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这样的行为会产生严重的人际困境甚至是冲突。
古典老师的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车司机驾车在一段山坡上行驶,突然山坡上迎面驶来一辆卡车,卡车司机把头伸出窗外,对他喊道:“猪!”小车司机先是一愣,而后炉火中烧,扭头出窗外,骂道:“你才是猪!你全家......”话音未落,小车翻过山坡,“”砰!”的一声巨响。小车司机惊魂回头,发现自己连人带车冲进了一个黑猪群,撞翻了一头大肥猪......小车司机这才知道卡车司机不是骂他是猪,而是提醒他前面有猪,小心慢行。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比如,现在的新新人类,见面就爱喊“亲爱的”,如果某个美女都某宅男说了一句“亲爱的,我好喜欢你!"宅男就以为别人真把他看上了的话,注定会造成尴尬,贻笑大方,“亲爱的”不过是对方打招呼的方式而已。
再比如,我有个伙伴是个斜杠青年在当地的社群颇有名气被很多人称为“大神”。有一天,我们都在听一个沟通课,一个同学下课后悄悄的跑来跟我说:你看那谁(我的伙伴),枉他被称作大神,太不尊重老师了,上课的时候一直在玩手机。我只好尴尬的告诉他,听说那位朋友喜欢上课的时候用智能手机记笔记。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初入职场的时候,我很喜欢见人就打招呼,可是经常有人对我的招呼毫无回应。我就会想,这人是不是看不起我呀,那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这种心情有时会持续一两天,慢慢地我再见到那些人就不打招呼了。后来,工作久了,我和当初冷漠回应我的人熟悉起来,按捺不住好奇,问他们当时为什么打招呼的时候不怎么搭理我。原来有的人是当时在想事情没听见;有的人是当时还不认识我(对我的招呼感觉莫名其妙);有着人是着急赶路(等反应过来回答我的招呼的时候,双方已经走远);当然也有人就是当时心情不好,没空搭理我......如果,我当初知道这些原因,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生闷气了。
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误会,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减少误会避免冲突呢?
运用知觉检核来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知觉检核有以下三个步骤: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前面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是这样:
“你刚才叫我亲爱的,并且说喜欢我。”(行为)
“你说这句话的意思,让我觉得你只是在给我热情的打招呼”(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或者你真的对我有好感吗?”(第三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刚才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你在使用智能手机打字,”(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在和某人聊天,”(第一种诠释)
“但你也可能只是在记笔记。”(第二种诠释)
“你能不能告诉我事情,因为你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榜样,你是否认真听讲对我来说很重要。”(请求澄清)
“我刚才在走廊上叫你,你没有回应我”(行为)
“我想知道你是否有心事,”(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没有听到我在叫你,”(第二种诠释)
“是什么原因呢?”(请求澄清)
大家可以看出,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澄清误会,避免不必要的烦恼。这样的知觉校核不仅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还可以接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他相当于告诉对方,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能够对你下判断。而不用知觉校核,就相当于告诉对方:“嘿!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谁听着都不舒服。
知觉校核要和我们的非语言行为搭配才有效果。控诉的语音语调和充满敌意的姿态会和要求澄清的语言矛盾,非语言信息会暴露你的真正态度。
另外,知觉校核更适用于崇尚“把事情说明白”的文化,对追求含糊其辞的文化可能会不适用。比如,欧美文化比较喜欢有一说一,知觉校核就比较有用;而中国历史上很推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化,知觉校核可能不太实用,但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更多的场景下,我们需要“把事情讲明白”,知觉校核必将给我们的沟通带来更多的便利。
请大家试一试知觉校核三步骤,看看它是否能帮助你改善与他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