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崔律阅读营·Day17-3.4 日志】
这是2019年5月9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3.4 《奇特的一生》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 的学习日志。
1.我的阅读理解:
《奇特的一生》
作业片段:柳翁的时间观
•P187(Day60)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我不由自主地记起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在杜布尔塔如何长时间地散步,津津有味地讲开了他自己有趣的小故事。他似乎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不来去匆匆,从不说自己忙,然而他却比我们任何人都干得多。什么时候干的?不知道。
•像柳比歇夫这样的人,似乎同时间建立了一种神秘的、谁也猜不透的关系。这样的人无所畏惧地面对这位贪婪之神。
•P188(Day61)
•柳比歇夫对待具体时间的勇敢精神使我大为惊讶。他善于捉摸具体的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脉搏的、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着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住它,尽量做到不无故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他对时间就像对不可或缺的生活口粮那样重视。“消磨时间”——这是不可能在他头脑中产生的念头。任何时间对他来说都是宝贝。时间是进行创造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对时间满心崇敬。
•原来,一生完全不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短暂。这里问题不在寿命长短,也不在工作安排得满满登登。柳比歇夫的经验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的书籍,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在乡下居住,也可以在城里居住,可以栽培植物,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如果我们自己慢慢吞吞,那么生活就不等人。
本片段介绍了柳翁的时间观。
1.1 从不抱怨自己没有时间
柳翁的态度是:“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如果我们总是将“我没有时间”挂在口头,语言影响思想,那么我们可能会真心认为自己没有时间。但是,事实上,通过时间记录,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只是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或者没有重视自己想做但是没做的事情。例如,我们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看剧、玩游戏、看小说,但是没有花时间去跟家人交流,没有花时间去运动,还美其名曰“没有时间”。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时间总是够用的,心态上也是富足的。这样才能将想做的事情安排到自己的计划里。
1.2 善于捉摸具体的时间,尽量做到不无故浪费时间
柳翁会勇敢地面对时间,不怕日益减少的余年。柳翁极其重视时间,重视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包括点滴时间,从不消磨时间。他的时间可以用于创造,可以用于认识不同的事物,可以用于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绝不用于消磨时间。
回归到计划,柳翁会计划工作、阅读、语言学习、旅行、听音乐、教育子女、栽培植物等事情,覆盖面极其广泛,但都是有价值、有实效的事情。
正因为柳翁充分利用了每一分钟的时间,他的时间总是够用的,总是有价值的。
【反思】我经常利用晚上或者周末消磨时间,还美其名曰是对自己一周的辛苦的工作和学习的奖励。但是内心深处却知道这是在浪费时间。前几天调整时间记录类别,新建了“时间黑洞”的大类,将“网络小说”和“消极休闲”列入该大类,然后发现这个类别的时间占比远超出我的预想,真的是不知不觉就消磨掉了。
【A2】不只是安排工作、学习、社交的时间,也要事先安排休闲娱乐、休息,这样才能减少消磨时间,减少时间的浪费。
1.3 充分利用时间≠用工作排满每日计划
“这里问题不在寿命长短,也不在工作安排得满满登登。”
充分利用时间不等于排满计划,将工作安排地满满登登。而是,事先安排各种类型的、对自己重要的事情、自己想做的事情。珍惜每一小时每一分钟,认为每一分钟都有价值。完全可以像柳翁一样安排休闲娱乐、家庭陪伴等事项。
2.我的课后实践:
我的时间记录在寒暑假中断,也许正是因为缺少一生的奋斗目标,缺少长期的梦想。
这也提醒了我,要多去思考自己的梦想和长期目标,这样也能够帮助自己提升心力。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柳翁是否有可能是通过时间记录,发现了自己的热情,进而确定了一生的奋斗目标?
4.任何想说的话:
无
5.【学霸题·复盘】我的阅读日志VS崔律的讲解:
我的亮点: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介绍了柳翁因为提出了一生的奋斗目标而坚持56年做时间记录和结算;同时也从原文中看到柳翁为了达成目标,进行了任务分解、预估时间,发现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崔律的亮点:
5.1 柳翁为什么要做时间记录?
因为他有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因果关系明确)
结合了两个时间点进行剖析。
1916年1月1日,开始时间记录。当时还在部队服役,在化学委员会。
1918年,从部队复员,确定了一生的奋斗目标。
思考:1916年与1918年有什么关系?
崔律的推测:
1)按照先后顺序来看,柳翁可能是先有时间记录,再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2)作者回顾柳翁的日志时,发现柳翁在1918年“已经”确定了奋斗目标。但实际上,有可能在1916~1918年,柳翁的内心已经明确了奋斗目标,但是没有出现在笔记中。
我的推测:柳翁是否有可能是通过时间记录,发现了自己的热情,进而确定了一生的奋斗目标?
再次梳理因果关系。柳翁做时间记录,可能源自一生的奋斗目标,也可能没有关系。但是,正是因为有了一生的奋斗目标,所以,柳翁才能坚持做时间记录。也许柳翁做时间记录的具体做法在不断修正,但是一生都在坚持。
崔律带领我们进行反思:我们有可能遇到一个契机,开始做时间记录,但是没办法长期坚持。从柳翁的例子反思,有可能是因为缺少动力、心力的推动。
5.2 柳翁的奋斗目标
柳翁一生的奋斗目标是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这在当时属于一个新兴学科:数学+生物学。对于当时只有28岁(1918年)的年轻的柳翁来说,他可能会带着“偏执”、“狂热”的心态想要震惊世界。但是通过时间记录,他更加了解时间,感知时间的能力更强,也意识到最好不要去震惊事件,而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正因为时间记录,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认识到这个道理,也从“眼高手低”切换到“脚踏实地”。
当柳翁意识到“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之后,更加珍惜时间,更好地管理时间,开始利用时间下脚料,更加自律等。
崔律的讲解:凡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柳翁的果:56年如一日,坚持做时间记录。带给他很多好处,取得很多成果。高产的大斜杠。
柳翁的因:一生的奋斗目标。通过时间记录对时间的感知。比其他人更早认识到的道理。
柳翁的果和柳翁的因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要改善的点:
看到不同的时间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推测。对于不太理解的内容(生活在世界上,震惊世界。当时没怎么看懂),提出疑问。
给崔律的建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