又改好,我立刻又改好。这种方法就是结合了推己及人和以牙还牙的策略。
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中,不管对方是一直好还是一直坏,还是随机的时好时坏,这个策略最后的收益都是最大的。这就是孔子讲的“以直抱怨,以德报德”,我们不会主动地去做那个做坏事的人,背信弃义的人,我们会努力地做守信用的人。但是如果对方不守信用,我让他知道我是有能力反制你的,我也要做出相应的举措,逼着对方回到守信用的路径上来。这就是一报还一报策略,这个是经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的运转证明最有效的方法。
为什么要原谅对方呢?你总得原谅他。如果你骗了我一次,我一辈子不跟你合作,导致的结果是我的效用值下降,因为我损失了一个潜在的交易伙伴,因为他可能会改。所以王尔德说过一句话:永远要原谅你的敌人,这样才能弄得他们真正难过。就是你的境界要比他高。
在这个过程当中,用一句话简单地来概括,博弈的有效方法就是不要心存嫉妒,不要想当第一个背叛的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不要想耍小聪明,这就是合作的最有效方法。
最后强调一下:做好人最划算。就是你要始终做“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这么一个人。以直报怨不是以怨报怨,我只要坚守我的原则就好了,你犯规了,我不会因此而变成一个坏人,我也不会迁怒于别人。如果你对我犯规,我就对所有人都犯规,这会使得犯规变得更加泛化。所以人要学会做一个有底线、有操守的好人,这个才是我们博弈当中能够获得最高收益的方向。
最后一章是讲,将来很有可能会超越博弈。什么叫超越博弈?就是现在的很多博弈开始进入复杂科学的境界了,就是我们能够算三方、五方、十方、一百方,但如果是一亿方怎么办?如果是一个复杂体系,像蚂蚁窝一样,像互联网世界一样,人手一部手机的时候,博弈的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难以用简单的计算算出来。那需要什么呢?需要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一旦产生,你的大脑里边想什么,计算机是能够捕捉得到的。造成的结果就是今后没有博弈了。因为你想的什么东西,连你都不知道的,量子计算机都可以捕捉;它也知道对方心中所想是什么。当计算机的算量达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博弈论消失了,我们不需要按照这些什么囚徒困境啊、什么搭便车困境啊去想问题了。输入到计算机里面算一下,就解决了。
我们期待着那一天啊,或者我们也比较担心那一天。就是到那一天我们这人还算不算是人,都不一定。
最后作者总结了十大要诀,叫作个人扭转全局的十大要诀。就是如果你要想能够成为一个明智的博弈参与者,可以用这十个方法。都是我们刚刚讲过的,我们提炼一下。
第一个叫作赢就守,输就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带入新的参与者。你俩搞不定,把你爸叫来,找一个第三方过来仲裁一下。或者引入另外一个博弈方,三国的局面只要一打开,曹操就没那么厉害了,假如东吴跟曹操打打不过,西蜀跟曹操打打不过,三方在一起博弈就能够制衡了。引入第三方,除了引入更高的权威,还可以引入另外一个博弈者,他一进来博弈的局面就会改变。
第三个叫作建立互惠形式。就是你得相信你们的博弈不是一次性的,如果一个人认为他跟任何一个人的博弈都是一锤子买卖,都是最后一次的话,他不会做出明智的选择。比如说很多员工离职,跟雇主闹翻、告状,非得仲裁,他就是打定了主意,我这辈子不会再遇见你。但是中国有一句话讲得特别有智慧,叫“山水有相逢,大家走着瞧”,总有一天江湖再见。所以你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建立互惠的形式。
第四个叫作限制你自己的未来选项。让你一旦背叛这个承诺,就会遭受到损失,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破釜沉舟的方法。
第五个叫付出你的信任。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可以在江湖上建立信任别人的声誉,然后你可以建立一个江湖大哥的地位,让别人知道说你有包容度,而且你很重视自己的承诺。
第六个叫作定下特殊条件。双方如果想单方面背叛就会承受损失,像我们现在签的很多对赌协议,就是这样的方式。
第七个,使用补偿给付,来建立并维持合作的联盟。你补偿的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情感,也可以是尊重,等等。你要知道,人的效用值的范围是很大的,如果你能够找到更多的效用,你就能够引入更多谈判筹码。
第八个叫注意七大困境,考量各参与者的利益和成本,让困境不复存在。当然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因为这跟随人类已经这么多年了。
第九个,分摊各种货品、责任、工作、惩罚,让人人都觉得结果公平。就是把共赢的错觉能够营造出来。
第十个,将团队化整为零。人太多,博弈方过多,博弈变得很复杂,很难摆得平。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一个的小团队,有时候就更容易产生更高的效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组织喜欢做那种蜂窝状的结构,把组织都变成一个个的小组,战斗力变得很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