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读《曾国藩》的1~3章
这时有的朋友就要问了:“蓦然,你说要更三章,可是你的标题只写了读一章啊~你怎么能这样呢~”
是这样
作者决定将一篇文章分成三篇来发
“为什么呢?”
因为作者经过缜密的计算发现三章写一篇文章有点浪费,分三篇文章发显然收益更大。
所以我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进入正题
首先介绍一下本章出场人物:
曾国藩
曾麟书,曾国藩父亲
江夫人,曾国藩母亲
曾玉屏,曾麟书父亲(就是曾国藩的爷爷)
竟希公,曾国藩的曾祖父
曾国潢,曾麟书次子
曾国蕙,曾麟书次女
曾国兰,曾国藩姐姐
曾国芝,曾国藩妹妹
江贵,曾国藩母亲江氏娘家的远房侄儿
曾国荃,曾麟书第四子
曾国华,曾麟书第三子
王荆七,曾国藩仆人
杨载福,力大无比,曾国藩在岳阳楼结识的好汉
欧阳兆熊,曾国藩进京的第一年(道光二十年)结识的朋友,曾国藩视之如同亲兄长
康福,棋艺高超,身手不凡,曾国藩在路边棋摊结识的朋友
康慎,康福的先祖
韦勇富,太平天国起义军将领
罗大纲,太平天国起义军将领,韦勇富的上司
康禄,康福的哥哥
进入正文~
第一章 奔丧遇险
湘乡县第一号乡绅家,正在大办丧事。
开头便直接点明主题,奠定了本章“悲”的基调
这人家姓曾,住在县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叶塘都”。荷叶塘位于湘乡、衡阳、衡山三县交界之地,崇山环抱,交通闭塞,是个偏僻冷落、荒凉贫穷的地方,但矗立在白杨坪的曾氏府第,却异常宏伟壮观:一道两人高的白色粉墙,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府内百十间楼房;大门口悬挂的金边蓝底“进士第”竖匾,门旁两个高大威武的石狮,都显示着主人的特殊地位。往日里,曾府进进出出的人总是昂首挺胸,白色粉墙里是一片欢乐的世界,仿佛整个湘乡县的幸福和机运都钟萃于这里。现在,它却被一片浓重的悲哀笼罩着,到处是一片素白,似乎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过早地降临。
大门口用松枝白花扎起了一座牌楼,以往那写着扁宋体黑字——“曾府”的大红灯笼,一律换成白绢制的素灯,连那两只石狮颈脖上也套了白布条。门前大禾坪的旗杆上,挂着长长的招魂幡,被晚风吹着,一会儿慢慢飘起,一会儿轻轻落下。禾坪正中搭起一座高大的碑亭,碑亭里供奉着一块朱红销金大字牌,上书“戊戌科进士前礼部右堂曾”。碑亭四周,燃起四座金银山,一团团浓烟夹着火光,将黄白锡纸的灰烬送到空中,然后再飘落在禾坪各处。
紧接着两段环境描写,将“悲”以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整个环境偏白色调,加上“往日里的曾府”和“现在的曾府”的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浓郁。不得不说唐浩明老师对于环境的刻画还是很“入木三分”的。
不知大家在读这两段时有没有注意到“进士第竖匾”和“戊戌科进士前礼部右堂曾”。这里先科普一下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曾国藩27岁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进士第”的匾就是在这时候得的,从此,曾国藩开始了他的开挂之路仕途之路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稽察中书科事务。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授礼部右侍郎。8月,署兵部左侍郎。
