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友人Sakurina于2016年8月14号赠予。这可能是读书生涯中脑海中YY与跳跃迸发思考最多的一本,没有之一;也是最最珍贵的一本。
有人曾经讽刺说:
“哲学是把原本容易了解的道理说得令人不知所云,把原本就不易了解的变得更难了解。”
尼采曾说过:
“思想深刻的人会设法尽量把话说清楚,而想要表现的很深刻的人,则会故意含混其词。”
我能知道什么?
人类其实只不过是动物,因此人类的思维也像动物一样,受限于本能和直觉,受限于原始的意图和有限的认知能力。有哪些是我们“知道”和“能够知道的”?
康德说:“我们一切的只是都始于经验。”
事件记忆最能决定我的自我理解以及自我认同,往往就是我们经验的来源。所谓的“经验”让我们学习到什么是对与错、值不值得。但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值不值得。对与错、值得不值得,都是我们所想,它只存在与意识里。
所以,经历固然重要,也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总结分析,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经验”。
到底要理性还是感性的看问题?
我们所想要的真的是我们要的吗?
到底是什么在控制着我们的一切?
费罗伊德说:“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来自一种无意识的矛盾,存在于“本能冲动”以及远远无法与之抗衡的“理智”两者之间的矛盾。”所以,当你辩证的去看理性和感性这对矛盾体就会发现自我。什么是自我?人类的精神活动乃是由三个主管单位所决定的:本我Es、自我Ich和超我Uber-Ich。
- 本我,形同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本能元素。饥饿、性欲、嫉妒、信任、爱等。
- 超我,与本我相对应,代表人类经过由教育习得的规范、理想、角色和世界观。
- 自我,则夹在两者中间,它屈服与本我、超我和社会环境三者,并试着调停三者之间的冲突。
也就是说连我们苦苦追求的“要变得完全理性、不再听从感觉”的这个决定都是感性的决定。
马赫提到:“ ‘我’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特定的、清楚界定的单位。”
是否存在一个我呢?可能我并不存在。因为从未有人是我,或者拥有过一个我,没有任何东西从内部将人紧紧束缚住,这个“我”,是一个幻觉。当你尝试与自己的思想对谈,就会体会到什么是我思故我在。“我”可能存在于“我”的意识中,就像为什么有些事物会带给我们特定的感受,因为“意识”的个人组成也就是我们非常主观的体验。我们的感觉、思想和行为都借助于化学的信号物质产生,因为所有感觉和刺激的品质都受限于神经化学的条件且由其控制。
我应该做什么 ?
对于生物的生存权来说,最重要的标志不是智力、理性和知性。是他有快乐和痛苦的能力。
托尔斯泰说:“快乐并不在于你能够做你想要的做的事,而在于你总是想要你所做的。”
那么我可以要我所想要的吗?
人们需要信仰,因为对自身的要求;
人们需要爱,因为爱能使人们快乐;
人们需要希望,因为渴慕可遇不可求。
爱可以让你快乐,爱不仅仅是爱情。作为一种爱,是什么让爱情关系可以如此长久?是恋人越能够确定他对“稳定”的期待能够得到满足才使得这份恋爱关系越和谐。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是关系将人们交织在一起。而这所谓的关系又如此脆弱,如此猜不透,如此难以拿捏。
我可以期望什么 ?
还在敬仰心中的神吗,亲爱的God,我并无意冒犯您,可是神真的存在吗?
“神就是无法设想比他更伟大的那一位”。神不存在,他只在我们想象里,换句话说可能更准确,神存在在我们仅存的意识里,因为在想象中我总可以想象一个比伟大更伟大一点的东西。就好像在已知数之上总可以再次“加一”一样。
如果没了神,那还追寻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但是谁规定我们的人生就一定要有特定的意义的?又是经验说的。生命的目的是去生活,人类最终追求的是自由的本质,以至于他有权成为他所相信成为的那个人。
重点并不是生命的意义,而是实现。我是否在我的人生里成就了曾经让我高兴,而且至今依然让我欣慰的事。我实现了,那就是爱你,你呢?
怎么样的人生才完美?身为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感觉?
寻找答案的过程经常比答案本身来得重要。
有人说是:“你只要对别人友善、别吃太油腻的食物、偶尔读一本好书,让朋友来探望探望你并且与其他所有种族和国家的人和谐共处就好了。”
有人说是:“保持好奇求知的心,让你的好主意付诸行动,用生命来丰富每个日子,而不是用日子来堆砌生命。”
我说是:
“下班后,
打开电视机,抿着小酒儿,吃着小菜儿,赖赖的窝在沙发里,把脑袋倚靠在心爱的人身上。试着把头仰过去完全靠在软软的身体上,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去想。然后慢慢睁开眼睛,轻轻回过头,恰巧看到这时正凝望着我的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于是轻轻凑过去,吻一下嘴角。
惬意、陶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