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商务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极为简单,一曰冬季。一曰姓氏。
《说文解字》中许慎释之为四时尽也。
其实在古人看来,今人所说之冬季不过是秋之延长,算不得一个季节。甲骨文与金文中皆有“冬”字,不过不作季节之意,乃作现时的“终”字讲。最早的“冬”字就像一段丝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其时“终”字未出,借“榛”声表之。于是也有将“冬”字之字形比作两粒榛子分挂在两条榛树枝上。后画榛子过于繁琐,简化为两条短杠,各自横于榛枝上。之后金文中又添“日”字于两枝之间,有太阳被遮蔽,阳光不再温暖的意思,算是有了现时的“冬”之意。再后至篆文,大概觉得阳光被遮蔽,不大温暖,还不足以标示冬的寒冷,于是去掉了“日”而加“仌”(古冰字)。不见了太阳,只能看到冰,以示冬日滴水成冰的寒冷。到楷书,为书写的方便,仌更是简化为两个点。而字的上部由最早简单的树枝,到篆文的多种繁复字形,终于又入简,变为“夂”且固定沿用至今。
与冬有关的词基本季节或者温度有关。有一词例外——冬烘。字面的意思与实际的意思相差太远,且与季节和温度全无关系,且算有典也有趣,是以拿来说说。冬烘一词,载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误放》。唐宣宗时有礼部侍郎郑薰,品行方正、忠君敬贤,尤敬重颜真卿风骨。其主持科考时误将一文章一般的考生颜标,
认作颜真卿的后代。头脑 一热竟将颜标录为头名状元。后有好事者编了两句顺口溜嘲笑郑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冬烘为过于方正,有迂腐糊涂之意。
后有词为“冬烘先生”,
见鲁迅先生《华盖集·并非闲话(三)》中“三家村的冬烘先生,一年到头,一早到夜教村童”。此处所指乃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
冬烘大抵为方言俚语,真正缘何而来,还待考证。
冬,最易让人念及冰雪,冰雪自生肃杀冷寂之感,不免让人气闷,据说北欧人易患忧郁症就与此有关。还是白居易有手段,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轻轻巧巧地就破了这份肃杀中的气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