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常跟我提起我小时候的事,觉得我那时候勇敢聪明且独立上进。
到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便成了留守儿童,跟奶奶一起住。那时候记得中餐有鱼就是有肉吃,可奶奶为了省钱只给我买小金鱼吃,那鱼虽鲜美却刺多,时常卡住喉咙却又觉得有肉吃就行。每天为了让奶奶给我买鱼我都尽可能乖巧的听话,在平房门凳靠着墙学习,写完作业才肯出去跟别人玩,奶奶一声“群子哎”立马就会回家。睡觉前最喜欢用妈妈从城里买新的本子,每天坚持写日记,像是许愿本。日记里最多的就是几句爸爸妈妈快回来,把马路上的人认成爸妈的,做梦梦到他们的记录。那时候自己努力学习,希望能去城里跟爸妈妹一起生活。
四年级我如愿转到了城里读书,那时候乡下不学英语,那个暑假就进了补习班希望能跟上。补习班离家里大概有两公里的路程,县城里还没有公交,我每天自己走去补习班需要近一个小时,夏天很热,也不打伞就沿着路一直走一直走,看到一两个建筑就估摸着走完一半了,一个夏天晒得漆黑了却也知道了音标怎么读,在家里拿着城里三四年级的教材一点点自学,还邀请城里的小姐姐教我,小伙伴说“嗯,差不多。”的时候真是甘之如饴。转学来的第一学期,我拿了期末第三名,家长会上老师连连表扬,夸奖我。大概从那个时候我变成了一个自信的小孩。
我的励志故事到这里就突然结束了。小时候为了面包与亲情的拼劲慢慢不见了。可能是因为在农村长大性格比较野,好奇心也很强,我很喜欢跟小伙伴结伴玩,在一点点变颓废。到初中,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却很少花心思在书上了。高中因为小心事多,渐渐的不爱学习,整个高中就学了高三一年最后高考草草了事。
大学之后,发现了不同层次学校给群体的标签。很多事只做了80分就觉得够了,没有拼尽全力就没有什么惊喜可言,算是混混沌沌的四年。
去深圳奔走,到北京实习,朋友圈多出来很多各行各业的精英,学习了很多,过着奋进的生活,是我喜欢的节奏。认识越多再牛的人,越发觉自己没有让别人记住的能力,他们也只是你朋友圈的一个痕迹,所谓的无效社交,多半就是来源于能力、事业、境地的不匹配。转而深知自己沉淀不够,回去读研修身养性。
研究生,没有选到心仪的导师,跟着做没兴趣的科研,经历着一段不太成熟的恋爱,彼此进化着。对坚持的事逐渐形成随意的态度,不求结果。面对未来,有点恍惚。到了这个阶段,我本想能找到思想的乐趣,那么做事就可以无所谓毅力,做什么都能乐在其中,就像是爱上一个人,愿意与ta共度余生,这显然不需要什么毅力。
回想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与现在的生活,感叹中国的阶级分化,还好,对还在奋进的人来说,不是阶级固化。现在我们还有机会去为自己构建想要的生活,去完成一个理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自由生长,女生的话温柔且独立,男生的话刚毅且善良。
“其实,文字秀美者众,难得的是见识;见识明辨者众,难得的是态度;态度端厚者众,难得的是心地;心地温暖,更需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方是做学问、求真理、提问、解惑、治世济人的书生。”
一个民族需要文化自信,一个人更需要有真知作为脊梁,赢得尊重。与君同勉。
配图乱入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