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青少年在法律上出格的新闻登上头条的频率大大提升,也使得大众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事实上,登上新闻头条的,多是极端事件,更多的是看似健康成长起来实则不然的青少年们。她们才是中国式家庭下更加真实的产物。
今天要推荐一部电影,名字叫做《狗十三》,讲述的是关于父母离异的少女李玩的一场成长转变。
片子完成于2013年,但一直到2018年才正式上映,相对来说给片子创造了较为成熟的时机。如果在5年前上映,大概也不会获得如此多的关注。
《狗十三》是曹保平导演的作品,亦延续了他一贯以来的现实主义风格,看完以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豆瓣上有一条评论是“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基本可以对影片的基调领略一二。
片中“狗”的符号贯穿全篇,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主线。以这个线索来划分,整部影片基本可以分为5个部分:得狗、失狗、再得狗、再失狗、重遇最初的狗。
13岁的李玩也是在这样几个阶段完成了关于她自己的成长转变。
01
得狗
影片的开篇通过一场在办公室的谈话而交代了故事主角李玩和其父亲间的关系。李玩因为喜好所以想报物理小组,而老师希望她改报英语小组。起初父亲对李玩好言相向,后来发现无果,便强迫李玩改报,帮她在英语小组名单上签了字。
李玩气愤的走出教学楼,父亲则追在后面陪笑脸,眼看哄不下来,便直接拿出现金想要安慰李玩,可是此时的李玩只想埋头跑掉。
这个时候李玩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了,而李玩毫不知情。爷爷要给弟弟取名字,提到当初李玩的名字是随便取的,这次是个男孩,得认真取个好名字。
短短几场戏足以显示这个家庭重男轻女、男权家族的基本模样。
父亲知道李玩还在因为学习小组的事情闷闷不乐,于是给李玩送来了一条狗。父亲习惯性的给李玩以“替代性补偿”,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
李玩是喜欢狗的,可当知道是父亲送的时候,断然拒绝接受。
但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她接受了这个小生命。因为那个时候的李玩和那条小狗一样,都是鲜活着的。李玩给狗取名叫做爱因斯坦,和它一起吃一样的食物,将它视如珍宝。
02
失狗
直到有一天爷爷把爱因斯坦弄丢了。
李玩放学回家,大家起初遮掩着爱因斯坦走丢的事实。但后来被李玩发现,父亲便告诉她事情经过,希望他理解老人,爱因斯坦跑的太快,爷爷追不上。
李玩点头表示理解,继而问道有没有人去找过爱因斯坦,大家只是沉默。
这个时候李玩的情绪开始难以冷静。她可以理解爷爷不小心弄丢狗,但不能理解他们不管不问不尝试挽救。于是李玩冲出家门,开始四处寻狗。
空荡的街道只有李玩的声音,单薄且带着撕裂。李玩四处乱窜,像是明知不可能找到却无法静静忍受这个事实。
青春期的一切都是放大着的,李玩不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仿佛不在乎这条生命,这个她视作珍宝的狗。
她失去的是同伴。
03
再得狗
为了恢复李玩的情绪,亦为了缓解大家的愧疚,家里重新出现了一条“爱因斯坦”。得知爱因斯坦重新找到了,李玩立刻从学校赶回了家。
打开卫生间发现,它不是爱因斯坦。
“我要的是爱因斯坦,我不是非要只狗。”
继母解释说,这是好心人看到寻人启事打电话提供线索才找到的狗,就是爱因斯坦。
一切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大人们觉得重新有条狗就可以了,大人们以为李玩要的是这个结果。根本没有人了解李玩。
可是李玩明白,这是一场讽刺且可笑的补偿戏码。在这个情况下,自己的一切举动,似乎都显得更加无理取闹。
李玩再次冲出家门。喝了一顿酒后,李玩再次用片头就出现过的平行宇宙理论安慰自己。在另一个时空里,所有错误的选择都会被更正。李玩似乎再次自己安慰了自己。
可回到家,迎接她的是父亲的一顿暴力。奶奶因为出门找李玩而迷路了,父亲像是彻底被激怒般动起了手。而平时一惯宠着李玩的爷爷此时只是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挨打后的李玩冲进了浴室。被打碎的啤酒瓶割裂的手还在流血,血在手上流,也在心里流。没有了解和沟通,没有任何一方理解另一方。
