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92,11-11-2,告子章句上11-2》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今天是丁酉年辛亥月庚戌日,十月初二,2017年11月19日星期日。
放,是放逸,放失,可引申为昏放的意思。
上一节,孟子说,仁是人心。人心,指的是"具万理,应万事"的心;反过来看就清楚了:如果抽掉仁,就不是人心。同时,不是人心不等于没有心,比如说,知觉运动的心。
孟子说,义是人路。人路,指的是心中的路,不是跑汽车的公路马路。反过来看,如果抽掉义,就不是人路。同时,不是人路不等于没有路,比如说蹊径,邪路。
通过"仁,是人心;义,是人路",认识了人心和物性之心之间的本末关系:所求之心,与求心之心,本同而末异,也就是说,从本体上说不能把心分为两心,从效用上说又不能把心概括为一。
怎么把握它们的关系呢?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差异的同一。有差异的同一,这是黑格尔辨证法的要义,拿来用于理解孟子的人心和人路,极为妥贴。
这一节,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很多,明明不只是"求其放心而已矣",比如说小学的洒扫应对,比如说孔子所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比如说现在的自然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化学等等知识的学问。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说只要一心学习"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学问的全部了,它只是一句高度凝炼的话,如此凝炼的作用在于,足够直接地强调学问的目的,说明学问的最高价值在此。为什么这么说学问的最高价值在此呢?
学问的目的是求仁,也就是创造美好生活,为他人和社会的幸福作出贡献。
虽然很多现代学问看起来是"客观知识",比如说数学,比如说编写程序的工作,仿佛没有跟目的论关联的必要性,只要成功就行,公式算出来,程序编出来就是为社会谋福利,甚至,战争学更直接:战胜就是仁,战败才是罪,如果还要考虑道义的话是不利的。
是不是这样呢?
当然不是。
以上观点中最极端的战争学为论,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明确指出,战争是暴力手段,但他紧接着指出战争的本质:战争为政治服务。这就不能只讲手段而不讲目的了。
再以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为例,是不是应该剔除目的论呢?最初的英美体系有人这样主张,而当企业文化作为建构性力量登上世界舞台之后,纯粹意义上的"商场如战场"就显示出浅薄、短视、无知的本色。
"人是目的,人不是手段",康德此语,与孟子意旨,遥相辉映。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这是学问的最高境界。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