清朝的中央政府机构沿用明朝体制,设有吏、户、礼、乐、刑、工六部。尚书为各部长官,大家可以理解为现在国务院各部的部长,左、右侍郎辅佐尚书共掌部务,相当于副部长,左侍郎位列右侍郎之前,相当于第一副部长。
曾国藩三十七岁晋升侍郎衔(属于副部长级别),三十九岁补礼部右侍郎实缺,至四十二岁奔母丧前,又先后兼任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仕途极其顺利。当然,这一切都是曾国藩靠着坚韧不拔的性格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这要是放到今天怕不是要被写成励志小说了)
作者在这些细节的刻画上也是令人佩服
幔帐上部一行正楷——“诰封一品曾母江太夫人千古”。中间一个巨大的“奠”字,“奠”字下是身穿一品命服的老太太遗像。只见她端坐在太师椅上,慈眉善目,面带微笑。慢帐两边悬挂着儿女们的挽联。
原来是曾母江夫人去世了
此时最悲痛的想必是曾府的老大爷曾麟书了。在妻子在世时,家里大事小事都由她一手秉断,麟书就干脆百事不探,悠哉悠哉过日子,现在妻子走了,他似乎失去了靠山,偌大的家业谁来掌管呢?恐怕只有大儿子曾国藩了。所以这几天他一直巴望着大儿子回来……
“江贵已经回来五天了,”老太爷睁开半闭着的双眼,眼中布满血丝,“他说在安徽太湖小池驿见到你哥的。江贵在路上只走了十六天,你哥就是比他慢三四天,这一两天也能赶回来了。”
“爹,江贵怎好跟哥比!”说话的是次女国蕙。她双眼红肿,面孔滴瘦,头上包着一块又长又大的白布,正在房中一角清理母亲留下来的衣服,“江贵沿途用不着停。哥这样大的官,沿途一千多里,哪个不巴结?这个请吃饭,那个请题字,依我看,再过半个月,哥能到家就是好事了。”
麟书摇摇头说:“你们都不知你哥的为人。这种时候,他哪会有心思赴宴题字
既然这样,曾国藩为何会久久不会呢?莫非……
莫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吧!”麟书无意间说出“意外”二字,不免心头一惊,涌出一股莫名的恐惧来。
不得不说,老爷子的直觉还是挺准的
正在这危急时刻,湖边木排上跳下一个年轻人,冒雨迎浪向湖中游去。只见那青年一个猛子扎入水底,刚好到排边又露出头来。他轻捷地游到手脚乱抓的小女孩身边,把她高高托出水面,游到排边。曾国藩到这时才舒了一口气。……青年用自己一人之力在前面水中拉排。那木排居然跟着年轻人前进起来,湖边观看的人一齐喝彩。曾国藩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木排缓缓地向岸边移动,平安地来到岳阳楼脚下。排上那两个汉子上得岸来,扶住年轻人,纳头便拜。
曾国藩对那个年轻人见义勇为的品德和罕见的神力感慨不已,对荆七说:“你去请那位壮士来,我要见见他。”
画面一转,镜头给到曾国藩。上述的人是曾国藩在书中结识的第一个好汉,此人名叫杨载福,力大无比,曾国藩见他能只身救排,料他定能成事,便让他去长沙投奔巡抚骆大人
待康福进了舱,坐下,曾国藩说:“我正想找你,你却来了,真是巧事!下午我见你棋摊上写着‘康福残局’,想必足下就是康福了。”“大爷说得对,在下正是康福。今天在街上,多蒙大爷的朋友出面解围,不然就麻烦了。”
这是曾国藩结识的另一个朋友——康福。而康福口中的“大爷的朋友”便是欧阳兆熊。
一路上康福与曾国藩聊了很多,康福跟曾国藩说了他的遭遇,还有他的棋子的来历,这幅棋子原是前明崇祯帝的爱物,现在已在康家度过将近200年了。
曾国藩见此,便向他请教棋艺。仅几天时间棋艺便大有长进。
立时就有好几个人围上前来,七嘴八舌地说:“这个先生的字不丑!” “是的,不难看!” “就找他吧!” 曾国藩扭过头去,看是些什么人在说话。这一看不打紧,直把他吓得三魂飞掉两魂,七魄只留一魄!
