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朋友妮经常带着12分戾气让我陪她逛街。
每当这个时候,我不用问都知道,她妈又逼她相亲了。
国庆前,妮垂头丧气的来找我逛街,我说:咋了,你妈又逼你相亲了?
她说:没有......
我更加纳闷了:那你这是怎么了?
妮叹了口气说:我妈已经很久没逼我了,还经常小心翼翼的问我,什么时候回家。
我笑笑:我也是。
我也不记得那个曾经经常凶我的妈妈,那个总是逼我相亲的妈妈,是什么时候突然和我说话变得小心翼翼了。
1
好像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刚毕业的那几年,任何节日都不想回家,怕妈妈逼相亲,怕亲戚们没完没了的盘问。
别说什么端午、中秋、国庆,连春节都不想回。然后不停地找很多看起来合情合理、不容置否的借口:单位要加班,路费贵还折腾。
那时的妈妈,一边心疼我工作辛苦,一边免不了一番责备。
那时年轻呀,真是烦死了妈妈的叨叨,索性连电话都打的少了。妈妈打来电话,我们经常也草草聊几句便挂掉。
“妈,你不懂,这都什么年代了,你的思想根本跟不上时代,算了,不说了,说了你也不懂,我忙,先挂了。”这句话成了大部分时候的结语。
渐渐的,那个曾经叨叨我们,凶我们的妈妈,变了......
每次打电话,到最后才敢嘱咐一句:有合适的人就别拖了啊。
每次快到节日,都打来电话和我们说说有的没的,然后假装不经意的问:放假回来么?我们若说回去,马上难掩欣喜问你想吃什么,提前准备。我们说不回去,又假装风轻云淡地给我们找理由:也是,来回太折腾,你工作忙,别跑了。妈妈的演技总是很差,那低了八度的声音,我们总是很轻易的听出了失落。
是的,妈妈开始小心翼翼地说话了,因为我们再不是妈妈羽翼下需要守护的孩子。我们可以生气不再给妈妈打电话,因为再也不用妈妈给生活费了。我们可以不用非得回家,因为后来发现,妈妈做的排骨可能不是最好吃的,甚至我们已经有了另一个小家,那里还有一个等我们回去的人。
2
那几年,性格急躁的妈妈突然耐心的经常给我发短信。
后来,回家拉着我教她用微信。然后不知道谁教她的,还学会了建群,然后建了“一家亲”的群。成了群主,也成了群里最活跃的人。
经常问:大家在干嘛?
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等来我和妹妹的回复。
每次看到任何危险事件都会转到群里:诸如不要泄露密码、哪个食物一起吃相克......我们习惯性忽略,妈妈却乐此不疲的发。几乎家人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有妈妈的点赞。
妈妈总是问我用什么app看新闻,问我最近都玩什么。那个曾经我认为落伍的妈妈突然开始关心新闻、关心年轻人做什么了。
她们努力地想挤入我们的世界,害怕再也找不到和我们共同的语言。可是妈妈努力的样子,总是让我们开心又心酸。
3
国庆,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妈妈还如小时候一样,习惯主动要提东西,总问我们:能提动么?我提吧。可是,我分明发现妈妈的脚步已没有之前稳健。
朋友有一天突然很难过的和我说,你知道么,我妈偶尔都会把我和我妹妹名字叫混了。
是的,我们长大了,妈妈变老了。
我们一直在和父母对抗,我们一直在给父母添乱,可是他们,却对此颇为享受。
而真正让他们落寞的,是他们觉得自己好像再也做不了什么了。
他们无法参与你的生活,无法感受那些让你快乐的“王者荣耀”抑或“诗与远方”。
4
妈妈经常会说:趁我年轻,生个孩子吧。不然,等我老了,就看不动咯。
自从妹妹有了宝宝,照顾小外甥的重任就落在了妈妈身上,妈妈总是说:你们自己都是个孩子,哪能照顾好孩子。
可是,话说,又有哪个妈妈是天生就会照顾孩子呢?
妈妈总是逢人就说小家伙的调皮,偶尔还撒娇式的抱怨饭也来不及吃。可是,明明大家吃完饭要抱孩子,她也说不用不用啊。
后来我才慢慢懂得,除了爱,小家伙变成了妈妈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宝宝会和妈妈说话,会和妈妈互动,不会像我们一样,总是忙妈妈看不懂的事情。在宝宝的世界里,这个外婆是那么重要。
5
我们经常抱怨妈妈不理解我们,可是我们自己是否尝试过和她们好好沟通呢?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已经把父母看成了另一个物种。
他们可能从来不会表达他们的情感,无论是爱或是失望、难过。但是那逐渐佝偻的背影和鬓角多出的白发中,总是多了丝丝落寞。
最近被一部纪录片震撼了----《生门》。
它拍下了妇产科80个女人生孩子的经历,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获得中国首个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提名。
而中国每天830名产妇死亡:生孩子才是这世界上最危险的手术。
愿我们,都可以在可以选择的时候,对妈妈好一点。
每个妈妈,和自己的孩子都是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