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来越多地投入到育儿学习中,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因为一切为了孩子。
投入地研习各种育儿指南,各种育儿理论,各种专家,各种方法,都视为圣经,生怕漏掉什么,生怕有遗憾,大有武装到牙齿的气势。
为了不辜负孩子的寄托,似乎不懂点育儿知识,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里打招呼。
虽然,父母育儿风格不一,各门各派各不相同。但大家似乎还是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孩子都是需要“管”的。
于是,孩子被管着要乖,被管着要多吃饭,被管着每天的学习,被管着出去玩儿,被管着该玩儿什么,被管着跟谁玩儿....被管在各种规矩中。
然而孩子们仿佛也都商量过一样,对“被管”反应不约而同:我是不喜欢“被管”的。
但是,管教,管教,不管怎么能算作教呢?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好过自己,为了不让孩子再重蹈自己的覆辙,为了让孩子的未来非同一般,父母对“管教”情有独钟,且坚信不疑。
而战斗在“管教”第一线的虎爸虎妈,更是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说话,不光要管教,还得严加管教。
但管着管着就变成了“关着”!关上孩子的心扉,再把孩子的情绪锁死。
管教没能“事半功倍”,反而“事倍功半”。
渐渐地,孩子在“管教”中被排除在了本该拥有的关系之外。
因为你总是看见ta的缺陷,为了防范,甚至要放大缺点。
被爱的感觉也在被放大的否定中不复存在。结果让他们看不见了爱(尽管你们是爱的),你的千言万语,苦口婆心只给孩子带来一种感受----拒绝。
此时,你的各种为ta的好,ta无法看到,他们只会把你的各种言语看做说辞和变本加厉的借口,你所做的“管教”仅仅只是为你即将行使的拒绝进行看似合理的辩护而已。
妈妈:孩子,妈妈都是为你了好。
孩子:妈妈,你确定你是真为我好?
当孩子关心着内心感受,而父母关注着结果。
你和孩子就可能完全走向了不同的频道。
如此,当你和孩子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上分道扬镳,你管不了ta,ta也不服管。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添了隔阂,越管越难,越难越管。
然而,管教没有问题,但要想管得好,就要首先把孩子拉回到关系中来。
如父母效能训练专家,戈登博士所说,与孩子沟通中“接受性语言”的应用才会是有效的。
而让孩子有“接受性”,就需要从“少管”开始,从“多陪”入手。
“少管”孩子,意味着少评判,少命令,少说教,少建议,不贴标签,容纳孩子,不草率拒绝孩子的问题。
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完美,你和孩子都是。
这就意味着做不到和做不好,是完全被允许,被接受的。
孩子做得到或做不到,背后的动机都可以被积极解读,这是孩子可以体验到“接受性”很重要的部分。
因为孩子在没有否定的状况下,是不会感觉到自己被排除在关系以外。
这是你和孩子可以继续互动,真正能够影响和引导孩子的重要条件。
只要所在的关系是稳固的,孩子就一定会倾听来自父母的“管教”,因为ta会把这些“管教”翻译为来自父母爱的表达,而非唠叨,啰嗦,让人头疼的事情。
你的“管教”就真正可以“事半功倍”。
“多陪”孩子,
一是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能够及时出现;
二是多给孩子自我空间,并给予他们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减少参与决定。
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铩羽而归时,父母能够像孩子得胜回朝,凯旋而归一样去迎接孩子,这很重要。
在这个“安全基地”,父母不带评价且以鼓励姿态及时出现在孩子身边,如同给即将耗尽动力的汽车及时加油。
这远比把孩子推向一边,或马上用责备性语言的说教带来更有效的帮助。
因为,孩子依旧感受到那有爱的浓重关系,感受到关系的存在。
你的陪伴,让孩子更容易重新振作起来迎接下一个挑战。
当父母给予孩子更多自由和选择时,陪伴就包含着信赖,陪伴就包含着接纳,陪伴就包含着尊重。
孩子怎么去做,他们是有选择的,同时他们也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你只需画一条边界即可。
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这意味着父母给予了孩子最高认同,你可以。
孩子在这种认同中,在被爱的感觉中也逐渐积聚起爱的能量。有勇气,有动力去面对成长中的各种不适,并慢慢自我调节,学会适应。
此时孩子也很容易完全可以打开心扉,与你交流,感受来自你的感受。这时你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懂事”了,也会找到和孩子“做朋友”的状态。
这些都在链接的关系中水到渠成。
如果父母能够设身处地,如果发现在“管教”孩子过程,与孩子发生分离对立状态,请慢下来,停一停,把孩子重新拉回到他们成长必须依附的关系中。
这很重要。