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则创可贴导致女孩截肢的新闻遍布网络。创可贴真的是罪魁祸首?非也!请让笔者从专业角度为创可贴正名一次!
去年,一则新闻将创可贴推上了风口浪尖。2015年4月25日,江苏苏州一位4岁的小女孩雯雯不小心将自己的左手中指咬伤,奶奶看到手指没有出血,但孩子说疼就给孩子包了创可贴,后来,担心创可贴松掉脱落,雯雯就自己又用布条将手指上的创可贴包扎了起来,又为防止布条松掉脱落,雯雯在布条上,再用橡皮筋进行缠裹。等2天后拆开一看,手指末端已经发黑坏死,5月4日就诊时医生告知不得不截肢。
各大媒体、微博大V以“女童因创可贴使用不当手指末端坏死,需要截肢”等为题争相报道转发,并引自“专家”语:“儿童手指脚趾上千万别用创可贴进行环状包扎!?”但是,在为小女孩惋惜的同时,笔者的吐槽能量再次爆棚,因为此次事件中媒体将矛头直指“创可贴环扎”,而近乎无视了其他因素。
环状包扎,简称环扎,是最常用的包扎方法,用于一般小伤口 清洁后的包扎都是用此法。它还适用于颈部、头部、腿部以及胸腹等处,通常手指伤口用的就是环状包扎。在本案例中,小女孩的手指在受伤后并未有明显出血,可见即使受伤也是极表层的损伤,就算后来出血,量也不多,这时用创可贴也应该很快止血。哪怕小女孩手指受伤出了血,用创可贴绷紧包扎半小时也该止住了,况且以创可贴那只能绕手指一圈多的长度来说,其压力也不至于阻断流向手指的所有血流,所以创可贴环扎虽然有风险,但不是主要原因。
那什么是导致手指坏死的罪魁祸首?笔者认为是两方面。
1、大家注意到了,小女孩用了创可贴后担心松掉脱落,又用了布条,甚至再加上了橡皮筋,这等同于加压包扎了。这种压力可达到什么程度?所有ICU医生都知道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这是一种将测压管置入动脉(通常是桡动脉)监测血压的技术,是ICU最常见的监测生命体征手段。拔除置管后与割腕无异,血液完全可以从穿刺处喷出来(笔者以前在ICU工作时一次包扎不慎被喷了一脸,幸好患者没血行性传染病),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用绷带用螺旋反折包扎法在手腕上绕个10圈左右,包扎时患者手腕以下会开始慢慢变色,通常包扎30分钟后可完全止血。在创伤急救中,这种包扎方法用于出血量大的伤口,而且需要每隔12小时放松510分钟,小女孩的那种包扎压力和这种有的一拼,甚至有可能超过。在手指上,这种张力可以完全阻断手指血流,导致缺血坏死。
2、就算在这种压力下包扎,2小时内解开也不会有什么大碍,但问题是拆开包扎时距离受伤整整两天。虽然孩子奶奶也询问过,完全有这个机会阻止悲剧的发生,然而孩子不愿意查看。我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拒绝,如果奶奶再坚持一下,或许手指就有可能保住了。
在这起由创可贴引发的血案中,创可贴环扎成为了无辜的背锅者,而这起悲剧也映射出家长尚欠缺对儿童意外伤害的家庭处理的知识。感谢媒体和大V们借此传播创可贴正确使用的知识,但也希望大家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而忽略了实质。
后记:笔者为了这次的事件也“牺牲”一下,用了一张创可贴包了2小时左手中指,请大家看看效果。(嗯,让有些人失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