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代表着一种古老的贵族精神。“仁”字的写法,是“人”加个“二”字。但古文字学家唐汉先生考证后认为,这个“二”字其实是个“上”字,“人”加“上”,说明“仁”字最初的意义,是指上层的统治者对平民阶层的应有的态度。
我们看甲骨文、金文等古字体,“仁”字就是一个人坐在一个高台上的形象。
在古老的原始社会氏族时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后来随着人类进入畜牧业和农耕阶段,氏族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出现贫富分化;以及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不同的氏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牧场开始争斗,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氏族或部落的贵族阶层开始出现。
那么,处于平等地位的平民百姓为什么会服从贵族阶层的领导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贵族能够为平民提供安全保证,在经济上能够使平民维持基本的生活,并维持起码的公正,否则,同为平等地位的人群为什么会把你抬上统治者的宝座?所以,古代贵族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勇武,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能够保护大家。
在西欧社会有一千多年的贵族传统,西欧的贵族什么时候消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的时候,贵族首先就要挺身而出,这是荣誉,也是义务。结果这次战争特别残酷,贵族都打没了。以英国为例,在整个一战中,有600万英国成年男性奔赴战场,死亡率为12.5%。而当时入伍的英国贵族及子弟伤亡率则高达45%。按照常理,贵族大多担任军官,为什么死亡率反而远高于一般士兵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对于他们来说,责任和荣誉比生命更重要。这就是贵族精神的核心。
但是《论语》中所表现出来的君子气质,好象温柔敦厚,文质彬彬。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是一名有名的武士。有一次,叔梁纥作为鲁国军队的主要将领跟随诸侯联军进攻逼阳。逼阳人耍了个计策,故意打开城门,诸侯的将士乘机冲了进去。内城的人突然把闸门放下,想把入城的诸侯将士来个瓮中捉鳖,危急时刻,叔梁纥双手撑住闸门,把已经攻入城里的将士放出来,进城部队全部撤出后,叔梁纥才放下闸门从容撤退。
孔子继承了他父亲的基因,长得身材高大,相貌雄伟,“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但孔子从来不谈怪力乱神,第二条就是不谈武力。为什么西欧的贵族崇尚武力,孔子不谈呢?
大概的原因是西欧国家林立,经常打仗,没有武力真不行。但在中国,周武王灭商之后,所建立起来的大周王朝,算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周王朝所封诸侯国,不是王族就是功臣勋旧。而且周公为周朝确立了礼乐制度,这种礼乐制度,是建立在宗法血缘之上,周天子是大宗,诸侯是小宗。但在诸侯国内部,诸侯国君是大宗,大夫就是小宗,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体制,政治与社会不分,家族与国家一体,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也是全国性的大家庭的家长;在诸侯国,国君即是地方长官又是家族首领,国人是受治之民也是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在这种特殊的宗法血缘制度下,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诸侯国上面有个周天子约束着,天下比较太平。太平时代,武士也脱下战袍,注重经济和文化的事业。这与西欧社会没有一个老大,一千年来烽火连天有着本质区别。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周朝的礼制,所以,孔子口中的君子,当然文质彬彬,不多谈武力了。
对于贵族来说,他的下层不仅是被统治之民,还是血缘上有关系的,他不仅是行政首长,还是家族的族长,所以,在上位的贵族阶层天然有义务保护他的族人和国民。但到了春秋时期,首先由于周朝王室内部争斗,导致外族入侵,一把火烧了长安城,周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阳。迁到洛阳的周王室,实力大为衰弱,已经不能够有效的约束各诸侯国。另一方面,从周朝立国到平王东迁,再到孔子的时代,时间已经过了四百多年,贵族阶层越来越习于安逸,越来越脱离民众,只管自己享乐,不顾底层死活,他们不再视国人为兄弟,而是赋税的来源,战士的来源,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他希望当权者恢复祖先当年的精神,为族群的福祉担当起责任来。
我们看下列的对话: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百姓就不会服从了。”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季康子问孔子:“君王如何治理百姓,使百姓恭敬、尽忠,又能互相劝勉?”孔子回答说:“对百姓庄重、以礼相待,百姓自然对你恭敬;真心对待民众,对百姓仁慈,百姓自然就会尽忠;树立好的典范,又去教导不好的人,人民自然互相劝勉。”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行善,老百姓就会跟着行善。上位者的品德好比风,下层民众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然跟着倒。”鲁哀公、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使百姓服从自己,忠诚于自己,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把皮球踢了回去。说,你要想百姓服从你,你必须首先照顾好百姓;你要想百姓忠诚于你,你必须首先以礼对待百姓。当季康子说要用武力手段整治百姓的时候,孔子坚决否定,说,你自己先做个好榜样,百姓自然走上正确的轨道。
孔子“仁”的学说,首先是对统治阶层的要求,要求他们仁爱百姓。所以,这个“仁”字,首先就是一个爱字。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仁者爱人。”就是说,作为统治阶层,你心中要有仁爱,自己吃肉喝汤也要记得让老百姓有一口饭吃。
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特别有趣。孟子建议齐宣王行王道仁政,齐宣王说,寡人好色,寡人好货,寡人好斗,实际上是在婉拒孟子的主张。但孟子循循善诱,说大王好色有什么关系,只要天下的男人都能找到老婆,天下的女人都能找到老公,你好色有什么关系;大王你贪财有什么关系,只要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你过着奢华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大王你好斗有什么关系,只要有谁行不仁不义的事情,你振臂一呼,老百姓肯定自带干粮和武器跟着你去讨伐他。
孔子说“仁”,可能最重要的意义就在此,他要求当时的统治者要有爱心,要体贴民意,顺从民心,要自己带头,带动百姓养成风俗淳厚、和睦相处的美好社会。
在此顺便谈一个历史问题。有朋友问中国贵族阶层是什么时候消失的?我说是秦一统天下之后贵族就消亡了。他说不对,中国贵族阶层的消亡是在唐未和五代时期。他说的没错,秦汉之后,魏晋南北朝迄至隋唐,都是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但唐未爆发了黄巢大起义,黄巢两次率军进入长安,把李唐王室、公卿贵族几乎杀光。唐未五代诗人韦庄写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里面有描写长安城在黄巢起义军烧杀抢掠后的惨状。里面有这样的诗句:“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王公贵族们华丽的马车都被销毁了,朱漆大门也被破坏殆尽,残缺不全的不到一半。皇家府库内的琳罗绸缎都被烧成了灰,长安的街道上尽是王公贵族们的尸骨。
后来,投降唐朝的朱温想自己做皇帝,把残存的李唐王室及其公卿贵族抓起来,在一个夜晚全部抛入黄河。史书记载,朱温的部门李振对朱温说:“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朱温笑而从之。
但我认为秦之后的贵族与先秦时代的贵族完全不一样。先秦时代的贵族阶层是有世袭土地、世袭官职,他们与诸侯国君有一种小股东与大股东的关系,拥有比较独立的地位与尊严。但秦汉之后的贵族,地位完全不一样,皇权高高在上,虽然在一定时期他们甚至可以左右皇权,但他们与皇帝的关系,至少名义上是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天子想用你就用你,你并没有世袭的权利,虽然你可以凭借家族关系做大官,但这不是绝对的。
简单的说,先秦时的贵族是有制度作保障的,社稷是贵族们共有的;但秦汉之后的贵族,是依靠皇权、进入官僚集团来确保他们的地位和利益,天下是皇家的,与他们没关系。两者性质不一样。
古典意义的贵族,在秦朝建立郡县制的大一统政权之后基本上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