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些,渴望理解,却始终得不到。
一切的敏感情绪都被看作是无理取闹。唯一的沟通常常是动手。李玩有自我,可是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她对此的本能是害怕。
李玩挨打之后似乎变“乖”了。父亲之后向李玩道歉的那一幕看起来走在和解的边缘,但是其实对于李玩来说已经于事无补。我想这一幕更多的作用是,让观众给予父亲理解。
在那之后,李玩表面上接受了那条狗,只是心里知道它不是爱因斯坦,自己好像慢慢地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李玩了。
李玩真正接受那条狗,是在知道并接受了自己有个2岁的弟弟后。家里的重心似乎从她转移到了弟弟身上。
因为弟弟怕狗,这条狗终于显得多余了,这一刻李玩摸着她,仿佛看着自己,泪水慢慢浸湿眼眶。
李玩把它抱到了自己的床头睡觉,宛如曾经的爱因斯坦一样,李玩终于接受了它,因为同情自己。
04
再失狗
终于第二只爱因斯坦因为咬了弟弟而被赶出了家门,李玩父亲一气之下把它拎上了车,准备送往狗肉店。
李玩苦苦求饶无果。
只能在父亲开车离去后又跑到各大街头的狗肉店寻找着,就像第一次爱因斯坦走失时,她知道是找不到的,可还是不愿干巴巴地坐着接受这个事实。
此时再次失去狗对李玩来说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在反反复复的希望与失望中,再次失去狗在某种意义上对她来说,是失去了最初的那个李玩。
这不是她自己要丢掉的,是身边的人不允许那个李玩存在。
后来因为李玩拿到了物理竞赛的大奖,有了对父亲提出愿望的资格。而她的愿望是,希望知道第二只爱因斯坦被带到了哪里。
父亲带她来到了流浪狗之家,此时的李玩眼睛里泛着光,就差一点好像就能找回之前那个自己了。但结果是,那只爱因斯坦已经死了。来不及了。
回到车里,李玩谢谢父亲,谢谢他没有让爱因斯坦成为桌上的狗肉。似乎有一种超出以往的“懂事”。而李玩父亲悄然留下一滴眼泪,他知道很多事情已经晚了。
为了庆祝李玩拿奖,李玩父亲宴请了许多亲戚朋友。在这场饭局上,李玩再次接起父亲递过的酒杯,畅快地喝完。而面对亲戚夹进碗里的狗肉,她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礼貌吃下。
至此,李玩的这场成长转变基本已经完成。从一个喜欢小狗且将狗视为同伴的少女,到酒桌上可以礼貌吃下亲戚夹来的狗肉的女孩。
这场转变破坏了什么,什么东西发生了永久的改变,很复杂,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
13岁的李玩终于失语了。
饭局结束后的路上,李玩的母亲打来电话恭喜李玩。李玩问起父亲和母亲的初识经过,李玩父亲此时情绪崩溃,他在这一刻终于意识到,李玩也曾是他唯一的、最疼爱的女儿,是他的心肝宝贝啊。
可如今,他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他只能告诉李玩,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
05
重遇最初的狗
过了很久,李玩和堂姐在大街上碰见了最开始的那只爱因斯坦。可是李玩却也不想相认了。
“我刚刚好怕它认出我来,还好它没有。”
李玩已经不是当初的李玩了,爱因斯坦对她来说也已经不应该再回来了。
堂姐离开后,李玩躲在一堵还残留着寻狗启示的墙后开始啜泣。
她哭这一切,她哭她的无力。13岁的她,还没有力量和大人们口中的世俗社会、人情伦理抗衡,她最终妥协了。
影片的最后一场戏是李玩的弟弟在学滑冰。弟弟和李玩同样的喝不了牛奶,一个人拿着椅子学滑冰,老师在旁边催促着弟弟自己站起来,旁边没有手可以帮他。
李玩看着这一切,弟弟看似是弟弟,可是弟弟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姐姐。姐姐看似站在场外,可她的成长过程却正是如同滑冰一样,跌倒又爬起,没有人帮忙。
整部电影有很多个暗喻和细节上的转折,都需要细心体会才能明白。也如同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一样,每一个细节都敏感放大,而这不是她们的错,只是观察者没有细心体会,亦不能明白其中滋味。
李玩们渴望的是了解、陪伴和爱,大人们亦需要给予她们了解、陪伴和爱,而不是告诉她们爱因斯坦是一条随时可以被替代的狗。
不应该再让李玩们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