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每一页书,走过的每一段路,都会融进生命的长河,汇成美丽的浪花一朵朵。
还记得四明山下的“柳韵组合”吗?还记得我们的口号吗?“柳叶飞舞,韵味十足。”我们的课程命名为“杨柳依依”,总目标是:
1.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基于万物启蒙的中心目标,以柳树为例,引导学生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教会学生与万物相处的智慧。
2,一物一课程,以柳树为例,贯通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建构学生认知世界的方式。
3,结合中国文化特征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体悟柳树所承载的源远流长、丰富的文化意向。
我们绘制了这棵枝繁叶茂的柳树做思维导图,按照物器道三进阶,展开我们的课程之旅。
在物的部分,我们设计了六个板块:柳树的结构、生长过程、种类、地理分布、种植历史和种植方法。
从根、絮、花、叶、枝等方面了解柳树的结构。
春季,柳树最先萌发,被称为报春的使者;夏天,柳树枝叶葳蕤;秋天,它几乎是最后落叶的树种。在南方还有个别品种为常绿树。
柳树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概有五百多种,我们中国就有二百多种。这是几种有代表性的柳树。
柳树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我国分布很广,无论江南还是塞北,无论大漠还是盐碱滩,都可以看到柳树的身影。
柳树在一万多年前就出现了,四千多年前开始人工种植。是我国古人最早认识并大量栽植的树种之一。一般寿命为20~30年,少数可达百年以上。
柳树常常采用扦插法,扦插好的柳树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生根。在中国北方常用来营造头木林,人们采用头木作业法周而复始地获取薪材或编织材料。
在器的部分,我们设计了五个板块:分别是柳树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环保价值和榫卯结构。
1柳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泡茶。还可以拌凉菜,或者做辅料摊成饼食用。晒干后炒着吃,味道鲜嫩。
2柳叶、柳皮、柳根均可入药,有利湿、止痛、祛风、消炎、明目等功效。
3柳树极具观赏性,常被用来做园林景观的水边绿化,“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贵阳花溪的“桃溪柳岸”等,都是著名的观柳胜地。更要提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它的市树正是柳树。
4柳树的环保价值不必多言,它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5把柳字拆开来,给木字旁加一个隼字,成为榫卯。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从而使木头与木头严密扣合,若使用得当,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973年,距离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人们称之河姆渡遗址,在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
紫禁城;天坛祈年殿;大观园;山西悬空寺;宁波的保国寺都是榫卯结构应用的典型代表。
一榫一卯,一转一折,凝结了几千年传统工艺和文化的精髓,在岁月长河流逝中成为了让世界惊艳的中国经典。
道的部分,我们设计了五个板块:名人文化,民俗、艺术、文学、中西文化对比。
杨柳柔顺,生命力极其旺盛,深受人们的喜爱。诗词歌赋中有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绘画作品中有柳, 比如杨柳青清嘉庆时期的年画《游园惊梦》;
北方的农谚中有柳“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观音菩萨手拿玉净瓶,轻拂柳枝,挥洒甘露,便能普渡众生;
柳姓名人也很多,宋元明清时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现柳姓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
以上是按照物器道三进阶对《杨柳依依》课程的一个总体介绍。课程设计出来后,如何基于儿童立场,通过问思辨重返儿童认知世界,学知识、长见识、成素养,需要课例研究来落地实施。
三节课例:《无处不在的柳》《精巧绝伦的榫卯结构》《灞桥折柳的文学意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