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高三的时候,开始在乎“懂得”两个字。那时喜欢独来独往,总是孑然行走在校园里,独自上课,独自听歌,独自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把自己埋进书籍的世界里,累了就趴在课桌上睡觉,或者手撑着下巴看着窗外渐渐盎然的绿。
那是我最淡静的时光,无人打扰,也不扰人,所以那时候同学们用来形容的词才用上了“与世无争”“淡然出尘”这样高雅得我听了之后要被惊吓到的词。
可那也是我最孤寂的一段时光,连舒妤都不在我身边。有时候想找个人说说话,遍寻不到,便只好书写。那时候写下的文字,厚厚一摞。其中最厚的一本,不是日记,而是自己写给自己的信,每天都写,有时候甚至一天两三封。
也许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渐明白了离别与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所以在后来每每面对别离,总是沉默地看着他们渐行渐远,哪怕心里哭着喊着不舍,表面上仍然淡定。但纵使这样,也仍然笑着欢迎新的人走进我的生命里,依然真心对待,然后又把他们送走。
曾经有一句“你懂的”很是流行。每当别人一句话没说完,用一句“你懂的”带过,好像咱们多了解彼此似的,了解到我明白你的所有欲言又止。可是这世上,一个人要懂得另一个人是件多么难的事情。如果遇上那么一个,绝对要紧紧抓住,所以当年艺出现的时候才抓得那么紧。
那种你只说了一句她就能猜到你接下来所有要说的话的人,怎么能放她离开。
所以后来对于一些打着“我还不了解你,你这个人怎样怎样”口号要我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某件事的人才会那样让我心中不喜甚至产生“讨厌”情绪。
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内心温暖的人。大多数时候我并不否认,因为事实上确实如此。可若要我用一个词形容我自己,我更愿意用“凉薄”二字。凉,是因为习惯了孤寂;薄,是因为知道自己太容易对人对事真心,所以克制着自己不敢太深入,于是有时候的我热情过度,有时候又淡漠疏离得仿若无情。
我们一生仿佛都在寻找懂得自己的人。张爱玲有句被现代人用烂了的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胡兰成懂她,因为懂得自己爱胡兰成,所以就算被对方伤害,也还是能够倾心为对方付出。我愿意把这句话用在亲情上,因为懂得亲人是自己这一辈子都断不了的牵挂,所以无论他们怎么样以爱的名义伤害自己,也还是能够笑着原谅。
我想几乎所有的人对待亲人的态度都是这样。
只是,人生天地间,生命刹那流逝,总有些时候,对最亲近的人也无法做到慈悲。从前我还期望父母能知我,懂我,后来明白这要求太苛刻,便舍弃了。只是,他们却自以为了解我,打着“我知道你想要什么”的口号要我听话,给我选择他们所认为的我想要的生活,哪怕我拒绝,他们也只当是小孩子发脾气,闹一闹就会罢休。
《忽如远行客》,网易云音乐推送的歌,在评论里看到一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不知为何忽然觉得有种悲凉的感觉从心底升起,瞬间就遍及全身,泪水漫上眼眶的时候想起那些打着“我只是关心你”来干涉我决定的亲人和朋友,有种无力又极度疲惫的感觉,干脆关了手机依着床坐着什么也不想,就那么枯坐了许久许久。
此刻我想:我还是更适合做人生里的独行客,怀揣着一颗真心去面对路上遇到的那些只能陪我一小段路程的人,不必再去寻求一个能陪我走到最后的人。毕竟,从没有人,能陪我们走过一生。
人生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独自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