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提到了GTD和看板方法的异曲同工之妙,这篇文章将以“读书”为例,讲述如何在最小化的场景下使用GTD和看板的方法论,构建个人看板,以及实际操作中一些技巧。
个人看板的设计是这样的:
先是“收集箱”,接下来是“参考箱”,过后是“待加工”,接着是“下一步行动(<5)”,“进行中<2”,“待回顾”和“已完成”。
GTD的第一个关键行动是,就是“收集”,收集的目的在于把一切所思所想,都放入收集箱中。清空大脑,心如止水。收集箱是所有事务的入口,放入收集箱的秘诀就是快刀乱麻,只要是占用你的思维内存的任务,不用加工直接放入。在读书这个事情上,就是把所有的待读书籍,都放入到收集箱中。
接下来是第一步的检视,就是判断是否需要读。不需要读,但有收藏意义的,直接拉入参考箱。毫无价值的东西我一般是直接删掉了(所有我的小系统里就没有垃圾箱)。
对于有价值需要继续跟进的事务,我会放入“待加工”列表中。放入这个列表的原则是,做一些基础的前期工作,比如:需要完成的时间,需要的资源,大纲,质量(比如我需要在9月30日前读完《腾讯传》,需要购买书,主要输出读书笔记和脑图,并分享到读书群)。进入到这个列表的时候,任务已经至少具备了“时间限制”和“质量标准”这两重属性。
“下一步行动”是下一步马上要处理的事情。这里的多了一个“<5”的说明,这个借鉴了看板方法里的“限制在制品(WIP)”的原则,严格限制了我的专注范围,避免发散(是的,我有屯书癖,要严格限制下在读的数量,否则很容易陷入“一书不平,一书又起”的死循环中)。
“进行中”列表,这个就是更为聚焦的行动事项列表,相当于GTD的Action list,也同时借鉴了看板方法的WIP Limit原则。看板方法的执行原则是,想要快速完成事务或产出价值,要尽可能减少同时并行的事务数量,尽量遵循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的处理机制,处理完一件再处理另外一件。而GTD的执行原则是,把2分钟内能够处理的部分放入Action list并马上处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这个时间(比如10分钟也未尝不可)。
“待回顾”列表,是对已经执行完毕的任务,在固定时间(比如每天的中午和每天晚上)进行集中的回顾和检视的步骤。这个步骤的意义在于,对于已经执行的任务复盘,检视做的不错的地方,做的不妥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案并放入“参考箱”或者“收集箱”列表。
“已完成”列表,表示这些事务走完了所有的流程,终于可以变成了真正的完成。所有的任务都必须先经过检视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完成,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进入持续提升的通道。
那么从看板价值和指标的角度,我如何衡量我的个人看板效能呢?有如下几种参考指标:
1.单位周期处理事务的数量(如一个月阅读的书本数量);
2.事务交付的平均周期(如读完一本书的平均周期是1周,这必须是完整的周期:从准备阅读,到阅读,到交付阅读笔记为止);
3.最终交付质量(如读书笔记字数,阅读数,转发数等)。
看板的核心逻辑,不外乎:价值流可视化,限制在制品,管理流动,持续改进。这些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落地,通过易于学习的工具来实现,会非常容易实施,并持续提升你的时间管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