路途中休整,曾国藩去一家饭馆吃饭,在老板的恳求下写给小店写了一副对联,谁曾想,碰见了长毛!
曾国藩愣住了,不知怎样回答才好,包黄布的人继续说:“不要怕!你是读书人,我们最喜欢。你若是肯归顺我们,包你有吃有穿,仗也不要你打,日后我们天王坐了江山,给你一个大官当如何?”那人边说边瞪着两只大眼望着曾国藩。果然是一群长毛!曾国藩迅速安定下来,脑子里在盘算对策。包黄布的人见他不作声,又说:“如果你不愿意,帮我们抄完告示就放你回去。”
长毛们要曾国藩抄告示。抄不抄?抄了,便会引来杀身之祸,不抄,又怕得罪长毛,此时的曾国藩陷入了两难的地步。
“清妖头曾国藩站起来!”一声炸雷震得曾国藩发懵,他看见韦永。富带着四个手执大刀的士兵已站在他的身边。他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一个士兵过来,将他的双手紧紧捆绑着。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荆七忽然发现从窗口上跳下一个黑影。他紧张地推了一把曾国藩。那黑影直朝他们走来,轻轻地说:“大爷,我是康福。”
更坏的情况发生了,军中有人认得曾国藩,曾国藩的身份暴露了,好在康福及时出现,将曾国藩和荆七救了出来
“哎呀,我的大爷!您老终于回来了,老太爷和爷们姑们个个留定了眼。”歇马离荷叶塘只有七十里,江贵没有走多远就接到了,心里很快活。
终于终于,曾国藩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家中,几天以来暂时忘记的丧母之痛再次涌上心头。看到母亲的灵柩,曾国藩再也忍受不住了,哭倒在母亲的灵柩旁。他在灵桌边坐下来,望着眼前母亲的遗像,呆呆地想着,仿佛母亲就坐在对面,自己还是三十年前的小书生,在书房里用功累了,跑到厨房,一边帮母亲剥豆子,一边听母亲讲故事。
母亲最爱讲的故事,就是生自己那夜的情景。
这个故事就是蟒蛇精投胎的传说,也叫做巨蟒转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搜,这里由于篇幅限制就不多说了
曾国藩赶快把头低下,只听见头顶上“嗖”的一声,一样东西飞过,接着便是“嚓”的一声,身后木柱上牢牢钉住一把明晃晃的飞镖。康福说声“有刺客”,便一个箭步奔来,从柱子上拔出飞镖。借着黄金堂里射出的烛光,他看到雪白的飞镖上刻着一个“禄”字,心里猛地一惊:“糟糕,难道是弟弟来了?”……康福看清了,刺客果然是自己的胞弟康禄!康福非常惊奇,便在后面喊道:“兄弟,你停下来,我是你哥康福!”
第二天早上,曾国藩走出屋子,正在遐想之时,一个飞镖飞来,多亏康福提醒才躲过一劫。后来康福仔细一看,发现刺客居然是自己的弟弟康禄,两人跑出四五里远,在树林里坐下,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康福:“自古以来,兄弟不同道的多得很,既然为兄的不能劝说你,那我们就各走各的路吧!只是有一点,不论在哪边,我们都要谨遵父命,不做伤天害理、辱没康氏清白家风的事。”
康禄:“哥说得是。我走了,哥多珍重,后会有期。”说罢,兄弟分手。康福直到看不见弟弟的背影后,才转身跑回曾府。
两兄弟从此分道扬镳了
旅途劳累悸栗,加之熬了一夜,又添上这一番惊吓,曾国藩病倒了。就在曾国藩病卧床上的时候,省垣长沙已陷于猛烈的炮火之中。
由于多方面原因,曾国藩病倒了,与此同时,长沙也已陷入炮火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一不小心写了快4000字,更不动啊同志们
2,3章明天跟着456一起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