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整理魏老师关于“注意力”和“交集点”的论述。
在智力活动中,如何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
如何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并将这注意力引向智力领域,引向要解决的问题本身?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很明确,要不断地增加合宜的智力挑战。即要以合宜的方式对智力进行有益的刺激以促进思考,通过这种思考不断地发展智力。
如果说第二套大纲是为掌握第一套大纲而进行的铺垫,而第一套大纲是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即形成新的经验),那么,在这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教材或材料中的一些特殊区域,一些矛盾交错,能够引出深刻的问题的地方,这些问题会形成一种深刻的刺激,这种刺激有助于形成新的经验,这些矛盾交错的地方,就是敏锐地教师要重点找出来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命名为“交集点”。
一、注意力
1、高度的注意力从何而来?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注意力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要动用一切智育手段(阅读、直观手段……)来形成一种内部的刺激和诱因,这种内部的刺激和诱因会成为“思维的引火线”,促使学生将新教材与这种内部的刺激和诱因(原有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引发学生兴趣,形成和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够体验到一种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集中。”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关键是要让儿童形成了保持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内部的刺激和诱因”,尤其是阅读。
2、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要做如下检讨:
(1)教材解读不到位,不能深刻理解所教知识。
(2)找不到“交集点”,无法设计有效地能引发思考的好问题和大问题,因此不能形成智力挑战,也无法引发学生的兴趣;
(3)缺乏足够的现象材料(即经验,包括相关阅读、观察、实验等,换句话说,缺乏第二套大纲),导致学生已知知识不足,新知识就缺乏一个背景,变得较为抽象而难以理解,因此丧失兴趣。
3、高度注意力来源于哪里?
问题触发了原有经验,原有经验因此进入了一种重新整理的过程。
在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已有的经验和有效的问题指向,使得仅仅作为形象的现象的原有经验,开始面临着重新整理的挑战与契机。
4、确保课堂注意力可以有四种方法:
惩罚、奖励、智力挑战、训练有素。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正是第三种智力挑战,而这样智力挑战一旦成为习惯,就成了第四境界:思的训练有素。
5、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一类方法:增加现象材料
(1)引入课外阅读材料;
(2)采用直观教具或实物进行教学;
(3)利用多媒体设备
……
第二类方法:改变教学方法
(1)反复强调,加强纪律管理;引入奖惩机制,
(2)突击提问;
(3)插入笑话进行调剂,或使授课更为幽默;
(4)让学生带着任务听课;
(5)通过强调学习目的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6)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包括增加师生或生生互动;
(7)更多地联系生活经验或设置接近学生经验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8)增加课堂上“思”的含量,更多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
……
6、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中讲到了注意力,将这些问题概括一下,大致有:
1、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进行脑力劳动,这种脑力劳动会带来成就感、自豪感。
2、广泛地阅读,使课堂上所讲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纳入他所读的书的知识体系中去。
3、课堂上使学习形式多样化。
4、讲课思路达到最清晰的程度。
二、交集点
苏霍姆林斯基讲述的重点是教材中的“交集点”,即教材中各种因果关系交错的地方。
这些地方往往晦暗不明,正是产生疑问的地方,而对新知识的掌握,正是通过对这些因果关系的梳理完成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找到教材中的这些交集点,然后利用交际点产生疑问,通过解决疑问更积极的进行思维,更有效的掌握关键知识。
三、交集点与课堂提问
通常而言,教学必须从问题出发。
交集点,就是可能引发高品质问题的情境。
它可能指教材中因果关系错综复杂的地方,或与学生原有经验容易产生冲突的地方,或一些引发困惑的实验场景、自然现象,等等。
而高品质的教学,就是找出或制造这种情景,然后从情境中产生问题。学习的过程,因而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因此,提问是一门要求很高的技艺。
利用交集点设计问题,要特别注意:交集点的选择或制造,取决于教材(或现象)本身的倾向性以及教学目标这两个要素。
好的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准确地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然后带领学生持久地聚焦,直到揭示出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知识)。
这种抓取咽喉(交集点),直取要害(向现象提问),抵达本质(解释现象的知识)的能力,就是优质教学的本质所在。
所以,教授新知识,老师不妨问自己一组问题:
1、我打算教什么?——确立第一套大纲
2、我打算选择怎样的情境?——确立第二套大纲
3、根据我的教学目标,我从情境中选择哪些交集点?——提出核心问题
4、我如何协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连续不断地思考事实、现象并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5、我设计怎样的情境(作业、任务……)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进行检测,并体会成就感?
总结一下,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脑力劳动为核心,让上述关键知识“活起来”,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步骤:
1、将事实(关键知识)与现象(尤其是“交集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惊奇感(疑问、兴趣),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
2、让学生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任务理解和掌握抽象真理(关键知识),并发展思维能力;
3、让学生将知识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和巩固,并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增加自我感受,即自尊感、成就感)。
四、对“交集点”的再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即教师不能平均化(面面俱到)地处理教材,而应该抓住交集点来组织教学。
但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交集点”的概念倾向于客观,即“交集点”更多地指教材中的一些可以更好地用于教学的部分,可以称之为“兴趣点”或“兴奋点”。
然而,我们可以更好地拓展“交集点”这一概念,对之作出修正,将苏霍姆林斯基已经隐隐触及但没有明朗化的思想予以清晰化。因为找出这种客观存在的交集点,只是高品质教学的前提,并不一定导向高品质的教学。
所以不妨重新追问:谁跟谁交集?
从学习的角度或者说经验建构的角度来说,更准确地表达,应该是新的有待解释的现象与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交集(冲突)。这种交集或冲突,是诞生或掌握新的观念(新知识)的开始,或者说开拓了建构新观念的可能空间。
要注意,一个包含了丰富的因果关系的现象(交集点)很有可能无法引起一个学生的认知兴奋。
可能需要引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重新阐释“交集点”。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他的现实水平之间的差距。
好的交集点,就是一个拓展出最近发展区的起点行为。
这个最近发展区的外端,是儿童接触到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科学概念,这个最近发展区的内线,是儿童对现象开始困惑、兴奋、思考并尝试作出解答。而现实这个区间大小,应该是教学。
教学,先创造出一个儿童认知与现象间的交集点,然后,开拓出一片这个领域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儿童借此接近这个领域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