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无隐乎尔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学生们啊,你们以为我教学是有所保留吗?我没有保留,我的一言一行你们全都知道,我孔丘就是这样教书的啊!”
这是孔子跟他的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二三子”在这里指的是孔子的诸位弟子。孔子说: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没教的东西吗?我从来不隐瞒。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表示:我所有的行事方法、行为都在你们面前暴露着,从来不会有所隐瞒,这才是我孔丘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当时很多学生怀疑老师讲的不是全部,觉得老师一定会有所隐瞒,原因如下:
第一,古代是小农经济,真的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事。比如一个人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了学生,学生会了,以后祭祀、婚嫁丧娶的事情都不用老师了,老师就没饭吃了。
那为什么孔子孔夫子无隐乎?正如孔子跟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学生都把自己定位为小人儒,把做儒家当作养家糊口的饭碗,村里办红白喜事都得求着他,那么老师在教学时有所保留完全可以理解。这就是过去的木匠教徒弟,手艺越传越糟糕的原因。老师总是留一手,一代老师留一手,到最后老家具打造不出来了。
但孔子是君子儒,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也是君子儒,君子儒以天下为己任。当孔子的愿景是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天下变得更好的时候,教三千多个学生都未必够用,所以干嘛要隐瞒呢?这就是孔子跟其他很多老师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孔子的学生产生这样的揣测,是因为孔子因材施教。孔子对不同的人教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有的学生会猜测老师是不是有所隐瞒。
孔子跟学生解释这件事情,他说的两句话,前面讲教学并没有隐瞒,后边又补充说自己的行为也没有对学生隐瞒。老师的行为、做事的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叫做行不言之教。由此可见,孔子不论是教导学生方面,还是行为规范方面,都是非常坦荡磊落的。
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很看重这四个教学内容:文献典籍、行为规范、忠诚、守信。
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这是别人对孔子教育内容的总结。
孔子教学生主要是四个大类的内容:文,知识和文化;行,身体力行做事;忠,处世的原则,要忠诚;信,立身的准则,要讲信用。
这句话概括很具体,但难免窄化了孔子教的内容。孔子教的东西要远远超过文、行、忠、信。比如君子,比如仁等,孔子所教的内容都蕴含着渊博的智慧。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圣人我可能是见不到了,能看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善人(仁人)我可能是见不到了,能看到有恒心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拥有,空虚却装作充实,贫穷却装作富裕,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难有恒心啊。”
孔子说自己这辈子是见不着圣人了,孔子曾经评价自己,他还达不到圣和仁这两个境界。
孔子把人分为圣人,仁人,君子,普通的世人。
圣人是天纵英才。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光有能力不行,还得有事功,得有机会发挥出力量,能够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好。在孔子眼中,能够称为圣人的,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都是当权的人。
孔子说自己不是圣人,也见不到圣人,能够见到君子,就觉得不错了。君子,可以在生活当中见到。孔子评价君子有很多标准: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就孔夫子设定的这个标准来说,在生活当中能看到有的人是可以称得上君子的。君子的标准是一个行为层面的标准,是可以看到的。
孔子讲自己没见过善人。如果善人是我们很多人认为的心地善良的好人,那孔子说这句话说的太绝对了。其实,孔子说的善人等同于仁人,是能够达到仁的境界的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今天普遍理解的善人,内涵、外延都与孔子的时代相去甚远。
为什么孔子讲没见过仁人?是因为仁是一种内在的思想境界,进无止境。一个人内在的境界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可能只有等到最后才能盖棺论定。
所以,被孔子说是仁人的,基本上都是过去的人。孔子从来不说自己是仁人,他说能够见到一个始终朝着仁的方向不断努力的人,这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